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颂
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古老的国度,美丽而宽广,
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伟大的民族,勤劳而坚强;
奔腾不息的黄河是她的血脉,
巍峨屹立的泰山是她的脊梁,
这就是我们的祖国——中国!
1949年,一位伟人挥动着巨臂,一声宣告,驱散了神州五千年的阴霾;
1978年,一位巨人以超人的胆识,审时度势,将尘封的国门向世界洞开!
1997年,她迎来了紫荆花的清香,
1999年,她又增添了水莲花的芬芳!
走过世纪的风雨,万里长城像巨龙在云中穿梭,
跨过岁月的长河,珠穆朗玛峰像雄鹰傲立世界最高坡。
我们的共和国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威武强大,。
李益诗歌的风格是怎样的?
李益(748—829年),字君虞,祖籍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后迁徙河南郑州,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大历四年(769年),李益进士及第,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因仕途失意,后弃官漫游于燕赵一带。贞元十六年(800年), 李益南游扬州等地,写下了一些描绘江南风光的佳作。
元和后期,李益人朝, 历任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左散骑常侍等职。李益的诗歌吸收借鉴了乐府民歌生动活泼的精神,匠心独运,能够写出实际的生活体验,时人争相传唱。但李益恃才傲物,为众所不容,谏官举其某 些诗句,降居散秩,直至宪宗时他才得以复用。李益诗风豪放明快,特别是他 的边塞诗最为有名,他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如《送辽阳使还军》和《夜上受降城闻笛》两首,当时广为传唱。
然而,李益的边塞诗虽不乏壮词,但偏 于伤感,主要抒写边境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缺少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 情调。李益擅长绝句,特别是七绝,名篇如《夜上西城》、《从军北征》、《受降》、《春夜闻笛》等。其他律体也有名篇,如五律《喜见外弟又言 别>〉、七律《同崔邠登鹳雀楼》、《过五原胡儿饮马泉》(又名《盐州过胡儿 饮马泉》)等,均是佳作。
现存《李益集》两卷,《李君虞诗集》两卷,《二 酉堂丛书》本《李尚书诗集》一卷。
李贺的诗歌有怎样的艺术感染力?
李贺(790—816年),字长吉,祖籍陇西,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代著名诗人。李贺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尽管家道没落,但他志向远大,勤奋刻苦,博览群书,顺利通过河南府试,获得“乡贡进士”的资格。但后遭人毁谤,因李贺父名晋肃,“晋”与“进”同音,他应当避父名讳,不得举进士。
韩愈还曾经为此作《讳辩》,驳斥这种言论的无耻阴险,鼓励李贺应试。无奈“阖扇未开逢禊犬,那知坚都相草草”,礼部官员昏庸草率,李贺虽已应举赴京,却未能应试,终究遭谗落第。李贺一生郁郁不得志,仅做过三年的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二十七岁卒。李贺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李贺诗歌深受屈原、李白及汉乐府民歌的影响,其乐府诗题材驰骋想象,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他的诗多造语奇特,想象诡异,意象虚幻巧妙,意境幽奇冷艳,以在遣词造句、修辞润色方面的惨淡经营,来创造视觉、听觉与味觉互通的艺术效果,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李贺著有《昌谷集》,《昌谷集》今存诗二百五十余首,其代表作有《李凭箜篌引》、《秋来》、《将进酒》、《雁门太守行》、《马诗二十三首》等,而其《金铜仙人辞汉歌》是最著名的,其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已成为千古名言,感人肺腑,令人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