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宋 苏东坡
“江上冰销岸青青,三三五五踏青行.”宋朝 苏辙(踏青)
春节的诗歌: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体现古代民俗的诗歌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写的是春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写的是重阳节
水调歌头
年代:【宋】 作者:【苏轼】 体裁:【词】 类别:【】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个写的是中秋节
反映民风民俗的诗句
1/(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与断魂。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相思
唐)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与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什么是民俗的特殊性?
民俗是在不知不觉无意识中形成的。其形成过程的特点首先是具有潜意识性。同时,民俗的形成又是在社会群体的场合中互相模仿,在一种相符风气中形成的,具有群众性的特点。在民俗形成过程中,还伴随着审美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形成。这正是一种文化最核心的部分。对于民俗形成过程的特殊性,近代著名学者黄遵宪在《日本国志•礼俗志》中,有过生动的描述:“风俗之端,始于至微,搏之而无物,察之而无形,听之而无声。然一二人倡之,千百人和之。人与人相接,人与人相续,又踵而行之。及其至成,虽其极陋甚弊者,举国之人习以为然。上智所不能察,大力所不能挽,严刑竣法所不能变。夫事有是有非,有美有恶,旁观者或一览而知之,而彼国称之为礼,沿之为俗,乃至举国之人,辗转沉锢于其中,而莫能少越,则习之囿人也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