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硬笔书法进入创作的阶段,对行气章法的锤炼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抱庸鼓励爱好硬笔书法的朋友们,临摩之余,可以经常试试手。完成硬笔书法作品主要有两点要求。
一是内容要求。内容要积极健康,比如名人名言,经典文学摘录,诗词作品等等。文字的内容与作品关联甚大,是作品文化涵养的理性透射,因此但凡优秀作品,都是书文并茂的。需要注意的是,所用的文字一定要是相对完整的,不是话说了一半,到哪哪了。
二是章法要求。比如横式,竖式,扇面,斗方等形式,正式的书法比赛一般是竖写的。章法也包括文字布局的大小、疏密、错落、连贯,以及落款、用印等。名章与闲章都可以用,不宜过多。章法的总体要求就是和谐,布局布白要与纸张大小幅度相协调,小纸写大字显但臃肿,大纸写小字不免轻浮,提笔前还是要简要构思安排的。
抱庸浅谈。
荆霄鹏的硬笔书法比起田英章如何?
两位老师的字我都练过,说下我的结论:
硬笔楷书,田英章略胜一筹,硬笔行书,荆霄鹏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总体上,我认为他们不分伯仲!看下图,田英章楷书:
田英章的楷书,在出版字贴的现代硬笔书法名家中属于顶尖水准,这是勿庸置疑的。
他的硬笔楷书不论是字的结构,或是笔画,都是十分精到,很少有瑕疵,这源于他极深的软笔楷书功底,也就是欧楷!
而且,田英章的楷书,书写速度只是相比行书要慢,却依然有实用性,换言之,田英章的楷书是在楷书的实用速度下,写的最好的硬笔楷书了!这是很难得的!
荆霄鹏楷书:
荆霄鹏楷书,结体上和师父相差不大,但荆霄鹏的楷书笔画上,明显没有田英章写的有味道。
我想,这应该不是荆霄鹏做不到,而是每个人对书法的理解不一样所致。
而且,荆的硬笔楷书,很多是用中性笔写的,大家知道,中性笔,如果要保持一个日常的楷书书写速度,所写出来的字线条是均匀的(除非很慢)。
书写工具的原因,也有很大关系,毕竟师父田英章是老一辈硬笔书法家,写了一辈子钢笔字,钢笔的表现力确实要比中性笔强!
再说行书:田英章的行书,笔力遒劲,十分老辣。但是,网上的争议声也很大,记得田英章的字贴里有这样一段话:“字的中宫收紧,是为了更好的放。”
但是,在我看来,田英章的行书,中宫收的过紧了,所以看上去有很累的感觉,此其一;
再者,田的行书,笔画较长,牵丝不但很实在,而且很长,这样就导致通篇的观感:看上去很杂也很乱!
田英章行书如下:
很有趣的是:
大概是荆霄鹏很了解田英章行书的缘故吧,在荆霄鹏的行书字贴里,有这样一段话,确实耐人寻味:
我刚抄了下来:
在我看来,荆霄鹏的行书,十分大方,气韵流畅,收放自如,是我十分喜爱的类型,所以,我学荆霄鹏的字比较多的。
荆霄鹏行书如下:
我的随抄:
所以,我以为,在硬笔行书上,徒弟是强于师父的!
- 上一篇: 还记得硬笔书法名家沈鸿根吗?他的字好不好?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