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老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名言吸引着千百万游客来苏州观光。
被誉为“吴中第一名胜”的虎丘,又名海涌山、海涌峰、虎阜,位于苏州古城西北,距阊门七公里。远古时代,虎丘曾是海湾中的一座随着海潮时隐时现的小岛,历经沧海桑田的变迁,最终从海中涌出,成为孤立在平地上的山丘,人们便称它为海涌山。“何年海涌来?霹雳破地脉,裂透千仞深,嵌空削苍壁。”宋人郑思肖的诗句形象地道出了虎丘的由来。如今虎丘虽已远离大海,人们依然能感受到海的踪影,海的信息。人们来到虎丘,未踏进头山门,就看到隔河照墙上嵌有“海涌流辉”四个大字;进山门后,一座石桥跨过环山河,桥被称作“海涌桥”;上山路旁的一些怪石,圆滑的石体是因为海浪冲刷而致;憨憨泉因为潜通大海,又被称作“海涌泉”;拥翠山庄月驾轩内立有清代学者钱大昕书写的“海涌峰”石刻。虎丘曾有过望海楼、海泉亭、海宴亭等胜景。在历代文人笔下,更可见虎丘与海的渊源,“海当亭两面,山在寺中心。”
还有一说,公元前四百九十六年吴王阖闾犯破伤风死,葬于此山,入穴三日后有白虎蹲踞墓上,故名虎丘山。虎丘山经历代名人在山上营造,规模宏大、日趋完美、亭台楼阁、园榭轩馆,耸金叠翠,虎丘山寺宇均沿山而筑,名冠吴中,甲于江南。虎丘山虽小,而幽美的景色却能与锦绣名山大川相媲美。《吴地记》曰:“山绝崖纵壑,茂林深篁,为江左丘壑之表”。宋朱长文《虎丘山有三绝》为:“望山之形,不越岗陵,而登之者,风见层峰峭壁,势足千仞,一绝也;近邻郛郭,矗起原隰,旁无连续,万景都会,四边穹窿,北垣海虞,震泽沧州,云气出没,廓然四顾,指掌千里,二绝也;剑池泓淳,彻海浸云,不盈不虚,终古湛湛,三绝也”。明代可流芳《虎丘有九宜》是“宜月、宜雪、宜雨、宜烟、宜春晓、宜夏、宜秋爽、宜落木、宜夕阳”。所以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雨雪,各有致趣。
虎丘山历有前山十八景,后山十八只之称。有着“前山美、后山幽”的说法,后山脚下清清河水环绕,河中水菱浮面、河旁古木参天,大量的古树名木,樟、杉、柏、松、银杏、玉兰长势茂盛。掩映在丛林中有分翠亭、玉兰山房;揽月榭等景点。头山门、海涌桥、断梁殿是虎丘山的入门三景。断梁殿梁的中间为两根梁断开接起来的,可以看到断缝。登临虎丘山沿途可见“憨憨泉”,吴王阖闾得“干将”、莫邪”剑后试剑所致的“试剑石”、“真娘墓”、“千人石”、“剑池”、“二仙亭”、“点头石”等,每个景点都富含着美丽的传说。云岩寺塔也称虎丘塔巍巍耸立天际有中国“比萨斜塔”的盛名。
虎丘山风景幽奇,风光如画,“平坐游览遍天下,游之不厌惟虎丘”,就是人们对虎丘山最美好的赞叹。除了花卉,虎丘最经典的景点,我觉得就是剑池和云岩斜塔了。剑池幽奇神秘,又有着阖闾墓葬之迷和神鹅易字的传说,风壑云泉,吸引着众多游人,然而可供拍照的场地太狭促,无法将那种感觉完全。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早已在一千多年前就说过“到苏州而不游虎丘乃是憾事”。
苏州城是美丽的。她虽小巧但却极富内涵;虽无大厦林立却让人能看到苏州的发展;整个城市规划得有形有色,同时又可感受到作为古城的韵味。小巧别致的留园,斜对面便是西园,西园不大,最能引人入胜的就是五百尊罗汉塑像啦!
西园寺坐落在苏州城西阊门外,创建于元代至元年间,距今已有七百年历史。寺内古木幽深,梵宇重重,绿茵曲水,鸟语花香。黄墙青瓦滚龙脊,红柱彩绘佛装金。有四大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和藏经楼,五百罗汉堂。其中罗汉堂特点突出,为西园寺最独特建筑,规模宏大,三进四十八间,以四大名山塑座为中心,沿四壁排列泥塑全身五百罗汉像,大逾常人,神态各异,造型生动。从姿态来说,虽然全部是坐式,但丝毫也不觉得单调。从整体造型看,有瘦削清癯的老者、清姿秀骨的少者,也有威武勇猛的强者,慈悲心肠的善者构成一组高超完整的塑像群。俗话说: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生活得面对现实,面对诸多人等杂事,看了罗汉们的各样尊容,似有醒悟,便想起唐代和尚寒山和拾得的著名问对。寒山问:“世间有谤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之乎?”拾得对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默默领会这佛家妙语,再感悟罗汉们的启迪,方知生活中只有定其心,才能应天下之变,也感谢罗汉们的启迪。堂中央是一尊用整根香樟木雕成的千手千眼观音,距离千手千眼观音不远处,有一尊特殊的佛像,它四面有四个不同面相的脸,据说代表了佛教的四大名山及主供神,即:五台山文殊菩萨、九华山地藏菩萨、峨眉山普贤菩萨、普陀山观音菩萨。堂内还塑有大肚弥勒像,寒山、拾得像,关公、韦驮像等,五百罗汉更是金身佛像、熠熠生辉,光彩照人。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疯僧”、“济公”两像堪称典范。精美绝伦,栩栩如生。其传神与妙趣横生令人为之倾倒,堪称杰作。、
在西园寺中与罗汉堂一样吸引游客的,是放生池中的大鼋。放生池为一蝌蚪状大池,“头部”在南,“尾部”在北,并折向东南,面积相当宽大。池内鱼鳖之类极多,大都是佛教信徒所放生。其中五色鲤鱼,可与杭州玉泉媲美。池中有大鼋,是明代所蓄老鼋繁衍的后代,寿命已历三百余年,炎热天气,才出水一现。
西园寺山门前,有一个两千多平方米的广场,种万株名木。寺内西花园的广仁放生池,周围建有厅榭回廊。池中设八角亭,称“湖心亭”,翼然屹立水中,以曲桥贯通两岸,构筑颇为巧妙。亭台楼榭环绕,花木掩映,池中鱼儿悠游,更有数只珍贵的龟,为别处所无,龟已有数百岁,重逾百公斤,常浮出水面,与游人逗乐。江南灵秀,苏州园林小巧玲珑,其风格也融进了寺院建筑之中,使得西园寺更显得含蓄隽永,富于文化色彩。
寒山寺位于姑苏城外枫桥边,始建于公元五百零二年的梁天监年间。到了唐代,相传僧人寒山曾在该寺居住,唐贞观年间改名为“寒山寺”。这座寺庙,历经数代,屡建屡毁于火,现在的建筑是清末重建的。
寒山寺闻名于世要归功于唐代诗人张继。当年张继进京赶考,名落孙山,郁郁还乡,途经苏州,夜宿枫桥,触景生情,于是写下了千古绝唱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自从唐代诗人张继题了《枫桥夜泊》一诗后,该寺便闻名了。
寒山寺中的主要景点有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碑文《枫桥夜泊》、枫江第一楼。
大雄宝殿内两侧壁内镶嵌的是寒山的诗碑,还有悬挂于两侧的十六罗汉像。殿内的两个石刻和尚就是寒山与拾得。寒山,又称寒山子,唐代贞观年间,原居住于始丰县(今浙江天台)寒岩,擅长诗词文章,写有诗三百余首,后人辑为《寒山子诗集》。拾得,本是孤儿,由封干携入天台山国清寺为僧,故取名为“拾得”,与寒山是好友。后人辑其诗附于《寒山子诗集》中。这幅石刻画是一种意笔画,寥寥几笔便刻画出他们两人春风满面、拍掌而笑的栩栩如生的神态,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大殿前院两侧,有六棵五针松,就是日本友好访华团于七六年栽种在该寺的,这树是在日本爱媛县生长的,日本叫:’五叶松,当时已生长了五年。大雄主殿的右侧悬挂着一口日本友人于清末送来的支那铜钟。钟面上镌有记述铸钟缘由的铭文。此钟一式共两口,一口悬在日本馆山寺,一口送来寒山寺。
寒山寺的古铜钟为唐代铸造,但后来被毁。明代嘉靖年间本寂禅师重铸铜钟。六如居士唐寅在《姑苏寒山寺化钟疏》中记叙甚详,说此钟声音宏亮,声闻十里。但这口铜钟也不复存在。关于嘉靖铜钟的下落有一种说法:它被日本浪人盗去,为此曾酿起风波。光绪三十一年寒山寺重建时,日本人士募捐铸仿唐青铜乳头钟两口,一口送往寒山寺,一口存于日本馆山寺,并有铭文镌刻其上:“姑苏寒山寺,历劫年久,唐时铜钟,空于张继诗中传耳。尝闻寺钟传入我邦,今失所在,乃将新铸一钟赍往悬之。”现今这口铜钟仍悬于寒山寺大殿右侧。
寒山寺在日本也是妇孺皆知。寒山寺因唐贞观年间寒山、拾得两位高僧由天台山来此住持得名。后来拾得和尚东渡日本传道,在日本建“拾得寺”,与寒山寺为姊妹寺,同时,把佛家叩钟一百零八下的规矩也传到日本。日本人相信,听钟声能驱邪利吉,每年除夕,成百上千的日本人专程来寒山寺,聆听寒山寺的钟声,他们认为,在辞旧迎新之际,听到寒山寺的钟声,能消灾祸。听完钟声,再吃碗面条,新的一年就万事如意了。当然,他们更希望能到钟楼上新自撞一下钟,因为这样就更能够得到上苍的保佑。
以清除一年的烦恼,这已成为此地的一个特有的旅游项目。
藏经楼系原来收藏陈放经书处,楼屋顶有《西游记》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悟净的雕塑像。一楼内墙壁上嵌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经文。
钟楼为二层,八角。楼下石碑为重修寒山寺时所立,正面碑文为程德全所撰,碑的背面刻有重修寒山寺时募捐者的名字和金钱额。
霞光微曦时或暮色苍茫中,于江岸湖边,听几声随风飘来的钟声,不禁使人勾起一番怀古的幽思。在数不尽的名寺宝刹的钟声里,最教人心驰神往的莫过于苏州城西寒山寺的钟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