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阐述观点,文章用了四个典型事例,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词语。
(1)司空见惯: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为“司空见惯”写一个近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第二自然段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看破红尘的过客”指的是不能观察、体会生活,不能有所发现的人
B.“心如止水的高僧”指的是能参透世间万物的规律,领悟透彻的人
C.“无非是为了掩饰自己”批判了找借口掩饰自己的人
D.“浮光掠影”批判了看问题肤浅,认知也会肤浅的人
5.读文中画“___”的句子,根据句式和短文主旨,仿写句子。 如果你不想你的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请保持一颗好奇心吧,它能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保持一颗好奇心
解析:本题考查整体感知的能力。完成本题要阅读全文,可以从题目、事例和文章结尾的归纳中提炼出主要观点。
2.(1)瓦特改良蒸汽机(2)牛顿发现万有引力(3)竺可桢感知“大自然的语言”(4)袁隆平 研制出耐旱的杂交水稻
解析:本题考查整体感知的能力。本文的典型事例集中在第一和第三自然段,分别是瓦特、牛顿、竺可桢和袁隆平的事例,细读文章,用简练完整的语言概括下来即可。
3.(1)看得多了,不足为奇。(2)示例:习以为常
解析:本题考查形成解释的能力。完成解析:本题要结合本文内容,也可以回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课。“司空见惯”的近义词还有“不足为奇”“屡见不鲜”等。
4.B
解析:本题考查形成解释的能力。仔细阅读第二自然段,在理解段意的基础上进行判断。第二自然段批判了那些类似“看破红尘的过客”和“心如止水的高僧”的人,批判了他们对世事的冷漠、认识问题的肤浅,所以全段都是对他们的否定和批判,而B项却给予了肯定,所以是错误的。 5.示例:经历贫乏无味 导引你的脚步攀上高峰
解析:本题考查创意运用的能力。首先要体会画线句的主旨,也就是“保持一颗好奇心”;其次要结合文章的内容和生活实际,更加深入地体会“保持一颗好奇心”的益处;最后按照提示,仿照句式完成仿写。
- 上一篇: 阅读好文章是什么感觉?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