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讲几个古代感恩父母的故事,然后讲讲现在的感恩父母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讲一讲江革,他是东汉时期的齐国临淄人,年轻时父亲去世了,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时期,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大哭着说:“我妈妈今年已经六十多了,我死了就没有人奉养了。”贼人见他孝顺,没有杀他。后来,他们从山东到江苏生活,江革边打工边供养母亲,自己经常连鞋子都买不起,却对妈妈很好!他的故事由地方报到中央,当时的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后来被任命为五官中郎将。
第二个故事讲一讲三国时期的陆绩,他是吴国吴县华亭人。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撰写《太玄经注》。
第三个是东汉时期的黄香,他是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时任魏郡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第四个是汉代蔡顺,他是汝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第三个是东汉时期的黄香,他是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时任魏郡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第四个是汉代蔡顺,他是汝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以上这是古代的,现代的人也非常多,今年4月我在洛阳参加公益活动,就遇到一位残疾人,每天照顾卧病在床的妈妈,每天为母亲洗脸做饭,坚持了12年,我们听一听他的故事吧。他叫李灿学,网名号叫流浪,男,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彭婆镇李寨村人。23年前,一场意外,他因腰椎摔伤而完全性下肢瘫痪,轮椅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一次探望残友的经历让他走上公益之路。
1999年,李灿学从一个身强体壮的小伙子,因家里盖房垒墙发生意外摔伤,造成胸12腰1完全性瘫痪。胸以下失去知觉、大小便失禁,一场不期而遇意外变成了坐着轮椅的重残人。本来,他家里有一位高位截瘫卧床多年的老母亲,家中接二连三的变故使他的生活一贫如洗。在困境面前,也曾因此痛苦过、绝望过,但他坚强的面对人生,克服常人难以想象困难和苦难,一次又一次地向生命极限发起挑战,没有向命运低头。
李灿学和母亲相依为命,坐在轮椅上,悉心照顾老母亲的一日三餐、饮食起居。由于坐轮椅,李灿学很难找到工作,低保收入几乎成了家中惟一的收入来源。生活条件不佳,可只要有好吃的,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老母亲。就是外出做公益,他也是先把老母亲细心地安顿好,才出门。
2018年12月他又发起成立伊川爱心粥铺,筹集资金34000元,组织志愿者每天早上为伊川县城附近的环卫工及孤寡。残疾老人提供免费早餐,他自己更是风雨无阻的每天早上4:00起床,照顾瘫痪在床的老母亲洗脸吃饭后花30分钟赶到10公里处的伊川县城进行志愿服务。
李灿学其人其事迹曾先后被河南日报、大河报、东方今报、洛阳日报、洛阳晚报,伊川报,河南电视台、洛阳电视台,伊川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多次报导。在网上,作为自强不息的公益人,“轮椅哥”李灿学总是让人心生温暖,已成为一个让人们竖起大拇指的“公益榜样”。在洛阳,人们经常能看到“轮椅哥”奔跑的身影,看到他永不停步的传递友爱、传递正能量的公益身影。
所以说,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受到人们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