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生于1911年8月6日,卒于2009年7月11日。山东聊城临清人。
季羡林是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季羡林早年留学国外,通晓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读俄文、法文,尤其精通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通吐火罗文的学者之一。
季羡林一生成功丰硕,著有《季羡林文集》,被誉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著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大唐西域记校注》、《敦煌吐鲁番吐火罗文语研究导论》、《东方文学史》、《东方文化研究》、《禅与东方文化》、《东西文化议论集》、《印度简史》、《世界文化史知识》等17部专业著作。
季羡林先生精通12国语言:汉语、南斯拉夫语、梵语、阿拉伯语、英语、法语、德语、俄语、吐火罗文语等。翻译大量作品,有11本翻译著作问世。例如:《罗摩衍那》系列,共计7卷。
季羡林的学术研究领域广泛,涉及面广,是文学领域的集大成者。
季羡林的研究领域涉及八个方面:
印度古代语言研究、佛教史研究、吐火罗语研究、比较文学研究、东方文化研究、散文创作、翻译介绍印度文学作品及印度文学研究、保存和抢救祖国古代典籍八个领域。
季羡林一生获得荣誉无数,例如:
论文集获北京大学首届科学研究成果奖,长江读书奖“专家著作奖”,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被国家授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12个国际、国内奖励。
温家宝总理对季羡林有高度评价,他说:“季老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您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你写的书,不仅是你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季羡林先生学术研究领域广泛,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教历史,中印文化交流史,东西方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敦煌学等方面。此外,季羡林先生还写有大量散文,在文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
- 上一篇: 杨朔散文特点,结合作品分析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