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http://www.bwyyzx.cn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美文> 正文

唐朝诗词的代表作的作者,和赏析

2022-08-10 06:23:59 暂无评论 91 经典美文 鉴赏   诗歌   古代

杜甫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长安沦陷国家破败,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多月,家在鄜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诗人当时为安史之乱叛军所俘,身陷长安,看着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荒凉。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生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诗人以景衬情,表达了诗人的忧国情怀。

古代诗歌鉴赏五篇

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分析]


  首联起得突兀,大有先声夺人的气势。颔联写发现猎物奋力追击的情形,生动而又逼真。颈联写猎罢归营,不着痕迹地表现了将军策马疾驰的风姿。尾联以“回看”一词写将军踌躇满志的神情。这首诗通过写一次狩猎活动,勾画出了一位将军英姿飒爽、意气风发的形象。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分析]


  初看是写雪景,大雪之中,一叶扁舟,一个老渔翁,独钓寒江之上。描写了在寒冷的环境中,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寒地冻,大雪飘飞,忘掉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孤独,性格却显得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正是诗人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尺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唐·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分析]


  虞诗“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借蝉“垂緌”状和“流响”声:“清露”之洁、“疏桐”之高挺来喻其不与流俗相同的高洁品格。这样,“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寄托之笔,便水到渠成了。


  骆宾王的《咏蝉》则由蝉及人,由人到蝉,从而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既是指蝉,更是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别有兴寄。我们自是不难从“露重”、“风多”中窥见作者那因环境窘迫而自伤迟暮、无人理解的凄恻苦楚的心境。至此,“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也就顺理成章了。


  而李商隐的《蝉》则情调与前两首相异,李诗借“本已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的蝉的处境来抒写自己的本性清高而孤苦无告的凄苦之情。“高难饱”和“很费声”哀中有恨,“疏欲断”之声和“碧无情”之树两两相对,无理反衬,这哪是咏蝉呢,简直是述说自己的身世遭际嘛!至此,“我亦举家清”的长叹才会令人扼腕。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


  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分析]


  分析感情只能从人物的形象特点中来。抓人物语言:“念”、“悠悠” 抓抒情主人公的神态:“独”“怆然而涕下”。本诗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中,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的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可见,诗歌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



可以吗?看看会有帮助的……我古诗鉴赏也挺差的,就就常常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