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合璧的美文典范——读冰心的散文《笑》有感
《笑》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标题,也是一个寄予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形象。她用我国传统的创美方式诠释西方的这一思想。在新文学中,冰心的《笑》不愧为中西合璧的美文典范。
冰心这篇散文写于他二十岁时的1920年,在此前,她也开始创作小说了,她在中学时代在教会女子学校学习,“中学四年之中……因着基督教义的影响,潜隐的形成了我自己的‘爱’的哲学”,冰心“爱的哲学”具体为母爱童心和自然。
《笑》就是这种哲学的图解。那时正是新文化运动热潮时期,在思想上和形式上都有别于旧文学,而此时,正在逐渐展现新文学形式的雏形,从时间上看,冰心的文章无疑是有开拓精神的。并且,把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注入口语白话文形式来表现,在当时具有普遍性,而《笑》正反映了这种时代精神。
但是,文章用了一个具体的形象来传达‘爱’的思想,塑造美的形象,汲取我国传统的创美方式,并且审美过程中,只有通过传统的方式才能理解其间的韵味。
首先是运用传统的辩证手法创造出美的形象来。第一是用情景交融方法创造深邃的意境,笑是“微微”的,是一种并非强烈的情绪,与清新秀美、宁静安详的景物相照应。
使之达到景中有我,我中有景的移情效果。画面主体是小孩,他是幸福的,是因为置于和平安静的环境中,通往这一环境的是“一条长长的古道”而道路是泥泞的,告诉人们过程艰难,到了近村处,就别有一番洞天:有田、有水、有树、有明月挂树梢。真有到了桃源仙境之感。
在这种环境中的小孩怎能不笑呢?画面主体是老妇人,他的背景是雨后的庄稼和海上升明月的景色,是一个广阔的世界,暗示了人类的责任和关爱。第二是虚实相生,开始,写雨后窗内外的景是实写。窗外景,为全文定了感情的基调;窗内景,为思维的发散点,触景生情,展开联想。
其后,按此形式虚构,描绘了两幅图画,幸福中小孩的笑和慈祥的老妇人的笑,传达理想社会生活的理想感情。最后从理想的生活中畅游归来后,油然而生的情绪,采用了传统的内省式的审美体验,结束全文。合符“启承转合”的传统结构方式。
其次传统的审美方式引导读者体会其间的韵味。
从景中映射人的内在情绪,景物描写为之创造了展示形象的背景气氛,这就形成了深远的意境。《笑》中清新、宁静、祥和意境,正是对所追求社会生活状态的映射,在这种背景里才能使小孩、女人、老人生活在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中,才会产生这样一种生理状态。开篇写出了雨后窗外月光中的夜色,并说到“真没想到苦雨孤灯后,会有一幅清美的图画”,景象清美,点明了文章的情感基调。
以清为美的审美观,源于魏晋时期的清新之风,清,即清新,与俗浊相对立,体现了在形神关系上重神而轻形:是一种“清妙高踔”、“超世绝俗”、“介所然不群”的“拔俗之韵”,是一种“高清远致”了。在不经意中,冰心也偏爱上了这种意境。有意对立于社会纷繁残酷的现实,勾画了超世绝俗的神话世界。
在文尾写到“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在意境认识中,把审美主客体与审美主体感受联系在一起,欣赏中主体感受中味之与内相互照应的情缘不尽的象与味。“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情景相融而意境生”对审美主体的情绪描写,正反映中国古代重内重合的思维特点再其次是从古典文学中吸取精华,提升了形象的艺术品位。
在“心幕”中的形象描绘时,在第一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从“一条很长的古道”通向的不正是“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陶渊明笔下的桃源仙境么?那驴,不正是当年陆游“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头驴么?正是一个远离战争,和平安详的理想世界。加之月挂树梢,正反映了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在第二幅图中,庄稼在雨中沐浴,也是杜甫对“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的礼赞。海上生明月的博大,来自于曹操诗歌中那种“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远大的气魄么?当然,老妇人倚门的形象,可以在王维“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诗中找到。这个乡下的老者,等候归来的牧童,通过“倚”字与冰心文章中的“倚”老妇人的动作联系起来,传达了相同的思想感情。
,在阅读《笑》的过程中,能够联想到上述作品均为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品,不能不说她的艺术造诣的高超。我想: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启蒙的青年知识分子,传统文化在她的内心深处不免打上深深烙印。但有古文中的晦涩难懂的文辞,在新文学初创之时,也不能不说是一种典范。
但是,文章的灵魂来自于西方的宗教,不是来自于传统伦理道德,无论是诸子百家,还是东方的佛教,都不能触发泛爱的灵感。基督教在当时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这与新文化运动中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的有关。而新道德是什么?在当时没有现成的东西。便借用西方的文化思想来充实中国的新文化。
一批新文化运动有先驱者如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鲁迅、闻一多、唐君毅、张东荪、梁漱溟等都曾按照各自的理解来接受西方思想,而冰心是在教会学校中接受宗教文化的薰陶,才“潜隐的形成了我自己的‘爱’的哲学”,文中的结构来看,“启承转合”的“承”,写了眼前的景——墙上画中的安琪儿。
这安琪儿便是泊来品,它是天使的形象,正是灵感产生的触发点。顺着这一形象所包涵的情感线索,创造出表现这种情感的新形象。形成了文章结构的“转”。为文章的主体。这种反映出清新气息、具有时代精神、体现新文学本质倾向的散文,称之为美文典范是当之无愧的。
作者:胡泽丹
。
- 上一篇: 赵丽宏散文经典读书笔记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