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属于经典阅读?
经典阅读是一种私人的、高级的智力、心灵活动,经典以其思想、精神与文化力量启迪智慧、温润心灵、慰藉情感,每位读者以其独特的认识能力、审美偏好、人生经验,与经典对话并从中获得共鸣、启示乃至升华。这一过程具有个体性、不可替代性,简单地说,即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这个角度观照,速读类图书断章取义、迷恋捷径,背离了经典阅读的意义和价值,其作用不过在于为阅读该书的人提供某种谈资,使其拥有“博览群书”“博古通今”的假象。
现代社会追求效率,但许多关乎精神、心灵的事,是不能以效率来衡量的。出版机构适当迎合市场需要、考虑经济效益,无可厚非,但从事文化事业,首先不该忽略的是社会效益。经典阅读不该是拿来炫耀的,出版行业也不该助长这种浮躁和虚荣。
的确,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阅读大部头作品存在一定客观困难。那么,就不妨选择短篇小说、古典诗词来阅读,篇幅短小,精练隽永;部分作品较为艰深、难读,那么就不妨选择名家的译本、注本或导读本来阅读,由小到大、由易及难地接近经典。即便不阅读经典,也比阅读伪经典并试图以此骄人要好得多。出版机构应该以其责任感和专业性,引导读者树立正确的阅读观,逐步培养社会大众的良好阅读习惯,提升其文化水平——至少,要守护住阅读的真诚和纯洁。
什么是经典,为什么要阅读经典?
经典之所以谓之经典,时间的检验是一个客观标尺,没经过时间检验的都不算经典!
经典的诞生除作品本身的因素,传播者、读者和批评者的广泛参与同样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必要条件。
文学作品常常具有一定的时代针对性,它常常或明或暗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现实;但经典的文学作品却能超越这种具体的时空限制,具有一种探寻生命本质、直达人性深处的力量,这种深刻性和开放性也是它们之所以能在漫长的时间里不被历史淹没,反而日益历久弥新的原因。
而在人类历史中,真正能成为经典的作品是很少的,大部分作品随着历史长河的流转而消逝,只有那些经历过了时光陈酿和考验依然闪耀不朽的东西才能成为真正的经典。
经典是作者自身思想的结晶,其中包含了作者自身的情感体验、思维的智慧、艺术的表达等,其中有些甚至是作者个人的辛酸血泪、坎坷人生铸就的,其中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世界的最深层次的思考感悟——
如何学习经典,我介绍几种不同的阅读方法给大家,都能从中找到一些灵感。
1.利用各类文学史阅读“文学经典”的方法。
这种办法最完整、最系统,也是学姐在信中介绍的“自上而下的阅读”,这种方法适合那些基础比较好的朋友,也是传统中文系学生读书最常用的办法。
通过各类文学史(包括《中国文学史》《现代文学史》《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文学回忆录》等)建立起一个“文学经典”的框架书目,再挑其中自己感兴趣部分进行阅读。
2.从你喜欢的作者入手,按图索骥,探寻他的阅读轨迹,从中找出自己感兴趣的“文学经典”。
这种办法其实暗含一种逻辑,即你与你所爱的作家的“文学品味”是相似的,通过探寻你所爱的作家的阅读轨迹,能发现一类与其相似的作家。
举个例子,假如你喜欢知乎的张佳玮,通过他的回答你可以发现他格外喜欢王小波,而你再看王小波的作品的时候发现王小波又反复提过卡尔维诺和奥威尔,于是再挑这两个作者的优秀作品继续读下去……如此顺藤摸瓜,沿着他们的阅读轨迹去慢慢挖掘,按着自己的兴趣去读书,其中必然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文学经典”。
3.从你喜欢的作品类别入手,循序渐进,逐渐深入,直到找到自己喜欢类别中的经典,乃至后来的文学经典。
这里我就以网络玄幻小说为例,如果你现在喜欢看玄幻升级文,不妨从小白文转到文艺文的路线走,开始看看像《尘缘》《历史的尘埃》《亵渎》《天行健》《悟空传》《英雄志》这类在网文界相对比较文艺的经典作品,再按照这条路看看金庸、古龙以及之前更早的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
再之后的发展就要依读者本人了,是沿着现当代的路线看例如路遥、余华、贾平凹、莫言的作品,还是沿着古代文学的路线看看《聊斋志异》《三言二拍》《阅微草堂笔记》等作品,这还得依据你自己的兴趣来看了!
有哪些值得阅读的国学经典?
第1部 《论语》 孔子 (春秋公元前551-前479)——《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第2部 《道德经》 老子 (春秋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第3部 《庄子》 庄子 (战国约公元前369-前286)——《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文,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以后,便尊之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
第4部 《孟子》 孟子 (战国约公元前372-前289)——《孟子》,《四书 》之一。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为孟子、孟子弟子所作。
第5部 《墨子》 墨子 (战国约公元前468-前376)——《墨子》是战国百家中墨家的经典。提倡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涉及哲学、逻辑学、军事学、工程学、力学、几何学、光学,先秦的科学技术成就大都依赖《墨子》以传。
第6部 《荀子》 荀子 (战国约公元前313-前238)——《荀子》是荀况的著作集。今存32篇。荀况,当时人尊称为荀卿。
第7部 《韩非子》 韩非 (战国公元前280-前233)——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韩非的著作。全书分为五十五篇,为法家集大成的作品。
第8部 《孙子兵法》 孙武 (春秋生卒年不详)——《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第9部 《左传》 左丘明 (春秋生卒年不详)——《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第10部 《楚辞》 屈原 (战国约公元前340-前278)——《楚辞》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成书时间应在公元前26年至公元前6年间。
第 11部 《吕氏春秋》 吕不韦 (战国?-公元前235)——《吕氏春秋》作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兵农诸家学说而贯通完成的一部著作。
第12部 《史记》 司马迁 (西汉约公元前145-前87?)——《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第13部 《汉书》 班固 (东汉32-92)——《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
第14部 《论衡》 王充 (东汉27-约97)——《论衡》一书为东汉思想家王充(27-97年)所作,大约作成于汉章帝元和三年(86年)。
第15部 《嵇康集》嵇康 (三国·魏约223-约263)——《嵇康集》不仅是一部很有代表性的文学和哲学著作,而且也是一部很有影响的教育思想论著,其中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声无哀乐论》、《养生论》、《难自然好学论》、《家诫》及《太师箴》等篇。
以玄学思想武器猛烈抨击了被扭曲了的儒家教育,否定经学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反映时代要求的个性解放和反对礼法名教的进步教育主张,在利用和改造老庄思想的基础上,开拓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理论。
第16部 《陶渊明集》 陶渊明 (东晋约365-427)——陶渊明的作品继承了汉、魏、正始之传统,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内容充实,情感真挚,风格冲淡,韵致悠然,极善用写意的手法点染出浑朴深远的意境。
第17部 《世说新语》 刘义庆 (南朝·宋403-444)——《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彭城人刘义庆(403--444)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第18部 《文心雕龙》 刘勰 (南朝·梁约465-约532)——《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xié)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
第19部 《六祖坛经》 慧能 (唐代638-713)——《六祖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是佛教禅宗祖师惠能说,弟子法海等集录的一部经典。
第20部 《韩昌黎文集》韩愈(唐代768-824)——集中前十卷是诗,后三十卷是文。韩愈以文入诗,是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其实,他是保存有不少好材料的。他的某些诗篇,记述了贞元年间水旱灾荒以及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
第21部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北宋1019-1086)——《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
第22部 《苏东坡全集》 苏轼(北宋1037-1101)——全集包括了苏轼的诗词及文章等。
第23部 《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 (南宋1130-1200)——《四书章句集注》是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于一体的巨作,是一部儒家理学的名著,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为宋代朱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
第24部 《传习录》 王阳明 (明代1472-1529)——《传习录》是哲学著作,作者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
第25部 《焚书》 李贽 (明代1527-1602)——《焚书》,哲学、文学性著作,明朝晚期思想家李贽著。李贽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64岁高龄时著成此书。
第26部 《日知录》 顾炎武 (明末清初1613-1682)——《日知录》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大思想家顾炎武的代表作品,对后世影响巨大。
第27部 《明夷待访录》 黄宗羲 (明末清初1610-1695)——《明夷待访录》诞生于明清之际,是中国政治思想史上一部具有启蒙性质的批判君主专制的名著。
第28部 《读通鉴论》 王夫之 (明末清初1619-1692)——《读通鉴论》是王夫之毕其一生心血,从69岁开始动笔写作在其逝世前才完成的一部史论。借引司马光《资治通鉴》所载史实系统地评论自秦至五代之间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分析历代成败兴亡,盛衰得失,臧否人物,总结经验引古鉴今探求历史发展进化规律,寻求中国复兴的大道。
第29部 《龚自珍全集》龚自珍 (清代1792-1841)——《龚自珍全集》是清代嘉庆、道光年间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的文集。
第30部 《人间词话》 王国维 (清末民初1877-1927)——《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人间词话》作于1908~1909年,最初发表于《国粹学报》。该作是作者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
经典阅读的意义?
《道德经》我是看书的,前后接连看了多次,每次都有一种常读常新的感觉。以前的一些困惑,看了此书以后,竟也有了答案。我想这就是阅读经典的意义吧!它能为我们指点迷津、解疑释惑,解答我们人生遇到的疑难问题,为我们指明前进的路。
由于《道德经》相对深奥,我不敢说现在到底学得了多少知识,只是觉得自己的眼界比以往知道的更宽泛一些,一些人世间的事也看开了一些,懂得了一些以前并不知道的道理。一些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也有了一些变化。
这本书告诉我们,人这一生,不可过于要强,要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不可过于贪婪,要懂得舍弃一些,才能更好的得到。人这一生,应该知晓柔弱胜刚强的道理。柔弱生之道,刚强死之途。人活着,身体是柔软的,死去则是坚硬的。树木挺拔、坚硬,遇到狂风,则会倒去,小草因为柔弱,却能屹立不倒。
本书还告诉我们,人生要懂得示弱,不可以强示弱,凡事不可强出头,处处树敌,这样就会遭遇祸殃。反而处处示弱,却能够更好的保全自己。当然诸如此类的智慧还有很多。
佛学经典阅读顺序?
从浅入深,从不了义到了义。
从有为到无为
红岩经典情节阅读?
1、台灯光倾注在办公桌上,一个身材粗大,脸色黝黑的中年人,络腮胡刮得干干净净,眉浓眼大,肥肥的下巴,毫无表情地坐在转椅上。握着毛笔的手,正在公文上挥动。他,就是掌握整座毒网的一切行动大权的核心人物,黄呢军便服领口上,嵌着的一颗金色梅花,在灯光照耀下闪闪发亮。
2、外面,正是一阵和往常一样的喧哗与吼叫,这些声音引导着他,使他移动步子走进一间审讯室。审讯室里烟雾沉沉,空气十分污浊,他瞥见老虎凳上,捆着一个三十来岁的人,旁边一盆火,几个人正把冒着烟的烙铁,伸向被审者的胸脯。徐鹏飞不管这些,独自走到窗前,用力拉开窗帘,推开紧闭的一扇窗户,他需要摆脱烦恼,呼吸一口新鲜空气。窗外,蒙蒙细雨一阵阵飘到他的脸上,阵阵寒意勉强帮助着他平息心潮的起伏。
3、看着看着,成岗眼前象闪过了一道亮光,突然感到异常的清新和愉快!老李过去作过什么工作,除了老李刚才讲的,他一点不知道,但他确信,他大哥当时从川东特委带回家的这份文件,不是别人,正是李敬原亲手刻写的!
4、店员是个圆圆脸的小伙子,十八九岁,矮笃笃的,长得很结实。他是从修配厂调出来的陈松林。离厂以后,便没有回去过,谁也不知道他当了店员。初干这样的工作,他不习惯;脱离了厂里火热的斗争,更感到分外寂寞。他很关心炮厂的情况,却又无法打听,也不能随便去打听。偏偏这书店还只是一处备用的联络站,老许一次也没有来过,所以他心里总感到自己给党作的工作太少。
5、两个穿白色服装的水上警察,从过道上走了过去,后面跟着几个背枪的士兵,刺刀闪着寒光。检查正在统舱里进行,只听见刺刀撬破木箱、戳穿罐头的响声,夹杂着孩子的尖声号哭。
6、穿过这乱哄哄的街头,他一再让过喷着黑烟尾巴的公共汽车。这种破旧的柴油车,轧轧地颠簸着,发出刺耳的噪音,加上兜售美国剩余物资的小贩和地摊上的叫卖声,仓仓皇皇的人力车案的喊叫声和满街行人的喧嚣声,使节日的街头,变成了上下翻滚的一锅粥。
……
美文经典阅读英语?
你喜欢一个人时,世界都是一封情书。When you like a person, the world is a love letter.
If you go away, I'll be blue. I'll miss you when you leave. 假如你走了,我会很沮丧. 你离开,我会很想念.
My love for you is as deep as the sea. 对你的爱,似海深.
You're the only man/woman I could be happy with.(这句话是不是太夸张?)
I'm so happy with you in this starry night.在这繁星闪烁的夜晚,跟你在一起非常快乐.
为什么阅读传统文化经典?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因历朝历代的文化积累和传承,形成了特有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体系,这一体系体现在灿若星辰的各种传统文化经典中。虽然这些经典与当今时代相去甚远,但其包含的精神内核和文化意义却根植在每位国人的血液里。
纵览这些传统文化经典,我们会发现,传统文化有其平实的底蕴,充满日常生活的情调,因为它有“晨则省,昏则定”这样琐碎平实的孝之教导;有“亲戚故旧,老少异粮”这样充满柴水油盐气息的待客之道;有“心口如一,童叟无欺”这样朴素而永恒的价值观....
传统文化亦有其高情远致,强调精神的高洁与纯粹,因为它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有“原德载物, 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有“斯世清浊异品,全赖吾辈激扬”这样当仁不让的慷慨气概.....
正因为传统文化有这样丰厚的底蕴,所以,虽然时代飞速变化,思想观念不停流转,但是作为我们中华民族赖以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和价值体系,传统文化不但不会步入没落,相反会在这个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更体现其重要性。它流经千百年,无声无息地穿行在国人的血脉中,潜藏在每一个人的思想意识的底层,或许你未曾留意,不曾发觉,但是我们的举手投足,都深深暴露了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这一文化密码,我们每一颗心都在这文化长河里得到长久而深运的润泽。在这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习继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学习的关键在于悟出其中道理,修身的关键在于培养真情实感。真正做到“学则在其悟,修则在其真。”
红色经典应该用什么阅读方法?
首先1. 掌握历史背景:红色经典的成书背景和历史背景是阅读时必须要掌握的,这有助于把握作者和作品的立场和思想。
2. 辅助阅读:红色经典文献大部分语言晦涩难懂,需要有一定的历史、政治、文化背景知识的支撑,建议在阅读时辅以相应的注释或解读,或与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比对。
3. 采用多种阅读方式:红色经典除了可以线性阅读外,还可以采用横向、纵向等多种阅读方式,通过对比、分析、概括等,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思想精华。
4. 注意分析思想内涵:红色经典所蕴含的思想精华和革命实践经验是深入解读的重点,需要注重对其中的思想内涵进行梳理和分析,在理解和吸收其中的价值观和思想之间寻找联系和内在规律。
5. 实现文本与实践的联系:红色经典是实践经验的总结,通过阅读这些经典可以更好地领会其中的革命经验和启示,应该注重将阅读转化为实践,将其中的思想精髓融入到自己的思考和实践中。
经典阅读美篇开头?
作文《不要遗忘的经典》开头
中华文化的长河流淌至今,承载了几千年的文化,一部部历史的经典是文化的精髓,见证了人类文明的一个个进步时期。从《论语》到《史记》,从唐诗到宋词,无不充满着浓厚的文学色彩,它堪称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丽的篇章,但……
推开书店虚掩着的门,想寻几本经典一阅,走到书架旁,我立刻感到情况不对,明明人很多,可我竟没有排队,直接拿到了名著,再一看,原来人们都坐在青春小说、玄幻武侠小说等畅销书前,有滋有味地品尝着时尚的盛宴。
- 上一篇: 经典阅读书 经典阅读书籍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