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您邀答。回首教书生涯,感慨万千,读过的难以忘却的家国情怀的诗篇,还真的不在少数。为叙述条理清晰,现就唐宋两朝阐发家国情怀的名篇分述如下:
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一首忧国忧民,表达家国情怀的名篇。秦时明月汉时关,极言旷日持久地边关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万里长征人未还,巧妙地写出了路途之遥远,妻离子散,征未有家不能归,妻子翘首盼丈而不得见的酸楚,以及怨怼边关兵燹的愤懑之情。既而又渴望朝庭为何不派遣李广一样的飞将军?最后诗人还是回到祖国这个大胸怀上,不管战乱何等频仍,还是要痛仇敌忾,不教胡马度阴山!
另一首是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此诗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教科书式的格律诗,又是一首表现诗人听到官军收复河南蓟北的狂喜心境的家国情怀的代表作。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山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诗人闻听官军平息安史之乱的喜讯,涕泗横流湿透衣裤,(衣裳古为两个词,衣为上衣,裳为下裳,即裙裤)高兴的放歌纵酒喜欲狂。客居蜀地的妻子将伴青春绿水喜归故里!思乡心切,堪比飞箭,一骨脑儿巴峡穿巫峡,倏而襄阳至洛阳。期盼国泰民安,休养生息的家国情怀,跃然纸上。
其三,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廖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摇,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诗人同国家同破碎,同浮沉,为正义而斗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铮铮铁骨,彪炳史册,激励后人的家国情怀,永垂不朽。
縂上所述,表达家国情怀的诗篇不只如是几首,凡是流传千古的爱国志士,他她们都留下过动人的诗篇。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希望您多读多选些散发正能量的诗篇,弘扬爱国爱人民的精神!
就此搁笔,不知是否如您所愿,限于水平,只能如斯,谢谢您的信任。
大江歌罢掉头东
周恩来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为何能成为千古绝唱?
范仲淹巜苏幕遮》词,读来百肠愁结,婉丽凄美,叫人动情落泪。
《苏幕遮》
一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含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暗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犹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在读解此词之前,先来读他的名篇《岳阳楼记》,做为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的范仲淹,其忧国忧民的情怀都比任何哪位诗词大家都浓烈和凸显。那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早已深入人心,并且成为一茬茬为民请命,为国家富强人民康乐为己任的清廉官贵的座佑铭。
诚然,范仲淹一贯的文风都是雄武之风,刚阳之气,和他刚正不阿,胸怀坦荡的品性分不开。而巜苏幕遮》这首词,却开启范仲淹别具一格的文风,婉丽凄美,愁动忧烦。思乡之情,忧国之愤,一览无余地借助于漠野的秋景,荒凉且孤独情绪,高远清新碧空,绿水,芳草来托物抒情,抒发他久困边塞,思家不得的愁苦情怀。可谓吟动风云悲,乡愁浓如墨。
词上阕: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含烟翠。开篇便展开一幅秋景画图。高远碧兰的天空,飘荡点缀着一片片休闲的云朵。秋染的黄叶落满一地,满目金黄满怀伤感。层林尽染的秋景,波涛似的极目远处,一波接一波,波谷浪峰上印染着烟氤雾霭和翠绿的景色。让身处景致的人忘乎所以,留连往返。秋色连波,一个波字,比喻得奇崛曼妙,令人叫绝。
接下来点出时间。山影斜阳,夕阳早把山影拉长,晚霞更衬出旅人孤独落没的无助之冷清。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作者羁旅怅惘,无端怨恨芳草无情,斜阳无义。此情此景的芳草斜阳尽管碧绿青翠,粉红绚丽多彩,也未能增添作者思乡曲的喜气。
词下阕:暗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戍边军旅的艰辛困屯,思念乡魂的暗然伤神,团聚无望夜夜无眠,好梦只能留给别人了。想来亲人也和思念的人一样吧!一样的愁肠牵挂,一样的相思折磨。好梦是夜夜除非的奢望。
明月楼高犹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作者以嘱咐的口吻,告诫戍边将士,明月清风更令人思亲怀乡,楼高危险,别倚栏呆思。而灌入愁肠的酒,不知不觉便化为眼角思念的泪水,潸然而下。一脸泪痕,满怀悲苦。熟不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借酒消愁,对于诗家词客更是家常便饭。而对于军旅人员,对于商人,对于羁旅者。何尝不如此!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推古及今,所有离乡在外的人对故乡思念的通行证,对亲人怀想的明信片。浓浓地乡愁,切切地亲情。故成广为流传,恒古久远的名句。
苏幕遮·怀旧
范仲淹〔宋代〕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留人睡 一作:留人醉)
这首词作于公元1040年(宋仁宗康定元年)至公元1043年(庆历三年)间,当时范仲淹正在西北边塞的军中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 这首词抒写了羁旅乡思之情,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宛转的愁思,声情并茂,意境宏深,该词不同一般婉约派的词风。清人谭献誉之为“大笔振迅”之作(《谭评词辨》)。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直接使用这首词的起首两句,衍为曲子,竟成千古绝唱。
《苏幕遮》这首词,原调是西域传入唐朝的教坊曲。“苏幕遮”是当时高昌国语的音译,宋代词家用此调作了新曲,又名《云雾敛》、《鬓云松令》。
这首词的上片写秾丽阔远的秋景,暗透乡思。起首“碧云天,黄叶地”两句,即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展现出一派长空湛碧、大地橙黄的高远境界,而无写秋景经常出现的衰飒之气。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两句,从碧天广野到遥接天地的秋水。秋色,承上指碧云天、黄叶地。这湛碧的高天、金黄的大地一直向远方伸展,连接着天地尽头的淼淼秋江。江波之上,笼罩这一层翠色的寒烟。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傍晚,夕阳映照着远处的山峦,碧色的遥天连接这秋水绿波,凄凄芳草,一直向远处延伸,隐没在斜阳映照不到的天边。这三句进一步将天、地、山、水通过斜阳、芳草组接在一起,景物自目之所及延伸到想象中的天涯。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九字作一句读。说“除非”,足见只有这个,别无他计。言外之意是说,好梦做得很少,长夜不能入眠。“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因为夜不能寐,故借酒浇愁,但酒一入愁肠都化作了相思泪,这真是欲遣乡思反而更增乡思之苦了。结拍两句,抒情深刻,造语生新。
范仲淹的《苏幕遮》属于写景抒情词,它能成为千古绝唱,必定有它的独特之处,我们可以从内容、意境、意象选择、情感和审美体验上来看它的独特之处。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这本是词中常见的结构和情景结合的方式,其特殊性在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更准确地说,是阔远之境、秾丽之景、深挚之情的统一。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所描绘的景色却阔远而秾丽。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显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整体说来,这首词的用语与手法虽与一般的词类似,意境情调却近于传统的诗。这说明,抒写离愁别恨的小词是可以写得境界阔远,不局限于闺阁庭院。 范仲淹不仅在政治、军事上成就显著,他文学上的成就也是很可观的。他重视文章的社会重要,提倡复古,同时擅长词赋,可惜的是,他只有6首词流传下来。
这些词意境开阔,沉郁苍凉,突破了唐末五代词的绮靡风气,是豪放词派的先声。 王兆鹏的《宋词排行榜》中列了前100位著名的词人以及他们的作品,范仲淹的《苏幕遮·怀旧》排在第32位。可见,范仲淹虽不像柳永、苏轼、辛弃疾那样在写词方面有特别高的成就和开拓性的意义,但是他的这首词在后世还是具有很高的影响力的。它就像范仲淹其人,在出将入相之后给众人带来的是平易近人的思念与纠葛。
这首词书写的是思乡题材,这种感情能够引起很多人的共鸣,更何况范仲淹凭着他的学识和才气填下这首小词,在后世广为传唱。 范仲淹和柳永同时代,但是范仲淹对词牌发展的关键性是远不如柳永、苏轼、周邦彦这三巨头的。所以,他的词是跳不出当时的大环境,顶多就是带有了自己文风清正的特色。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 上一篇: 求500字美文10篇 速度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