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http://www.bwyyzx.cn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美文> 正文

求王维的关于月亮的诗

2023-01-06 10:42:30 暂无评论 33 经典美文 王维   写景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东溪玩月》
月从断山口,遥吐柴门端。万木分空霁,流阴中夜攒。
光连虚像白,气与风露寒。谷静秋泉响,岩深青霭残。
清灯入幽梦,破影抱空峦。恍惚琴窗里,松溪晓思难。

王维《泛前陂》
秋空自明迥,况复远人间。畅以沙际鹤,兼之云外山。
澄波澹将夕,清月皓方闲。此夜任孤棹,夷犹殊未还。

王维《赋得秋日悬清光》
寥廓凉天静,晶明白日秋。圆光含万像,碎影入闲流。
迥与青冥合,遥同江甸浮。昼阴殊众木,斜影下危楼。
宋玉登高怨,张衡望远愁。余辉如可托,云路岂悠悠。

王维《清如玉壶冰》
玉壶何用好,偏许素冰居。未共销丹日,还同照绮疏。
抱明中不隐,含净外疑虚。气似庭霜积,光言砌月余。
晓凌飞鹊镜,宵映聚萤书。若向夫君比,清心尚不如。

山居秋螟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的写景诗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首联:“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空”,寂静无人的意思,点出了山野的幽静。王维的诗歌,或许是受到佛家思想的影响,经常出现“空”这个字:“空山不见人”“夜静春山空”“空翠湿人衣”等。初秋时节,傍晚时分,一场新雨降临空山,一番洗濯之后,山中万物都呈现出一派清新凉爽之气。诗人用语调平和的十个字展示了一幅意境悠远的山水画,为全诗奠定了清新的基调。

颔联:“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这两句是此诗流传最广的一联。雨后的松林显得格外清新,皎洁的月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洒在地上,清冽的泉水映着月色,从光滑的岩石上轻轻淌过。一动一静,动静结合,在这里,月光如水,似乎除去了诗人内心的尘埃;哗哗的流水声中诗人的所有烦恼心事,都渐渐远去了。诗人在这样的月色中独自漫步山间,自得其乐于其中。

颈联:“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这两句从视觉、听觉两个方面进行描写,使诗中的形象更加逼真,更富有生气。前两联里对景色的深入细致的刻画令人感觉到了丝丝的冷气,于是在这里诗人就有意为这静的可怕的山野添加几分人气。听吧,竹林里传出了洗衣浣纱的姑娘们清脆的说笑声。她们三三两两走在回家的路上。诗人并没有看见她们,但一个“喧”字,恰如其分地形容出了姑娘们说笑的姿态,仿佛她们就在诗人面前。“莲动下渔舟”,“莲动”对应了上联的“竹喧”,“下渔舟”,渔舟在密密的莲叶间穿梭,荡起了一波又一波绿色的“叶浪”。仔细一看,发现原来是早出捕鱼的渔夫们载着一天的收获,心满意足地归家了。“竹喧”,“莲动”,一从听觉,一从视觉,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勤劳淳朴的山里人的形象,正是他们,让诗人心生艳羡,渴望自己也可以和他们一样,过着平静安然的生活。

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春天的芬芳虽已消尽,但山中秋景亦佳,还是值得留下来细细品味的呀! 《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却恰好相反。尽管春天的美景不再,但山中的秋景也别有味道,对此完全可以随意处之。自己还是留下来,静静体会这里平静的生活吧。“山中”可以远离官场尘俗,所以诗人决定要留在山林水间,在这“世外桃源”中保持内心的悠然、宁静。

纵观全诗,画山绣水,清新自然,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营造了一个澄淡精致的境界,诗人还在这个境界里表达了自己的生命哲学,诗人选择了这样一种存在方式,那就是诗意的栖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