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留风尘。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
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青灯》。
陆游的诗,诗风奔放,壮阔,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
一、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留风尘。
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到:本来想遁入空门的人,却喜欢酒的芬芳与甘甜而留在红尘。
我们每个人活于世,都心有所牵,所绊,所喜。
1、有所牵挂。牵挂着父母,牵挂着孩子。想为他们多做点事,不愿意让他们为自己的烦恼而不开心。甚至于牵挂着自己养的花,爱的景。
2、有牵绊。心里爱的人,不想让他伤心,不想让他失望。也不想让爱自己的人难过。
3、有所喜。喜欢美食,美景,美丽的衣服。甚至喜欢自己的工作,同事,朋友,喜欢平平安安的日子,热热闹闹的生活。
这是人心的牵挂与放不下。青灯下,要的是心静,甚至是心空。是放下自己的过去,放空自己的心思,驱逐自己俗世里的一切过往,从此心里,眼里只有清净,空明。
只要自己还有所牵与所系,有所喜,便只能留于红尘,浊酒诗画,过自己的俗世人生。
二、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
天地有情,星光是博爱的,它不看你身份,地位,贫贱,富贵。也不问你去向,归处。
始终静静的,努力的,挥洒着微光。为每一个夜间行路的人,指引着方向。
只要走,便能到达终点。只要努力,便能有所收获。
天地有情,岁月有爱。你的付出,终有回报。只要你用心去经营,一切都会有结果。
1、感情。只要你用心去爱,去经营,终会开花结果。也终有人陪你哭,陪你笑,陪你看夕阳无限好。
2、事业。无论你做什么,只要你努力了,付出了,终会成功。
陆游是爱国,爱生活的诗人。对生活充满着憧憬,如他诗中表达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总结:生活中总有所爱,总有所牵,总有我们向往的美好,我们努力的目标,我们要走的方向。我们要做的只是不问西东,不负时光。
这是@鹿鹿妈妈爱生活 对这句话的理解,希望与您共勉。
这首诗前两句,青灯、浊酒都是具体的物象。物象入诗即为意象。这是我个人的理解。青灯在诗中实际上代表了一种寂寞清苦的生活,这种生活就是礼佛诵经,远离红尘;浊酒也是代表着一种生活,正如《三国演义》开篇词所云: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有友有酒也可以排解忧愁,笑谈古今。所以,此诗的大概意思就是我如下的理解。
我本来已经看破红尘,想要去归隐山林诵经礼佛,打发残年,无奈六根难净,贪恋浊酒一杯,这个归客也就做不成了。
如此去去留留,都是一种人生境界。天上的星星从不过问那些还在急匆匆赶路的人,日升日落,日复一日,时间也不会辜负用心生活的人。
人生真的就是一种修为。就算逃离了尘世的牵绊,如果心有不甘,又怎耐得青灯古佛的日子呢。还是回到喧嚣的尘世,把心放空,剩下的一切都交给时间好了!
关于佛教,你知道什么故事吗?
自释迦牟尼出家创立佛教以来,已经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时间。在这两千多年前的时间里佛教产生了无数的传说故事,有些广为流传,有些怎不为人知。下面居士我就说几个有趣的故事。
一、三兽窣堵波
传说,释迦牟尼前生的某一世是森林里的一只兔子,和一只狐狸、一只猿猴是好朋友。兔子在修菩萨行,帝释天想测试一下他的境界,就化身成一个老者来到了森林里,遇到了这三只动物。
老者对他们仨说:我又累又饿,你们能不能给我些东西吃。于是狐狸去河里抓了一条鱼,猿猴去采摘了水果,只有兔子一无所获,受到了老者的讥讽,说兔子言不由衷。于是兔子让狐狸与猿猴找来一堆枯枝,点起了火,然后投身火中,把自己献给老者吃。
老者被兔子的献身精神感动了,他恢复了帝释天的形象,把兔子放在了月亮上,从此月亮上就有了一个兔子的影子。
后人为了纪念这个传说,在当地修了一座窣堵波(一种佛塔),被称为三兽窣堵波。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三兽窣堵波与它背后的传说。
二、舍身饲虎
很久很久以前,南赡部洲有—个叫做摩诃罗檀囊大国,这个国家的三王子摩诃萨埵十分善良,天生具有一副慈悲心肠。有一天,摩诃萨埵出门游玩,在野外发现了一只饿得皮包骨头的雌虎与一窝嗷嗷待哺的幼虎。
摩诃萨埵知道,雌虎快要饿死了,而如果雌虎死了,幼虎也必死无疑。但是雌虎饿得没有力气了,所以无法捕食野兽。摩诃萨埵大发慈悲之心,便想把自己送给雌虎吃。没想到雌虎饿得连吃人的力气都没有了。于是摩诃萨埵折断了一枝竹子,将竹子的断口插入自己脖子,放出血来给雌虎喝。雌虎喝了人血,恢复了一些精力,便将摩诃萨埵吃掉了。
摩诃萨埵便是释迦牟尼前生的某一世,舍身饲虎是释迦牟尼百千万劫修行直至最终成佛万千因缘中的一项。
三、顽石点头
中国东晋与南朝宋时有一位高僧法号道生,他自幼学习佛法,是另一位高僧鸠摩罗什的著名弟子之一。道生潜心研究涅槃佛性思想,被当时的人赞誉为“涅槃圣”。
当时涅槃类佛经未能全部传入中国,已经传入的经典中说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可以成佛,唯独一阐提(善根断尽之人)不能成佛。然而道生却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一阐提也能成佛”的观点!
当时京城建康的僧人们拘守经文字句,把道生视为大逆不道,把他逐出建康。道生法师来到了苏州虎丘,仍然坚持他的观点。相传他对着虎丘的山石说法,山石也为之点头。这就是“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故事。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
我是一个无神论者。我不信仰佛教,但是我学习佛学。我认为,佛教,虽然发源于古印度,但是早在近两千多年前,就开始传入我国。井经过历朝历代的不断发扬光大,传承实践,早已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形变成了中国化的佛教。与儒、道文化一起,形成“儒、释、道”三大宗教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便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精华所在。只是当佛教深入中国民间而形成普遍化的信仰之后,佛教的本来面貌就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带上了很多神话和迷信的色彩。民间大众求神拜佛的目的:活着的时候,为了求财,求寿,求子,求福,求平安而到寺院庙堂敬香许愿;死了之后,即由亲属请了出家的活佛僧尼为之诵经超度,以求脱离苦海,深入天堂。给佛教披上了功利主义的外衣。其实,佛教的基本精神,根本不在于此。
其实,据我所知,正信佛教的基本教义,就是“五戒十善”。就是教导人们要修身养性,积善成德。要求众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要相信因果报应,修成正果,获得圆满。这些“学好向善”的基本道理,是和我们中华民族所奉行的传统美德,是一脉相承的。如果我们今天的人们,尤其是我们国家的公职人员,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凡是有害与身心,家庭,社会,国家,人类,乃至一切有情众生的事,都不去做。做到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勤勤恳恳为民。就是一个徳能配位,厚德载物的好人。你的人生,也就是一番修成正果,获得圆满的精彩人生!
- 上一篇: 要描写人生哲理的,短文,最好多几篇。谢谢、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