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http://www.bwyyzx.cn
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欣赏> 正文

哪里有描写山西王家大院的散文

民间“故宫”王家大院 文 / 格老

没去山西前,只知道乔家大院,没听说过王家大院。不是我一人孤陋寡闻,与我同行的几位都是走南闯北的人,也没听说过王家大院。山西是个文化很厚重的地方,这我知道。像佛教圣地五台山、黄河壶口瀑布、大同云岗石窟,还有太原的晋祠,洪洞的大槐树。炒得最热的是平遥古城,还有乔家大院。实在不知道有王家大院,当地人说看了王家大院,其它民宅没什么看的。乔家大院开放早,又拍摄过几部电影电视,特别是《大红灯笼高高挂》,扬名天下。王家大院这几年才对外开放,名气不及乔家大院,值得一看。

对古建筑我有一种特别的情感,每到一地a,都要去看看,徘徊在古建筑里,看看那些年代久远的亭台楼阁,抚摸那些精雕细刻的门窗家俱,欣赏饱经岁月的字画,漫步在庭院花木之间,想象当年主人的生活情景,虽然时空久远,建筑这立体的雕塑、凝固的诗画给人的快感不是其它艺术形式所能替代的,它所包含的信息也远远超过文章字画,是历史可靠的证人。周庄沈家大院代表江南水乡富豪庭院的小巧玲珑、富丽堂皇,沈家大院有五重,沈家后院有一个靠船码头可以直通沿街的小河,坐在码头边,你好象看到小船靠岸带起的水花,听到儿女欢快地扑向归来的亲人。西递村口那些高大的牌楼最能体现徽派建筑的特点,抚摸那下马桩,踩踏那上马石,你能感觉那些荣归故里的游子的难以抑制的欣喜,听到春风得意马蹄的吟唱。在中山先生的故乡翠亨村,孙中山先生亲手设计了一栋小楼,中西合壁的南国建筑,中式的厅堂西式的门窗,中式的雕塑,庭院里的大树和水井,无不反射出时代和地域的特点。楼房坐东朝西,一反中国建筑坐北朝南的传统,生动地展现了孙中山面向世界的胸怀和叛逆性格。好的建筑就是一本活的辞典,真实地记录下它诞生年代的生活。王家大院也不例外,虽然它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但走进王家大院,你仿佛又回到那特定的年代。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灵石县城东边十二公里的静升村,一个不显山亮眼的黄土高坡边,车停在高家崖前的空地上,高家崖的门楼并不十分显赫,但走进大院,抬眼是逶迤向上伸展的建筑群,院连院,房挨房,气势宏大。导游介绍,在静升村所谓“九沟八堡十八巷”中,至少有“四沟六堡五巷”,基本是王姓人。王家大院占地二十五万平方米,基本是王姓族人。现在对外开放的是高家涯和红门堡两个建筑群,东西对峙,一桥相联,建筑面积有45000平方米,共有大小院落123座,1118间房子,被誉为民间的“故宫”,中国第一民宅。朱F基任总理时很少题辞,在王家大院居然看到朱F基的题辞,可见王家大院的魅力。

王家大院的建筑始于清康熙朝,沿续至乾隆嘉庆年间,历时上百年,其规模之宏大,不说空前绝后,在中国以至世界也是极少的。王家大院并不是一代人建筑的,历经了五六代人,但建筑布局合理,沿两个中轴线展开,前院后庭,东西对称,千门万户,曲径通幽,各家各院,既自成一院,又有门户相通,体现了一个大家庭的气势。站在大院后山的城墙上,东眺绵山,西望汾河。王家大院依山就势,层楼叠院,沿伸至山顶。房屋一色青砖灰瓦,屋顶山墙上都有造型精致的石雕,虽然没有皇家庭院的大红明黄,但那规模、气势还是深深震撼了我。也引发了我的好奇与疑问。

王家大院这样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是谁筹建的?是谁设计的?谁又有才力和声望把一个家庭凝聚在一起达二三百年?王家大院又是如何败落的?历经近代的内乱与外国侵略者的入侵,王家大院保存如此完好,又是什么原因?

这些问题与一个匆匆而来悠悠而去的过客本来没有任何关糸,但文化也许是一种类似流感的东西,一旦传染上了,就很难治好。著名的建筑学权威郑孝燮先生,耄耋之年七次考察王家大院,感叹不已,“国宝,人类宝,无价之宝;百来不厌,百看不厌。”这不仅是欣赏,而是痴迷了。我辈没有专家学者的学识修养,但既然走进了王家大院,总想有所收获,有所启迪,不虚此行。

在王家大院中供奉了三位先人的塑像,居中的的王实,他靠做豆腐为生,在乡里口碑极好。是静升王家的始祖,居今已有六百年。但王家的发达是明未清初的事,而大兴土木则是王家的第十四代王谦受兄弟五人。王家虽然靠农耕起家,但真正发达靠的是经商和做官。在清代,王家出了9名举人,4名进士。王家7品以上至2品的官员人43人。虽然不及红楼梦里贾府那样显赫,但在当地确是名门大户,只有这样的家族才有财力有资格修建王家大院。当年晋商的成功专家总结了四条:一是有开拓精神,吃苦耐劳。二是讲究诚信。三是团结合作,山西商人抱团。四是官商结合。祁县的乔家是这样发达的,王家也不例外。光有银子也不一定能修造出好的建筑。规则一个建筑群,在当代要一批专家学者的心血。像王家大院那样气势恢宏的建筑,必然有人规划,有人实施。谁是王家大院的总设计师,没有记载,但据另星的记载,我想很可能是王谦受、王谦让,王谦和、王正居、王谦美兄弟五人。他们中有的在外经商,有的做官,有的在家经营,执掌家政。他们有见识有才力,兄弟五人同胞手足,亲密无间,有内有外,分工合作,做出一个大胆而有想象力的决定,修造王家大院。把北方院落布局与南方园林山水的灵秀还有千年儒家文化的精华融为一体。王家大院的建筑规划确定之后,作为家训,历代相传,完整地表现在建筑中。红门堡布局像一条龙,那高高扬起的堡门是龙头,底层一排院落前的东西两水井是龙眼,堡内纵横南北、前俯后仰,也就是王字的那一竖是龙身,通道上铺就路面的河卵石便是龙鳞,通道两旁院落前的小巷是龙爪,城墙后曾经与堡门遥遥相对的那株柏树是龙尾。王家人把家庭比喻为龙的传人,既有中华文化的通义,也附会了王家以龙的传人自居,企望子孙后代龙飞凤舞的吉祥。王家大院整体建筑依山势自然展开,四沟六堡五巷都建筑在黄土沟中,庭院内采取窑洞与瓦房相结合的构造,体现了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精神。王家大字的主体建筑严格按照封建典章制度规定的等级品味建造,尊卑贵贱,上下左右,内外男女,皆有其等,有其序,有其别。大多是三进式四合院。每院除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两旁的绣楼,还有各自的厨院、家塾院。并有家族共同的书院、花院、长工院、家丁院。院院相通,户户连接,既有封建大家族的森严等级,又有血缘家庭的亲情和睦。王家大院历时二百多年,在一个偏僻的山村建造了如此规模的建筑令人感叹。

王家大院更吸引人的是它那无处不在的文化色彩。从走进王家大院起,映入眼睛的就是雕刻,王家大院的石雕、木雕、砖雕品种繁多,有巨幅的门楼照壁,也有门窗上面的精致小品。题材丰富,有形态各异的花鸟昆虫动物的造型,如狮子、鹿、蝙蝠、鸳鸯、喜鹊等,寓意功名富贵,健康长寿、多子多富。也有儒家文化的传统故事如二十四孝中的一些故事用作雕刻的题材。不仅在门前屋内,门窗墙壁上有雕刻,就连屋顶上也遍布雕刻,屋顶上所有的烟囱上都用石刻亭子做装饰,房山头上都是石刻的龙头,远望生动活泼。可以不夸张的说,王家大院就是个雕刻博物馆。王家大院的文化氛围还体现在它的书画收藏上,几乎所有的堂屋都有门联,还有不少书画精品,王家有清代书画名家翁方纲、郑板桥、刘墉、付山的书法手迹,还有文征明、唐伯虎的绘画。王家收藏的清康熙年间的《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更是珍稀文物。王家人靠耕读起家,始终钟情于中国传统文化,喜爱书画雕刻,如果把王家大院的土木建筑比作一堆没有生命和色彩的砖瓦,那与土木建筑融为一体的雕刻书画就是它的灵魂它的眼睛它的使者,任凭时光流逝,它的存在,向许多慕名而来的游人展现王家大院的风采与精神。

中国的建筑史上上有许多精品,如阿房宫、宋代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建筑,大多毁于战火天灾,保存下来的不多。现在留下的明清建筑就是珍品,而唐宋时代的建筑遗产几乎看不到了。象王家大院这样的建筑群保存如此完整,修复如此美妙,在国内也是不多见的了。有幸来王家大院,离开时无无看着那些恢宏的建筑消失在天边,赋诗一首留念:

游王家大院有感

背靠红堡枕高崖,千门万户次第开。

雕梁画栋农家院,疑似灵石天上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