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我爱这土地》的修辞之我见
现代诗歌中的修辞技巧是相当复杂的,除了排比、拟人、夸张、对比、反复、顶真、叠字之外,主要有比喻(隐喻)、通感、矛盾修辞、象征、反讽等。可以说,比喻是现代诗歌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比喻是天才的标志”,钱钟书也认为“比喻是文学语言的根本”,而诗歌的语言本质上就是隐喻性的。诗歌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隐喻性的,“没有隐喻,就没有诗”。
“明喻”好理解,而隐喻的特点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诗歌的开头,出现一只假设的“鸟”,而且“鸟”是饱受磨难的喉咙嘶哑的鸟。实际上,这只鸟就隐喻诗中的“我”----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形象。他把个人感伤同整个民族的苦难联系在一起,他希望通过这种民族的哀感和愤懑以及对土地的眷恋之情来激起一个哀伤的民族渴求解放的意志,这是在他诗中体现的来自历史的深厚的力量和历史前进时的沉重感。
“土地”是他诗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之一(另一个是“太阳”),“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
第一、隐喻人民的苦难。“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暴风雨”、“悲愤的河流”这些意象告诉我们,艾青魂牵梦绕地爱着的土地,是布满痛苦、躯体上有太多凝结成块的流不动的悲愤的土地。当时国土遭受日寇惨绝人寰的践踏。“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正是遭受日寇欺凌的国土的写照!“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隐喻人民心中的悲愤之情像河流一样汹涌澎湃!
第二、隐喻人民的反抗精神。“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一句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神州土地养育了中华民族,也养育了一种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无止息”暗寓反抗精神的传承,“刮”、“激怒”表示力量的强大,他想让国民清醒地认清当前局势,从而投身于民族解放和独立事业中去!
第三,隐喻民族解放、独立自由的曙光。“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一句可以看作是斗争前景的象征,也可以更“实”一点,看作是充满生机的解放区的象征,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象征。他用感伤而血肉丰满的诗,唤醒了人民大众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意志,我们多灾多难的民族,正因有了他,如今正向着一个光明前景大步走去……。
第四,隐喻死后,也会全身心的投入祖国母亲的怀抱。“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种献身精神多么超凡脱俗、多么悲壮高尚啊!
总之,诗歌中的“土地”、“河流”、“风”、“黎明”,他们都是长期遭受风雨打击、满怀悲愤、奋力抗争的形象,与下文鸟儿献身于土地的精神相吻合。强化了“爱土地”“爱祖国”的主题。
现代诗赏析
贴的这首诗好像是日本发明的俳句,用一两句话变现寓意,颇像中国的古诗。
这首诗,首先,题目起得作用很大,题目与正文关系紧密,承接意义,引人深思。 其次,本诗用两句描述性的话语,表现事物的特性,给人一种特写感,发现感。雨伞身躯潮湿意指自身有所付出有所牺牲;用此方法“彰显价值”,是此诗的点题之笔,使人有所领悟,发现哲理,即彰显价值就要有所牺牲付出,有所担当;同时是人体会到雨伞的默默付出中的坚忍品性,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即是此理。总之,文短意深,引人深思,具有哲理意味。形制特立,是一首好诗。
其他现代诗,比如郑愁予的《错误》
〖全文〗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下面的赏析是从百科中找的: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全诗以江南的小城为中心意象,写思妇盼归人的情思,意境优美深婉,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诗歌的中国性〗
初看这首诗时,最先感受到的便是它的中国性。这是一首绝对的中国诗,是一首属于中国人的诗,讲着一个永恒、美丽的中国的故事。因此,这首诗的外壳虽标榜着学习西方技巧的现代派,但它所传达出的更深一层的中国传统意识是不可置疑的。
〖诗歌的主题〗
《错误》一诗,承受的可说是中国古代宫怨和闺怨一类诗歌的传统
(1)明快而不直露,含蓄而不晦涩,委婉地抒发了离愁别绪。(2)诗歌的意象都是很传统的、中国的。“东风”、“柳絮”、“青石街道”、“窗扉”、“春帷”等意象,营造出别具感情色彩的意境,尽力渲染浓重的愁绪,把亲人久别的抑郁和不得相聚的惆怅,曲折地表现了出来。(3)这首诗深受我国古典诗词的影响,继承的是中国古代宫怨和闺怨一类诗歌的传统,只是将这一主题用现代语言表现出来了。(4)短小别致,轻巧清隽,美丽凄哀,“堪与宋词小令相提并论”。(5)比喻新奇鲜活,柔弱的女子,日复一日,春去秋来,空房独守,容颜憔悴,诗人以“莲花朵的开落”喻指女子红颜的消退;以“小小的寂寞的城”、“窗扉紧掩”描摹女子幽闭的内心世界,
- 上一篇: 分析陶渊明诗歌中的象征手法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