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不远 爱情不远--马鼻子下 湖泊含盐 能想象出,那样的爱情是苦涩的。就像青海湖,这个中国最大的咸水湖,苦涩的泪水仿佛汇成那片高原上的湖泊,注定要熄灭诗人的爱情。 蜂箱,鲜花,天堂,马匹,野花,宝石,鸟群……那些意向,不远,却永远不能到达,所以变得绝望无奈。寂静的青海湖,像尸体般,冰冷无情,自然能够熄灭诗人的爱情。情到深处后诗人的爱情反而更是显得苍凉。
诗经.七月》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的诗句有哪些
《七月》这首长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古代奴隶社会阶级压迫的图画.男女奴隶们一年到头无休止的劳动,结果都被贵族们剥夺得一干二净.读着这悲歌式的诗篇,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位被压迫的老年奴隶,面对面地向人们叙说着自己的生活境况,倾诉着血泪斑斑的历史.他对于自家和邻居们年复一年繁重劳动,苦难生活,倾诉得那么周全,那么悲切,虽然不敢流露出强烈的愤懑感情,但在倾诉中不时地夹杂着怨叹和悲哀,用活生生的事实来揭露奴隶主的罪恶和残酷.这些奴隶们虽然暂时慑于奴隶主的淫威,精神呈现出麻木状态,但总有一天他们会怒吼起来,把积压在胸中的愤懑象火山似的喷泄出来. 此诗语言朴实无华,完全是用铺叙的手法写成的.全篇围绕着一个“苦”字,按照季节的先后,从年初写到年终,从种田养蚕写到打猎凿冰,反映了一年四季多层次的工作面和高强度的劳动.语词凄切清苦,仿佛是在哭吟着一部沉重的历史.但值得我们熟加体味的是,这首诗的哀哀诉苦的同时,也表现了一定的清醒的阶级意识.“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取彼狐狸,为公子裘.”“献豣于公”,“上入执宫功”等,都表现了奴隶们对贵族不劳而食、蛮横霸道的疑惑和暗恨.在表现阶级压迫时,诗篇还采用了对比的描写来昭示,比如:奴隶们在辛勤劳动,而“田畯至喜”,苦与乐的对比;奴隶们无衣无褐,却在为“公子裳”,“为公子裘”,冷与暖的对比;“言私其豵,献豣于公,”少与多的对比等,这种描写,是在有意识地揭示阶级压迫的不平等.另外,诗篇善于抓住各种物候的特征,来表现节令的演变,使全诗充满了自然风光和强烈的乡土气秘.特别是第五章:“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用昆虫的鸣叫和蟋蟀的避寒迁徙,非常形象地表现了季节变迁的过程.这几句没有一个“寒”字,但却让我们感受到天气在一天天地变冷,以至于寒气逼人了.这种手法在《七月》中应用得很普遍,再如:“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用风声的愈演愈烈来显示季候的愈加寒冷,也很形象生动
自己写一首关于月亮的诗(七言绝句,4句话)
闲停醉柳娆夹岸.行将白玉坠江波.杯倾水影鱼龙寄.遥送寒宫桂下酌.
关于月亮的诗歌 诗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云破月来花弄影。
《诗经》《豳风·七月》是怎么描绘当时妇女们采桑养蚕忙碌的劳动情景的?
到了周代,栽桑养蚕在我国南北广大地区得到蓬勃发展,养蚕织丝被认为是妇女们都必须参加的副业劳动。《诗经》中就有许多篇章描写蚕桑,有的诗还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妇女们采桑养蚕忙碌的劳动情景。《豳风·七月》这样描述:
春日载阳,(春天一片阳光)
有鸣仓庚。(黄莺鸟在歌唱)
女执懿筐,(妇女们提着箩筐)
遵彼微行,(走在小路上)
爰求柔桑。(去给蚕儿采摘嫩桑)
- 上一篇: 描写竹子的现代诗有哪些?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