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http://www.bwyyzx.cn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美文> 正文

周作人的散文风格?

一、周作人的散文风格?

周作人的全部散文创作体现着“平淡”的特色。他向往冲淡闲适,爱好天然,崇尚简素,不喜欢强烈的感情,不喜欢夸张,尤其憎恶作态,喜欢平易宽阔,不喜欢艰深狭窄。在这些趣味里包含着好些东西,如雅朴、涩、重厚、清朗、诙谐、委婉、腴润等。

二、周作人作品赏析摘抄?

周作人在散文创作初期(1920年),于香山养病,这一时期的散文则体现了其散文思想的转折期。

先前一直奉行和平方式的,在经历五四运动失败后思想不免动摇,加之养病期间,阅读了几十种佛经,将思想中原本所有的人道主义思想与佛经的普爱众生、忍辱、施舍等教义结合起来,揉合了希腊古典文学的和谐、均衡、宁静之美,从而构筑了周作人独特的精神世界。

而正是这种精神构筑形成了周作人散文的独特三味:清淡、苦涩、辛辣。

三、周作人的散文风格如拉家常,被称为什么体

周作人的散文并非拉家常,这是当时很兴盛的“小品散文”。

对周作人散文进行最早的评论并给予充分肯定的是其五四时代的战友胡适,他在写于1922年的《五十年来中国文学》中指出:“这几年里,散文方面最可注意的发展乃是周作人等提倡的‘小品散文’。这一类的小品,用平淡的谈话,包藏着深刻的意味;有时很像笨拙,其实却是滑稽。这一类的作品的成功,就可以打破那‘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了。”

有一位批评者汤钟瑶则以周作人倡导的主观批评方式评论其散文,指出周作人“飘逸的语句,缜密的文思,很可开语体论文作家的先河”,这是对周作人散文文体开创之功的最初肯定。

深受周作人影响的废名对周作人散文深有体察的是“字里行间,温良恭俭”,“耐读”而“难学”,且自认家门称自己得到很大益处的是周作人散文中“隔”的艺术,认为这是“散文之极致”。他的评论已触及到了周作人散文中更为本质的东西。在京派的荫蔽下得以迅速成长的沈从文对周作人散文的评价极有见地。作为文体家的他主要从文体的影响来考察周作人的散文,在评论废名的文章中不惜笔墨评周作人,认为“从五四以来,以清淡朴讷文字、原始的单纯、素描的美支配了一时代一些人的文学趣味,直到现在还有不可动摇的势力,且俨然成为一特殊风格的提倡者与拥护者,是周作人先生”,并强调整其散文是“一种纯粹的散文”。

其实周作人的小品散文的真正大成就,还是在他的奇偶奇,甚至还包括他附敌后的部分作品,这是我们今天所要冷静承认的。

希望这些对你有用!!

四、秦牧散文和周作人散文的异同处

杨朔的散文讲究艺术构思、艺术结构,注重创造诗的意境,他的散文是瑕瑜互见的。秦牧的散文熔知识性与思想性于一炉,他把形散与形聚结合起来,他的散文富有情趣性和幽默性,语言流利酣畅、凝练生动,采用林中散步和灯下谈心的行文作风,流露出直接面对读者的亲切感和语言氛围。刘白羽前期的散文明快,后期转向抒情。他后期的散文融情于景,雄浑,豪放。

五、周作人早期散文的成就

鲁迅通过《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白话小说的创作,奠定了白话代替文言的坚实基础。现代散文也萌芽于“五四”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在议论性散文取得成就、打开局面以后,历史又提出了新的课题,能不能以白话成功地写出叙事、抒情散文?这不仅关系着散文的发展,而且一定程都上.....推进了中国文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