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两汉的时候有乐府诗啊,即“汉乐府”比如非常有名的《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就是汉乐府中的。其次还有《东门行》、《妇病行》、《孔雀东南飞》、《陌上桑》等等,都是汉赋发展时期的诗作。两汉乐府诗是继《诗经》、《楚辞》之后中国诗歌史上又一壮丽的景观,作为一种新的诗体,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弱弱的问问汉朝爱国的诗词有什么?
十五从军行
汉无名氏
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采葵持作羹。
羹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饮马长城窟行》
年代:汉 作者: 蔡邕
青青河边草。
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
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
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
展转不可见。
枯桑知天风。
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
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
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
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
书中竟何如。
上有加餐食。
下有长相忆。
谁告诉我汉朝战争的诗说一下
我给你说吧,参考:《瑶池》 李商隐·唐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
古代的诗歌
敕勒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先秦两汉中国古代诗歌的审美传统
推荐书: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如果我们简单地回顾一下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历史,就会看到,唐诗的繁荣不过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文学自身演变的结果,它与继承过去文学的优良传统是分不开的。在中国这个古老的诗国里,诗是最早发达的一种文学体裁。在唐以前,诗歌已经有了将近两千年漫长历史,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既有《诗经》、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又有《楚辞》的浪漫主义传统,既有汉魏诗人学习变风变雅、借古题写时事的经验,也有六朝诗人描写田园山水以及运用声律对偶等艺术技巧的经验。此后,四、五、七言、骚体、乐府、古诗、新体诗的发展,也在运用体裁形式方面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即以诗体诗而论:西晋初期,陆机已经注意到了字音中有高低轻重错综之美。到齐永明时,周顒、沈约、王融等进一步明确了四声的分辨,提出“四声八病”说,开始有意识地在创作中讲求音律的和谐等等,从而创立了“永明体”,即“新体诗”。新体诗发展至梁陈,词汇更加丰富、优美,音节更加和谐、铿锵,平仄、对偶也更加调协、工整。可以说已经具备了律诗的雏形。于是经过初唐诗人沈佺期、宋之问等的进一步加工定型,才产生了成熟的五律和七律。唐代的抒情歌词――五绝和七绝,也是自六朝乐府脱胎而来。从因革体变的角度看,整个唐代文坛当时的基本情况是:近体诗经历了将近二百年的逐渐演进的过程,正显示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歌行、乐府等古体诗也仍然具有另辟蹊径、别开生面的余地;而其他的文学形式中,骈文已近僵化,传奇和词在唐后期才逐渐兴起,戏曲则还处在萌芽状态;除了散文在反对骈文的斗争中获得重要成就外,只有诗歌才具备不断开拓、不断创新的内在条件,从而成为作家们骋才述志、施展身手的理想领域。这就是唐诗繁荣的内因。
- 上一篇: 徐志摩的诗以及赏析?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