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http://www.bwyyzx.cn
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欣赏> 正文

试析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

2022-12-07 10:42:48 暂无评论 208 美文欣赏 陶渊明   田园诗   试析

这是我刚做完不久的陶渊明读书笔记,前一段的确是讲他的思想的,后一段是讲文字,差不多也算是艺术成就吧。将就着看看,毕竟这是我自己看过资料整理的,不是网上抄的,而且叶嘉莹先生是国学权威,在论诗方面成就很大。

一。《迦陵说诗•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叶嘉莹(中华书局)

P427 第七节 陶渊明之五 L6:“……我提到陶渊明安身立命的两个重点:一个是‘任真’的品质;一个是‘固穷’的持守。”

评:

禅宗说境界有三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陶潜经历了一个复杂、艰难、曲折的过程,或已是到了第三境。

之于“任真”, 陶潜自有诗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老庄所谓“自然”是指一种状态,世间万物皆按其本来面貌存在,依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而变化,无须任何外在的条件和力量,抱朴归真。而陶潜的“自然”,既是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也是老庄的“自然”哲学。元代诗人元遗山认为,一个人写诗时是否真诚是很重要的事情,而陶渊明就是最自然、最真诚的。的确,他不愿世俗熏染,不受绳墨拘束,呼喊着“归去来兮”而“守拙归园田”,‘任真’到了极致。

叶嘉莹也曾说:“一个诗人,如果你自己的感情里边先有了一段空虚,那么无论你的技巧多么高明,文字的外表多么华美,遇到真正有识见的人,他把你的诗读一读,就能够知道你是实的还是虚的,是真的还是假的。陶渊明的诗就从来没有一点儿虚假的感情……事实上,陶诗之所以能够形成‘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风格,也与他这种任真自得的本性有直接的关系。”(P405)

所以,当古往今来众多文人,或如阮籍嵇康陷于人生困苦的泥淖中不可自拔,或如苏东坡欧阳修以五分戏谑自嘲、五分旷达开阔来排解忧思之时,靖节先生独能够以真性情、以老庄的“无为”“无所待”之哲思,归隐山林。偶尔舞文弄墨,却正如宋代诗人陈后山的《后山诗话》所言:“渊明不为诗,写其胸中之妙耳。”他自然、本真,信笔抒写胸臆,毫不矫揉造作,正所谓“繁华落尽见真淳”,无厚非南宋词人辛弃疾于《鹧鸪天》中赞其“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

之于“固穷”,这也该是陶渊明“任真”性情的诠释之一。一般而言,人须满足生存需要才会进一步地要求精神富足,而陶潜却脱离了“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的生存阶层,甘愿饥寒交迫去保持人格、实现真我。陶潜曾写《咏贫士》七首,除第一首总起外,后六首均是书写我国历史上甘居贫困的亮节修身之士。困窘如斯,他终是在古往今来的“贫士”身上找到了慰藉和理解。叶嘉莹认为:“在中国诗歌史上,只有陶渊明是真正达到了‘自我实现’境界的一个诗人。”写一生清逸,开一代诗风,陶渊明,无愧于引无数后人竟折腰。

二。《迦陵说诗•叶嘉莹说诗讲稿》叶嘉莹(中华书局)

P59 从陶渊明诗看形象与情意之关系 L1:“陶渊明诗的特色是:用最简单的辞汇来表达最深微繁杂的情思。”

评:

诗人笔下难免雕琢推敲,就是杜甫也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之句,然陶诗独独跳脱修饰造作,以朴素、自然、真淳,一切自然而然、平静恬淡,为时人所不及。

陶诗简单,却并非直白。“一切景语皆情语”,且这些情意含蓄蕴藉而又悠然旷远,这应得益于他的“自然”美学。极尽华美的文字固然能让人在朦胧绚烂中幻灭和重生,然拨开迷雾后却是淡如白开水。陶诗的清明淡远,则像一盏山泉泡开的清甜山茶,白水、绿叶、残瓷,粗浅却自然,鄙陋却明澈。

禅诗有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陶诗正如人之忘尘,抛开了这些芜杂粘滞的俗思俗语,落尽华芬,造平淡之境。例如他的《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绝不只是以简淡的笔墨勾勒出一个淳朴美好的田园居所,更深深沉淀着作者回归自然的由衷喜悦。正如陶潜自己所写,“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一生的坎坷和愉悦,在他的“任真”性情下,早已淡漠,自不必赘言,然而这些“真意”却也是不愿抛离的,于是在这洗尽铅华的字里行间悄悄蔓延,醇美而隽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