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嘉肴》节选自《学记·礼记》,题目是编者加的。《学记·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礼记·学记》:虽有嘉肴⑴,弗食,不知其旨也⑵;虽有至道⑶,弗学,不知其善也⑷。是故⑸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⑹。知不足,然后能自反⑺也;知困,然后能自强⑻也。故⑼曰:教学相长⑽也。《兑命》曰:“学学半⑾。”其此之谓乎?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纵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难。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尚书·兑命》说:“教育别人,能够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诵读千古美文,弘扬传统美德"专题教育
河头店扎实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努力打造国蕴飘香校园
上半年,河头店镇教委认真贯彻落实市教体局关于开展“读圣贤书、写规范字、说普通话、做有德人”活动意见的精神,结合本镇中小学实际,扎实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努力打造国蕴飘香校园。他们的做法是:
一、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经典诵读活动氛围
为营造经典诵读活动氛围,他们在校园甬路旁增添了以国学经典为主要内容的对话牌,并配上极具人文色彩的插图和装饰;学校的每一块黑板报和主要墙壁上,都有经典诵读内容,并坚持定时更换,让学生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接受到经典的熏陶。臧格庄小学在原来已有的人文化基础上增添了国学经典人文性和专题化的对话牌,建立了阅读长廊。大门一侧树立了“书香校园”标志,“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的话语让学生每天沉浸在浓浓的书香氛围之中。“读圣贤书,写规范字,说普通话,做有德人”的永久性标语更昭示了活动的主题,一块块含笑的标语牌,一面面温馨的墙壁仿佛一阵阵清风时刻陶冶着师生的心灵,为校园增添了生机。
二、把经典诵读活动与语文教学和形势教育有机结合
以国学经典诵读为契机,开展大阅读活动。各校结合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开展了系列读书活动,镇教委研究决定把每年的三月六日定为“校园读书日”,同时把每年的三月份作为校园读书节。今年确定的主题为“读中华古诗文,做快乐读书人”。其次,各学校在原来的第一节课前十分钟、晚学后十分钟的基础上把每天的课外活动拿出一定时间纳入读书活动,师生们拿着各自喜欢的书籍静静地读,轻轻地吟,与古人对话,身心沐浴在古文化的长河之中,整个校园书声琅琅,国蕴飘香。同时,他们坚持学以致用,把诵读活动与思想教育融合在一起,例如,在“荣辱观”教育活动中,各校引导学生把国学与荣辱观有机融合起来,古今对比,加深认识。例如,让学生把国学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与现代荣辱观中的“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联系起来,总结出了自己学校的一条荣辱观: “以勤俭节约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这样的“活学活用”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诵读兴趣,还有助于加深理解。
三、结合实际,丰富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形式
镇教委结合农村实际和学生年龄特点开展了“读、诵、演、唱”系列活动。“读”就是在校内课余时间读给老师同学听,回家作业之后读给父母听;“诵”即在熟练读的基础之上成诵,要求要有一定的韵味,真正体验古文化的意境。实现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对接和契合。“演”即把经典篇目活化成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小学生乐于接受。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把《三字经》编排成拍手歌,跳皮筋时的童谣;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把经典语句纳入大秧歌形式,小学生手持彩绸,边舞边诵,当地群众也赞不绝口,拍手称快,成为当地村庄农民夜间娱乐的一个极受欢迎的表演曲目。“唱”即把经典语句配上时代音乐,走上表演舞台,赋予了新时代的气息,让小学生乐于接纳。各校还为学生建立了“经典诵读记录卡”,记录了学生在经典诵读过程中的脚印。五月份,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举办了“经典诵读大比武”和“星级挂牌”活动。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情况分低、中、高三个级部进行了经典诵读大比武,成立专门的评委小组,现场评比,分别评选了经典诵读优秀班级和先进个人,并张榜公布,予以表扬。同时各班级国学教师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了星级挂牌,诵读篇目多,有韵味,理解深的五星级,依次为四星级……,并实行动态管理,常年坚持。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丰富多彩,异彩纷呈。
四、以经典诵读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感恩教育”
为把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推向深入,结合实际,扎实开展了“感恩教育”活动。活动中,全镇统一制定了《河头店镇感恩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并下发了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让学生家长明白开展感恩教育的意义、内容、方法,真正实现家校互动。在镇教委的统一安排下,以学校为单位组织了感恩教育启动仪式,活动中不喊口号,不搞花架子,在广泛征集教师、家长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各年龄段学生特点,统一确定了每个年级四条不同感恩教育要求。例如:要求小学一年级做到:一是学会自己整理书包;二是按时起床自己穿衣;三是出门进门和父母打招呼;四是可口的东西让长辈先尝。这样既让感恩教育有了实实在在内容,又具有可操作性。对此,他们还建立了感恩教育活动反馈卡,每月由家长对学生在家里的这四项表现进行评价,然后带回学校,学校及时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家长无形中也受到了影响和教育,家校关系更加和谐。市教体局、莱西市电视台先后到该镇臧格庄小学、南岚小学、东大寨小学对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情况进行了专题采访报道。3月26日青岛电视二台又对该镇两处小学作了专题采访报道。
结合感恩教育和荣辱观教育学国学经典,宏扬中华文化,悟做人之道,真正把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推向深入。学校在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中注重把学、用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专题教育,在活动中体现并巩固国学经典诵读实效。
在感恩教育活动中,镇教委结合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把四月份定为“感恩礼仪教育活动月”,各学校开展了系列活动,他们还选用了有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的经典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在国学课上讲解,如:尊师篇、感恩篇、合作篇、敬老篇等,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学古人经文,做时代少年。结合国学经典诵读举行了感恩教育“小孝星”演讲比赛,组织了“学国学经典、做感恩少年”为主题的征文比赛,举办了以国学经典和感恩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手抄报展评、开展了学生生日祝福等活动,收效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