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http://www.bwyyzx.cn
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欣赏> 正文

志气底气骨气出处?

2023-01-02 12:10:22 暂无评论 236 美文欣赏 骨气   志气   底气

士是中国古代的四民之一,列于农工商之首。士的含义很多,我们这里采用了《后汉书》的说法,“以才智用者谓之士”。士人,在古代指读书人,是古代读书人的一种特殊身份,是一个社会精英群体。士人掌握知识,传播文化,是国事的参与者,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士人的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士人有自己的志气、底气和骨气,这在《素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士人的志气,就是要成为 “人之俊”、“人之豪”、“人之杰”,当大事未成或大事未稳之时,“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一旦大事已成或大事已稳,则无可无不可,进则辅佐朝政,退则养性修身。

士人的底气,就是才德过人,能够回避嫌疑,远离是非,不出偏差;能够广泛学习,善于质疑,学识丰富;能够修养身心,行为高尚,守拙慎言。士人最大的能力在于谋全局,最大的坚毅在于忍辱负重,最杰出的榜样在于修德,最大的快乐在于好善,最宝贵的品德在于至诚。

士人的骨气,集中在于精神上的特立独行,在于士可杀不可辱。恭敬、节俭、谦逊、朴实,就能守身立命;深谋远虑,就能不陷于困危;结交仁人志士良朋知己,就能脱离困境。

《素书》的核心价值,就是告诫士人要善于审时度势,功成而退,“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要做到《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达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思想境界,做到“潜居抱道,以待其时。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如果所遇非时,也不过是淡泊以终而已,但对于子孙后代来说,名节无亏。

《老子》中有言:“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中国历史上还真是代有人出,最受后世推崇的有三人:一是范蠡,二是张良,三是姚广孝。他们功成身退,明哲保身的手段深得《素书》神韵,至今仍然令人敬佩不已。

士者不出仕为官,称为白衣秀士,居士。功成名就者,那就是国士了。

当然,为报知遇之恩,为酬胸中壮志,敬始如终,矢志不移的士也不是没有,如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诸葛亮,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是别有一番风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