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歌的总体风格是自然奔放
、
挥洒自如
。
诗中比喻生动新
奇
,
用典稳妥浑成
、
对仗工整而不失活泼
。
他突破了词为
“
艳科
”
的
传统格局
,
拓展了词的题材内容
,
而且将柔情词变成性情词
,
使词
像诗一样可以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
,
甚至寄寓理性的思考
,
从而提
高了词的品格境界和地位
。
他的作品是
“
以诗为词
”
的
,
与同时期
“
以文字为诗
”、“
以才学
为诗
”、“
以议论为诗
”
是不同的
,
而是由景至情
,
再由情促理
,
理是
词作情绪流程的自然终结
。
人类有生命
,
有意识
,
有思想
,
有智慧
,
那该怎样在这个世界中生活呢
?
苏轼的诗词并在回答这个问题
。
1
自然物与人生哲理的融合
在苏轼的诗词中
,
人与自然之融合无所不在
。
作为人类亲密伙
伴的花
、
鸟
、
鱼
、
竹等自然意象常出现在他的诗词中
。
在
《
惠崇
<
春江
晚景
>
》
中
,
苏轼写到
:
竹外桃花三两枝
,
春江水暖鸭先知
。
蒌蒿满地芦芽短
,
正是河豚欲上时
。
惠崇的画以鲜明的形象
,
使人有具体的的视觉感受
。
但它只能
表现一个特定的画面
,
有一定的局限性
,
而一首好诗虽无可视的图
像
,
却能用形象的语言
,
吸引读者进入一个通过诗人独特构思而形
成的美的意境
,
以弥补其某些画面所不能表现的东西
。
苏轼根据画
意
,
妙笔生花
,
寥寥几笔
,
就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二月景象
。
在这首题画诗中既保留画面的形象美
,
也发挥了诗的长处
。
诗
人用他饶有风味
、
虚实相间的笔墨
,
将原画所描写的春色展现得那
样令人神往
。
在根据画面进行描写的同时
,
苏轼又有了新的构思
,
从而使得画中的优美形象
,
更富有诗的情感和引人入胜的意境
。
诗
中谈到人们的认识不是人的头脑里所固有的
,
也不是从天上掉下
来的
,
而是从实践中
产生的
。
在
“
竹外桃花三两枝
”
的初春之时
,
为
什么春江之暖
,
不是人先知道
,
而是鸭子先知道
?
因为鸭子长期生
活在水中
,
直接接触江水
,
每天江水温度的变化
,
它都能够通过实
践接触到
。
在
《
浣溪沙
》(
山下兰芽短浸溪
)
中
,
苏轼观察到
:
游蕲水清泉寺
,
寺临兰溪
,
溪水西流
。
山下兰芽短浸溪
,
松间沙路净无泥
,
萧萧暮雨子规啼
。
谁道人生无再少
?
门前流水尚能西
,
休将白发唱黄鸡
。
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
(
1082
)
三月
,
作者采用写景纯用白描
,
清
新淡雅
,
抒情别出心裁
,
富有哲理
,
体制虽小
,
却意味悠长
。
诗人从
优美的山川景色着笔
,
即景抒情
,
富有哲理
,
表达作者对自然的热
爱和超越人生苦难的乐观积极进取
。
不但情景交融
、
情理结合
、
浑
然一体
。
词的下片苏轼由
“
溪水西流
”
生发感慨和议论
。
古人云
:
“
百
川东到海
,
何时复西归
”、“
花有重开日
,
人无再少时
”
,
江水东流不
返
,
就像时间一去不回
。
人的青春年华也只有一次
,
可是苏轼笔下
的
“
溪水
”
却无视自然的规律
,
径直向西流去
。
作者赋予溪水以人的
意志
,
且受到深深地激励
。
从词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作者的一种自
我解脱
,
也是一首乐观的呼唤着青春的人生之歌
。
表现其洒脱旷达
的胸怀
,
积极进取的精神
,
千载之下
,
读来犹令人感奋
。
苏轼对自然物崇敬的心态随处可见
。
他常常把自然与人融为
一体
,
使读者分不清哪里是人
,
哪里是自然
。
他的诗词让人们看到
了自然物的高贵
,
同时也意识到人类自身作为物种的平凡品格
。
这
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人类与自然的二元对立
,
颠覆了目空一切
,
自
高自大的人类中心主义
,
从真正意义上做到自然物与人生哲理的
融合
。
2
自然物与人生哲理的冲突
苏轼笔下
,
自然物与人类并不总是和谐的
,
而是时常充满对立
和冲突
。
在
《
题西林壁
》
中这样写到
:
横看成岭侧成峰
,
远近高低各不同
。
不是庐山真面目
,
只缘身在此山中
。
这首诗作于元丰七年
(
1084
)
五月
,
是公认描写庐山的佳篇杰
作
。
诗中既无描写瑰丽的景色
,
也无抒发强烈的激情感人
。
它之所
能成为名篇
,
是因为在浅显朴实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想
,
启人深思
,
耐人寻味
,
从而博得万口争诵
,
千古流传
。
为什么人们看
到的庐山
,
会
“
横看成岭侧成峰
,
远近高低各不同
”
?
人们观察同一
个事物
,
由于立足点的不同
,
立场的不同
,
知识结构的不同
,
感性情
感的不同等等会看到不同的东西
,
得到不同的结论
。
诗中
“
不识庐山真面目
,
只缘身在此山中
。
”
是谈游山的体会
,
即景说理
,
有着丰富的内涵
;
由于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
,
看问题的
出发点不同
,
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
;
要认清事物
的真相与全貌
,
必然超越狭小的范围
,
摆脱主观成见
。
与其相比
,
另一首
《
和子由安魂池怀旧
》
有异曲同工之妙
,
这样
写到
:
人生到处知何似
?
应似飞鸿踏雪泥
。
泥上偶然留指爪
,
鸿飞那复计东西
。
苏轼诗词中的人生哲理
文俊沣
(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
,
陕西
汉中
723001
)
古典文学
198
文学界
.
.
老僧已死成新塔
,
坏壁无由见旧题
。
往日崎岖还记否
,
路长人困蹇驴嘶
。
这首诗借怀旧之题
,
抒发作者的人生感慨
。
作者善于把自己的
身世际遇
,
悲愁感兴
,
巧妙地结合到诗歌的形象中去
,
从而揭示出
某种哲理
,
给人启迪
,
尾联针对苏轼原诗
“
遥想独游佳味少
,
无言骓
马但鸣嘶
”
而引发的往事追溯
。
虽然逝者如斯
,
但毕竟是人生的一
种历练
,
有很多东西值得回味
,
于人的精神也是一种激励
。
这首是
作者的早期作品
,
苏轼以强大的内心
、
达观的人生底蕴向我们展示
了现实与理想的对立
。
此诗中虽然关于人生渺小
、
短促之类的感慨
,
有消极意味
,
但
是被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眷顾人生的深情冲淡
,
体现作者独特
的性格
、
情趣及精神面貌
。
苏轼结合生活中的情景发出对人生的见
解
。
用雪泥
、
鸿爪比喻
,
较之一般叙事文字直叙人生漂泊不定
,
匆匆
无常要形象
、
蕴藉得多
。
根据清人查慎行
《
苏诗补注
》
记载
,
这个比喻
是化用
《
景德传灯录
》
中天衣义怀禅师的话
:
“
雁过长空
,
影沉寒水
,
雁无遗迹之意
,
水无留影之心
。
”
苏轼的比喻生动
、
深刻
,
在宋代即被
人称道
,
并被作为诗人
“
长于譬喻
”
的例证之一
。
事实上
,
苏轼诗词中
自然物与人生哲理冲突常常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体现出来
。
3
自然物与人生哲理的和谐
纵观唐宋诗词发展的历史
,
我们看到自然物一直都受到创作
者的关注
,
然而这种关注往往是为了利用自然
。
而大文豪苏轼的关
注与此不同
。
苏轼观察自然物
,
给其全身心的关注
,
往往融入其中
,
成为自然景观的一部分
,
达到
“
忘我
”
的和谐状态
。
苏轼在
《
水调歌
头
》
这首词中
:
明月几时有
?
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
,
今夕是何年
。
我欲
乘风归去
,
惟恐琼楼玉宇
,
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
,
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
,
低绮户
,
照无眠
,
不应有恨
,
何时长向别时圆
?
人有悲
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本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
(
1076
年
)
的中秋节
,
苏轼任密州知
府
,
中秋
,
皓月当空
,
银光泻地
,
作者想起分别多年的苏辙
。
举杯望
月
,
心中无限感慨
。
前人说
“
此词一出
,
其余中秋词尽废
。
”
词中以
“
明月几时有
,
把酒问青天
”
起句
,
代表自屈原
《
天问
》
以来的中国人
对人生意义
、
价值的不断追寻
。
苏轼超越现实功利的局限
,
用一颗
自由之心来贴近自然和宇宙
,
但是
,
在苏轼的时代又不可能构建新
的价值理念
,
必须回到现实
。
“
高处不胜寒
”
就是询问后得不到答案
的无奈处境
。
“
起舞弄清影
,
何似在人间
”
,
是苏轼在追寻后得到的
现实答案
。
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中
,
深刻的哲学思想似乎已跃然纸
上
。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体
,
包含对立和统一两个方面
。
对于人来说
,
有欢喜必然有悲伤
,
有悲伤必然有欢喜
。
有分离必然会有聚会
,
有
聚会必然会有分离
。
永远的晴或者永远的阴
,
永远的圆或者永远的
缺都不存在
。
苏轼的这首
《
水调歌头
》
有助于我们学会一分为二地
看问题
,
正确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
。
苏轼在
《
琴诗
》
中
,
这样写到
:
若言琴上有琴声
,
放在匣中何不鸣
?
若言声在指头上
,
何不于君指上听
?
唐朝韦应物的
《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
里面这样写道
:
“
凿
岩
,
池奔湍
,
称古神禹迹
,
夜喧山门店
,
独宿不安席
。
水性自云静
,
石
中本无声
。
如何两相激
,
类专控山景
?
贻之道门归
,
了此物我情
。
”
韦应物对水石之间关系的疑惑的领悟
,
亦同于苏轼之琴指
。
《
琴诗
》
这首诗让我们体会到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
构成它有若
干部分
,
包括指头
、
琴
、
演奏者的思想情感和演奏技巧等等
。
苏轼在
这里不仅为读者展现了如此美妙的场景
,
更生动
、
形象地表现出了
这些客观事物与诗人主观情感相互和谐促进的特点
。
又如
《
定风波
》(
莫听穿林打叶声
)
中
: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
雨具先行
,
同行皆狼狈
,
余独不觉
。
已
而遂晴
,
故作此
。
莫听穿林打叶声
,
何妨吟啸且徐行
。
行杖芒鞋轻胜马
,
谁怕
?
一蓑烟雨任平生
。
料峭春风吹酒醒
,
微冷
,
山头斜照却相近
。
回首向来萧瑟处
,
归去
,
也无风雨也无晴
。
这是一首即是抒怀之作
。
作者借途中遇雨的日常小景
,
抒写自
己淡定自若的胸怀
,
寄寓深邃的人生思考
。
“
穿林打叶
”
勾画出雨骤
风狂的情景
,
通过小序可知
,
这场风雨是突如其来的
,
同行的人仓
皇奔走
,
急急避雨
,
而东坡却毫不在意
,
放慢脚步
,
俨然闲庭信步
。
《
定风波
》
是苏轼的哲理词的代表作
,
尤以其展示的性情和气
度胸怀取胜
。
从偶然的生活小事中感受和发现深刻的人生哲理
。
他
以智者的眼光看待世界
,
使世间万事万物无不蕴含深意
。
有人称其
是
“
简朴中见深意
,
寻常处生波澜
”
。
近代郑文卓
《
首批东坡乐府
》
道
:
“
此足征是翁坦荡之作
,
任天而动
。
琢句亦瘦逸
,
能道眼前景
,
此
曲笔直写胸臆
,
倚声能事尽之矣
。
”
总而言之
,
苏轼在面对自然物时流露出敬畏和喜爱之情
,
同时
又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关怀
,
体现了一个大文豪强大的责
任感
。
苏轼通过他的诗词试图寻找人生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方式
,
这
在当今时代无疑是最为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