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是个源头,与《楚辞》相对。
诗歌 三原色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问题
国二三十年代的纯诗理论作为对诗歌诗性的终极探寻,对白话诗歌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面对初期白话诗歌缺乏诗意的状况,以穆木天、王独清、梁宗岱、戴望舒为代表的一些诗人试图借鉴西方的纯诗理论,来寻找建构中国白话诗歌诗意的可能性.他们的追求是一个“诗歌接受和诗性过滤”的过程.尽管中国的纯诗理论大都可以找到其西方理论渊源,但是面对古典文学遗产的强大辐射和现实社会的复杂形势,提倡纯诗的诗人们不可能直接把西方诗歌的特征完全搬到新生的中国白话诗歌上,他们需要选择适当的诗歌形式和诗性标准,以使中国的广大读者能够接受这种全新的诗歌.此外,中国特定的社会环境使得这些提倡纯诗的诗人们具有一种革命的热情,纯诗理论的发展始终充满了审美性与实用性的矛盾.我们可以用白色来象征西方的纯诗理论,用黄色来象征古典传统的诗学渊源,用红色来象征诗人们对政治理想的热情.中国的纯诗理论,正是在这白、黄、红三色旗的引导下蓬勃发展起来的.最后,本文还借鉴了20世纪的西方理论资源,从更高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二三十年代的纯诗理论,对纯诗的本质问题、形式问题、内容问题分别进行了探讨.
中外诗歌的区别
中国诗词善于写景抒情,以写景烘托气氛或造出意境,而英美诗歌则注重描写景物在人们心里唤起的反应,从此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意识。这是由两者不同的思维模式造成的差异。中国人注重表现,西方人注重再现,这种思维模式指挥下发展而来的诗歌文学理论和诗歌创作自然大不相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形成了意境说、教化说,西方则形成了典型说,因此中国的诗词更注重的是一种意境的创造,追求言已尽而意未尽的效果,让人有无限的遐想空间,这种诗歌的出现是因为中国古代传统的思维方式是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即使到了现在,中国人写诗歌依然追求意境的营造,如果说得太白了,就没有意思了,当然当代一些新新人类作家的作品追求一种直白,则是另外一回事,并不能一概而论,毕竟这些人并不代表中国诗歌创作的主流。
中国诗词讲究含蓄,以淡为美,而英美诗歌则比较奔放,以感情激越为胜。很突出的例子就是对待爱情方面,中西方的诗歌特点在此能得到完全的体现。中国诗人描写爱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始终不把那种爱表达出来,而西方诗人会高喊“你是我的太阳,爱情之火烧得我浑身焦灼。”这种直言不讳中国人是很难接受的,产生差异的实质在于彼此的审美取向不同。
如何理解中国古代诗歌天人合一精神?
天苍苍,野茫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里走单骑,我在默默地寻找时代的旋律,追逐华夏的绿色音符—诗与自然的协奏曲。
进入二十世纪,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展现了日新月异的面貌,开拓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呐喊诗等走向式微; 中国的诗歌更贴近自然,走向「天人合一」的境界。且不说西出阳关寻故人,挥写平仄写诗章。在茫茫烟海中,走进了华夏的诗歌殿堂,犹如「只缘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豁然亮堂起来。原来,我已在悄悄地追逐华夏诗与自然交融的绿色音符:迷你诗体 – 汉俳。我不其然地走进了大自然,越发喜爱杜鹃啼血,鹧鸪闲唱,翠竹南天,劲松熬雪,仿佛眺见陶渊明东篱采菊,辛弃疾溪边寻句,李太白长亭邀月……好不诗情画意!
在我国的新创诗体中,小巧玲珑的汉俳,是与自然融合在一起的。因为入诗的都是一草一木,一沙一石,一景一物,都是大自然赐予的题材。法国的雨果说过,诗人,只有一个模范,那就是自然。诗人如此,其它人也一样。从事文学创作者,都不能忘记自然。「自然—人类—文学」已交织在一起。谈文学必须先谈自然。自然之说有三。在第一自然中,人还没有出现。当宇宙进入第二自然以后,自然和人,自然和文学,就形影相依,不可分开。我们从脱离娘胎的一刹那起,就处身于第二自然。第三自然之说,乃是一个假说,文学上属于虚设、想象和推理。
自然即天然,是存在于人类之前和人类之外的天生之物。第一自然,
在时间上是无始,也是无终的;在空间上是无内,也是无外的;它是一个
永恒的、循环的运动。从中国上古文化的发生、发展来看,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大约距今二百万年左右,但大部分都在蛮荒阶段。
第二自然:康德称之谓「另一自然」,人类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
人类的出现使第一自然逐步进入第二自然。感性的外部自然界是人类活动
的基础。自然界的物质都有其特定的规律,人类发现并按照其规律,并根
据自己的思维和需要,加以运用和改造,使其转化为有用的成果或改变其形态,使主观和客观融合,物质和精神结合而进入第二自然的领域。在这里,人的因素是最关键的,它是一种物质存在,也是社会存在。人类的进化把自己和自然分开并成为自然的主宰,使自然规律,按人类的需要,进
行改造,使其为人类服务。比如古人把金、木、水、火、土称为「五行」,把他们作为物质的元素,加以改造和利用,称为「五材」,曰:「金可铸成工具,木可揉直揉曲成器具,水可以滋润,火可以向上烧,土可以长出万物。」古人很重视人和自然的和谐,使主体从客观中分化出来并作用于客体。从中国远古的文化来看,华夏上下五千年,巍巍河山,月涌江流,证明第二自然是属人的,人是万物之灵。整个感性世界,包括科学理论、伦理道德、宗教信仰、文学艺术都是意识形态,都是第二自然的组成部分,都是实践的产物。人类的意识离不开语言,并以语言作为主要手段,决定人类在利用、改造自然中,发挥巨大的想象力、概括力,并提高自身的能量和价值。我们是生活在第二自然中的,每时每刻面对的都是自然界的一切,要善于利用、改造和升华,使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对文学艺术的影响是很深的, 表现在直接或间接地反映自然,常能悄景相融, 特别在古诗词里, 反映更强烈, 更完美, 难怪程明远说:「万物静观皆自得, 四时佳兴与人同」, 说的都是客观自然界和主观思维的融合。大自然是大地造化的艺术。我们见到的自然的美感都是人文精神的体现。我们赞美、爱护和关注大自然是一种人文意识, 更是人文精神的发扬。自古以来, 我们的文化特别重视人文精神, 儒家、道家、佛家都是以人为本, 来对待大自然和宇宙的。人与自然是「天人合一」的。
- 上一篇: 急需关于青少年的诗歌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