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湾作家姓李的有谁?
台湾李姓作家最有名的有:李敖、李碧华、 李鑫荣、李黎等。
最有名的应该是李敖先生吧!
二、余光中是不是向著名的散文学家
余光中不仅是散文家,还是诗人、评论家、翻译家。
余光中(1928 年出生),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的外文系。1959年获得美国的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先后任职四所大学(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码猛派间两次应美国国务院的邀请,赴美后在美国多家大学里任职客座教知含授。1972 年任职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的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 年任职香港中文大学的中文系教授。 1985年至今,任职台湾中山大学的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迟贺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的院长及外文研究所的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 代表作有诗集《白玉苦瓜》,散文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及评论集《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等。
三、听听那冷雨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他1949年去台悉银湾,二十五年背井离乡的经历化成了幽远、无法割舍的情思。作家曾写到“萦绕在我心头的仍旧是挥之不去的乡愁”,因此,作品必然抒发作家思乡、恋土的情怀。在散文中,通过雨中幽远的情思,把作家对少年生活的回忆、中国大陆古老的文明、古诗画的意境与对现实生活的诸多感受,汇集在一起,编成了一曲委婉、悠长的歌,其中对故园、对乡土、对中国文化的赞美和追寻,像无尽的潮水一样涌来,创造出了幽远、深广的意境。
《听听那冷雨》是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的散文名篇,余光中是著名的乡愁作家,他的作品具有浓郁、幽远、深广的意境和浓重的思乡之情。
这篇散文以微寒潮湿的春雨象征心情,借雨声、雨景将自己身处台湾,不能回大陆团聚的思乡情绪娓娓倾诉,屡屡引用古人诗词,衬托出对故国山河与传统文化的追思向往之情,充满浓郁的传统意识和乡土观念,抒发出浓浓的去国怀乡之感,表达了流落在台湾的大陆游子强烈的思乡思亲之情。
拓展资料:
余光中,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48年开始发表诗作,1949年入台湾大学外文系。1958年赴美国留学,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回台后任教于多所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余光中是台湾现代派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被称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1954年与覃子豪等人创立蓝星诗社,主编过《现代文学》和《文星》,曾参加现代派诗歌的论争和乡土文学的论战。
2017年12月14日,余光中教授于台睁晌宴湾逝世,享年89岁。他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 梁实秋先生曾这样评价“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代表作:诗集《白玉苦瓜》《舟子的悲歌》《天狼星》《蓝色的羽毛》《钟乳石》《天谨袜国的夜市》《武陵少年》等;
散文集《左手的缪斯》《逍遥游》《望乡的牧神》《焚鹤人》《听听那冷雨》《青青边愁》《桥跨黄金城》等。(注意:区分诗集和散文集作品)
四、为什么台湾出了许多著名的散文作家?这些作家的共同点是什么?
环境因素很重要,散文最重要在于凯穗意境,当物质生活比较充实的时候,人就会开始追求一些精神上的。散文属于一种发泄,也属盯好卜于袜敏一种舒缓心灵的方式,更有可能是表达一些不满,一些忧郁,一些怨愤。
台湾散文作家最重要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愁。乡愁。来自于对祖国大地,对大陆家乡的乡愁。他们大都是一些对大陆有着幼年记忆的人。
台湾之所以出了许多弊隐著名的散文作家,有以下几个可能的原因:
1. 文化传承:台湾的文化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而散文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台湾的许多作家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受到了散文的熏陶和影响。
2. 地域特色:台湾是一个充满多样性和独特性的地域,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这为台湾的散文作家提供了许多创作的灵感和素材,使得他们的散文作品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地域特色。
3. 文学创新:台湾的散文作家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积极探索和创新。他们不断尝试新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使得散文这种文学形式在台湾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4. 社会氛围:台湾的社会氛围相对宽松自由,这为文学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许多作家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能够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从而创作出更为真实、深刻租谈厅、感人的散文作品。
这些作家的共同点在于,他们的散文作品都注重表现个人的情感和思想,追求真实、自然、感人的艺术效果。同时,他们也都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素材和灵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人生的喜怒哀乐。此外,他们还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侍并,使得他们的散文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为什么是说不清楚的。我看过的很多台湾作品,文笔都有些淡雅,超凡但是又很温馨的感觉。大概是靠海的原因呢?扮谈这不是可以概盯缺戚括出来的一种感觉,比凯陵如生活环境,教育等等的影响吧
至于为什么,不好回答,教育环境和生活环境,说起来总有点笼统。
- 上一篇: 《白鹭》郭沫若阅读答案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