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http://www.bwyyzx.cn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美文> 正文

你支持课本中删除朱自清的《背影》吗?

2022-06-29 13:44:20 暂无评论 257 经典美文 朱自清   课本   背影

坚决不支持课本中删除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理由是《背影》影响了几代中国人全国中学生是读着《背影》长大的,它的影响,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的精神实质,说穿了就是绵延中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家庭伦理道德,而这恰恰正是当今中小学生最需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范畴。同时,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在写作上极具艺术特色,也可以为广大的中小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写作的极好的机会。

一、近年来,有一些人过度解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说朱自清曾经与其父亲朱鸿钧发生过很深的矛盾甚至一度决裂,由此认定朱自清不是一个孝顺的人,说他的《背影》有欺瞒世人之嫌。这种解读其实是十分错误的,它脱离了时代背景,违背了每一个人都是逐渐成长和成熟的认知公理。一点矛盾也没有的家庭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二、亲人的爱,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从古至今,亲人都是每一个人最坚实的依靠。一切华丽的辞藻,在真挚深沉的亲情面前,都会黯然失色。简短的嘱咐,包含着父母无限的爱意;默默的付出,蕴藏他们无私的关怀。朱自清先生《背影》是天地间第一等的至情文学。它不掺杂华美的辞藻,不加多余的文字,只用简单质朴的语言和内心真实的感受,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娓娓道来,感人至深。

三、《背影》的写作极具艺术特色。

1、文章一开始,朱自清开门见山地表述了自己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及“我”的心情。既把主题“背影”点出来后,又不急着去紧扣“背影”写下去,接下来,写他在北京接到祖母去世消息后,赶到徐州,打算同父亲一起回家。然而,他在徐州见到父亲时,看到的是满院狼藉,回到扬州,父亲借钱给祖母办完丧事,接着又同儿子一起来到南京。

2、朱自清用朴实的笔调,细致地叙写了那次和父亲离别的情景,透过父亲的一言一行,揭示了他对儿子的无限怜惜、体贴、依依难舍的疼爱之情。写到这里,不难看出,朱自清的心灵在纸上疾走,而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如涓涓流水,倾泻在字里行间,熔铸于父亲的背影之中。

3、接着,朱自清放笔描写父亲在浦口车站买橘子的情景。他描写父亲穿越铁道买橘子的情景,集中笔墨于父亲的动作。“蹒跚走过铁道边”,到如何艰难地爬上爬下,“显出努力的样子”;再到“我”如何的“眼泪很快流下来”,但又怕父亲看见,又“赶紧拭干”等,这里虽然没有父亲一句话,可已经把“我”和父亲的情感互动刻画得惟妙惟肖。

4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文章中四次提到父亲的“背影”, 四次出现,情境各不相同,但却像四个结果,将思想情感的线穿在一起。第一次出现在开篇点题位置,语境浓厚,情感朴素,统领全文;第二次出现在车站送别情节,朱自清对父亲的“背影”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第三次出现在离别情节,二人随着列车启动而分别,儿子透过车窗望着父亲的“背影”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人群中,不舍之情犹如炸裂的气球,轰然爆发;第四次出现在文章的结尾,读着父亲的亲笔信,儿子泪如泉涌,父亲的“背影”,出现在他泪水模糊的双眼中。

5、四次“背影”的出现,一脉相承,把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恰到好处地进行了点睛和诠释,表现得淋漓尽致。“背影”的反复出现,不仅紧扣主题,而且就像诗中的重叠句一样,丰富了文章抒情的韵味。写到最后,他深情地呼告道:“唉!我不知道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平淡一语,蕴蓄着他对年迈的父亲的无限思念。

《背影》的着力点是父亲,但朱自清并不写他的正面肖像,也不写他面部五官的表情,而是别开生面地写他的背影。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的叶圣陶先生,对此就曾经说过:“至于父亲的面貌,全篇中一个字没有提,似乎连表情也没有怎么描写,咱们读了并不感觉缺少什么。”然而,他并不是静止地描绘背影,而是以极为简洁而十分有力的语言,透过背影,由表及里地展示了父亲复杂的内心世界,从而使这一形象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

《背影》这篇文章的书写高度,及其所表述的情感要素放在中学课本里尤其必要!文章的书写手法及其表达的个人情感,都应当是老师反复向学生教授的内容。把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通过平铺简单的笔法表述的淋漓尽致!同时通过文章最后的自我表述,把儿子对父亲的理解与牵挂展现在每一个读文章的人面前。这对当代青年学子理解父子之情,加深爱家之情有一定的帮助。

文中很多细节描写,当年读之不懂,也没有人请教。现在读来尤为仔细:本已说定不送我,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在父亲眼里,儿子总是需要处处关照,忘了儿子已长大)。以及后面的一些锁碎,让作者:我暗笑他的迂。

但文章后面通过买橘子的描写(太精彩了,大家自己去看),让儿子终于明白父亲的爱,从而让作者两次流泪。

文章最后一段:把父亲对儿子的爱表现得极其自然又完美,更是每个成长中的青年(尤其是有叛逆期的)都经历过的必然: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

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能与他相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