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早期中短篇作品很受读者青睐,像《腊月丶正月》《鸡窝洼的人家》《黑氏》等,一些中篇小说在七十年代末就拍成电影,如被北影改编的中篇小说《小月前本》拍成的电影《月月》等。而莫言的早期作品也很轰动,像中篇小说《红高粱》《欢乐》《透明的红萝卜》等,但那已是八十年代末,比贾平凹产生的轰动效应晚了十年。论长篇小说,贾平凹上世纪八十年代写的《浮躁》很受读作欢迎,获美孚飞马文学奖,长篇小说《废都》更是洛阳纸贵,但因情趣问题对他的创作大受影响。而莫言问世的长篇小说要比贾平凹的晚很多年,但后劲很大,后来居上,如《檀香刑》《生死疲劳》等,尤其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力作《蛙》,就为他获诺奖打下基础。综合看,贾平凹的早期作品尤其是中短篇作品丰瞻多样切近生活,很受欢迎,而莫言的晚期长篇敢于直面现实,深沉厚重,为获大奖开了路径。
西安作家贾平凹的吝啬都体现在什么地方?
目前,我们只看到了贾平凹吝啬的一面,比如,一张四尺书法卖10万,即使他外甥、侄子,以及跟他从小在商州丹凤农村一起长大的玩伴,求人办事时上门买他的书法,他都不讨价还价,基本上铁公鸡一毛不拔,很少给优惠和打折,至多给优惠几百元到一千元。他把钱倒是挣下了,却在亲戚朋友心里没落下好。
但是,如果了解了他以前的艰苦生活,或许能对他的吝啬多一份理解和包容。
上世纪70年代初,20岁出头的贾平凹背着铺盖,坐着大货车,用去几天几夜时间,灰头土脸的赶到西安,准备在西北大学上学。那时翻越秦岭的路非常难走,是又小又窄,弯弯曲曲的土路,根本没办法开快。
贾平凹是他们村上推荐来上西北大学的,由于家里穷,买不起像样的衣服,上学期间,贾平凹被很多同学嘲笑、挖苦和讽刺,以至于让他心里非常自卑,变得孤僻,不爱说话,这种性格一直伴随到他现在。
1975年贾平凹从西北大学毕业后,先后分配到陕西人民出版社和《长安文学》杂志社工作,工作几年,成效不大。之后,82年左右被调入西安市文联工作。
在文联工作期间,贾平凹的生活相当清苦,10平米左右的房子,既当办公室,又当宿舍,还当厨房。贾平凹每月回家一趟,从陕南丹凤老家背来,或者一些老乡给捎来磨好的一袋面粉,以及其它东西。每天下班后,贾平凹开始自己做饭吃。由于没有案板,他只好把铺盖卷起,以床板当案板。他自己和面、擀面,因此也练就了一副做面食的好手艺。
由于每天要在房子做饭,把油烟味弄得很大,引起许多同事不满,贾平凹只好陪着笑脸向同事不停地赔礼道歉。
这样的日子大约熬了10年,期间,他也写出不少优秀作品,但由于没啥名气,并没有为他带来多少实际利益。艰苦的生活磨练了贾平凹的心志,此时,《废都》已经在他心里酝酿。
到1992年左右《美文》杂志创刊时,贾平凹的人生迎来了转机。紧接着,《废都》完稿。《废都》如同一颗杀伤力极强的炸弹,扔给中国文坛后,立马引起极强轰动。虽然这个轰动只持续了半年时间,最后以《废都》的封杀而告终,在16年后,它又解封。但《废都》带给贾平凹的声誉是不可估量的。因为《废都》,贾平凹人尽皆知,变身为全国一流作家行列。从此后,名利双收。
当然,《废都》被封杀,以及这部小说超乎常规的内容和叙述,社会上掀起了一阵口诛笔伐贾平凹的风潮,这给贾平凹带来的精神压力是极大的,他甚至一度患上了抑郁症。
从《废都》后,贾平凹一发不可收拾,创作高潮不断,进一步巩固了他在文坛超一流的地位。
今天能取得这么高的成就,是贾平凹一步一步,经历许多苦难才获得的,因此,他现在很珍惜他来之不易的成果,甚至相当吝啬。
1、给熟人和亲戚朋友卖书法,也一视同仁,该多少就是多少,可以说是他吝啬的典型代表。
无论什么层次的人在他手里买书法,很难指望他优惠到一个满意价格。即使他给一些带有公益性质的活动题字,想指望他免费题字则很难办到。
2、另一个重要吝啬体现在他对待稿费上。
某年,我的一个外地朋友要出书,求我帮忙,想找名人给他的书写序。朋友说,序的文字1000字就足够了。我托人找到贾平凹后得知,写一篇序的稿酬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和接受能力,那稿酬数字是天文数字,我们根本无力承担。
一篇序文的成本远远超出了一本书的出版费用,朋友听到后,只有无奈苦笑。最后,找了另一位著名作家写了序,仅仅请吃了一顿饭就解决了。
3、参加一些重要商业活动,钱砸不到请不来。
在一些大商家举办的活动中,贾平凹给露过面、剪个彩、讲个话,没有足够的钱根本请不来,并且,出场费高得惊人。具体数字,我就不说了。
4、求贾平凹办事,你掏出多少钱,他给你办出多大的事,对他来说,从来没有“服务”的概念。
这样的情况,跟贾平凹打交道时间长的人,都很了解。
贾平凹吝啬的表现,列举起来,还能列出多少,以上只是主要的体现。核心还是,贾平凹爱钱,把钱看得特别重,也许是以前穷怕了的缘故。
- 上一篇: 红叶著名的香山是什么城市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