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晚清名臣,曾被人推崇为千古第一完人。他与张之洞、李鸿章、左宗棠并称 “四大名臣”,他是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他便是曾国藩。
曾国藩曾写了一首著名的七古长诗《题醇士前辈为滇生师画竹迭前韵》,他在中间写道:“试院经今五百年,文字何止千牛汗。前水后水但东之,万事悠悠良可叹。独有名墨长流传,寿世不随星霜换。”
或许和李白、杜甫等唐代大家一样,处于乱世,唯有诗歌永流传。曾国藩便决心要用诗歌来一展他的乱世家国情怀。
青年时期的曾国藩,初登仕途,想要争得一番功名壮志,决心“述作窥韩愈,功名邺侯拟”。诗歌道路上要堪比韩愈,官职上要效仿张良,辅助刘邦治理江山。
曾国藩的《杂诗九首》其七中曾这样写道:“勿劳我之思,我今足稻粱。所忧非所职,所乐殊未央。日暮登高邱,四顾何茫茫。落叶东南飞,孤雁西北翔。思君不得,惨淡咏斯章。”
此时的曾国藩已经是位列高官了,但他肩负着同张良一样的使命,面对已经走向衰亡的大清,忧心忡忡。登高望远,“四顾”之下心情“茫茫”,如同那只无助的孤雁,独自飞翔。
道光二十三年,鸦片战争失败,也是《南京条约》签订后的第二年,曾国藩写下了长篇古体组诗《感春六首》,其五中这样写道:
“一朝孤凤鸣云中,震断九州无凡响。丹心烂漫开瑶池,碧血淋漓染仙仗。要令恶鸟变音声,坐看哀鸿同长养。上有日月照精诚,旁有鬼神瞰高朗。”
壮志难酬,曾国藩认为自己一旦掌权,便可令恶鸟变声,哀鸿般的苦难百姓得以解脱。当林则徐、邓廷桢被朝廷抛弃,曾国藩自己也失去了爱国重臣的扶助,变成一只“孤凤”。
即便身为孤凤,他也要翱翔蓝天,震慑祖国大地,斩妖除魔,还朝政一片光明;退却外敌,还祖国一片和平。“上有日月照精诚,旁有鬼神瞰高朗”。可见曾国藩气魄之博大,不能不让人佩服。
他看到天京城陷落,敌我尸体俯拾皆是,硝烟弥漫,实乃人间地狱。便用一首诗歌写出了战后满目疮痍的悲景。
《赠吴南屏》
即今南纪风尘靖,乱后遗黎多眚灾。荒村有骨饲狐貉,沃土无人辟蒿莱。筋力登危生理窄,斗粟谁肯易婴孩?三里诛求五里税,关市或逢虎与豺。谬领大藩二千里,疮痍不救胡为哉?
反观曾国藩战功卓著,却受清廷满洲贵族与朝中大臣的猜忌、诽谤。不得不亲手解散一手创建的湘军,以求自保平安。到最后最能以诗句嘲笑自己“江山自佳日自富,堪笑纷纷苦不闲”,这个“笑”字,寓意了作者多少辛酸之泪!
经历几十年官场争斗的曾国藩,在血泪中拼搏,历尽人生的大起大落,可惜没能和古代诗人一样归隐山林,但那份用诗歌抒发乱世的家国情怀是真切自然的。
结合散文《与妻书》的主题,围绕“爱国与爱家”的感受?
《与妻书》形式上是一封家书,实际上是一篇感情真挚,说理深刻,感人至深的抒情散文。它反映了一个民主主义革命战士高尚的内心世界,表达了革命者的生死观和幸福观,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叶圣陶的著名短篇小说抗日时期?
叶圣陶(1894~1988)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原名绍钧,字圣陶,主要笔名有叶陶、圣陶、桂山等。江苏苏州人。1907年入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1911年毕业后任10年小学教师。
“九·一八”事变之后,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篇小说,技巧日臻圆熟。抗日战争爆发后,辗转到四川工作和生活,写作以散文和文艺评论为主。主要散文集有《脚步集》、《未厌居习作》,《西川集》,《小记十篇》等。他的散文感情朴实,意趣隽永,语言洁净,大多具有厚实的社会内容。《藕与莼菜》、《五月卅一日急雨中》、《牵牛花》、《春联儿》等是他散文中各具特色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