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创作古体诗词,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丰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和驾驭能力。古体诗词高度精炼、高度压缩,往往短短的几个字就能表达非常多的意思。现代人想要轻松的驾驭古体诗词确非易事。
如同时下流行的综艺模仿秀一样,现代人模仿古人写作也是一种乐趣,我认识一位朋友特别喜欢创作古体诗,询问诀窍?他说要先熟悉《王摩诘全集》,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然后再细心揣摩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李白的七言绝句也要通读。如此这样,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的底子,然后再把白居易、陶、苏、辛、元等人的一看。加上自己聪敏伶俐的悟性,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仙了!你看下面这首今人创作的五言仿体诗,读起来就别有一番风味。
曲曲池边路,春来少人行,
含水芙蓉叶,春去气犹清 ,
夕岚分彩翠,高树藏莺声。
乍向风中看,花落更分明。
徘徊觉露冷,清宵月影横。
泠泠砭肌发,疑是晓寒生。
一望可相见,一步如重城。
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
虽然现代人创作古体诗对于锻炼我们的语言使用能力非常有好处,但是整体上无法企及古人的高度。究其原因还是物是人非时过境迁。
诗词讲究的是内外结合的一整套功夫。基础的格律,炼字,对仗,用典等,这是一套有明显标准的外在功夫,相对还算容易掌握。但是诗词还有内功,包括择腔、订拍、用字、断句等,就很令人费解了,比如喜迁莺,看到这个牌子,知道写欢乐方面的,长相思,知道要写闺怨缠绵之情,但是贺新郎、甘州、卜算子、南乡子、菩萨蛮,要写什么内容什么感情呢?念奴娇起手三句式,什么时候该用哪一种,一般人怎么知道?更无法去谋篇布局,又怎么做到起承转合呢?这不是因为创作者不努力,而是因为时代不同了,所处的语言环境也大不相同,五四运动以后,白话文已经奠定了语言文体的基调,古典诗词恰如博物馆里的珍宝文物,只能鉴赏无法复制。新时代的语言环境逐渐失去了催生古典诗词的文化根基。
所以文学作品的表现体裁有很多,现代人为什么一定要用古诗词?
- 上一篇: 75个字左右的爱国诗歌?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