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涛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唐代女诗人,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薛涛简介。薛涛出生于公元768年的长安,字洪度。后人都说她是堪比卓文君的才女,与刘采春、鱼玄机还有李冶一起被称为唐朝四大女诗人,流传到现在的诗作大概还有90余首。薛涛的父亲薛郧入朝为官,学识渊博,从小就教导薛涛读书、写诗。薛涛从小也是十分的聪慧,在八岁那年,就已经能将父亲所作的诗接了下去。父亲薛郧为人正直,于是在朝中得罪了权贵,被贬谪到蜀地,一家人只能从长安跋山涉水赶到了成都。千辛万苦来到成都,没过几年,薛郧就病逝了,那时候薛涛才14岁。
父亲逝世后,母女俩的生活马上就陷入了困境。薛涛没办法,只能在16岁的时候,加入乐籍,成为了一名营妓。薛涛相貌出众,才艺双全,因此虽然身在娱乐场所,但依然能与名士相交,其中不乏像白居易、刘禹锡、杜牧等在诗坛有一定地位的人。后来薛涛在中书令韦皋的宴席上作了一首诗,从此声名鹊起,成为了韦皋身边的红人。后来由于薛涛轻率和张扬惹怒了韦皋,于是就将她贬去了松州。从松州回来后,薛涛看清了自己,于是脱去了乐籍,恢复自由身,寓居在成都西郊的一处。当时薛涛刚好年满20岁。在薛涛42岁的时候,遇到了31岁的诗人元稹,两人迅速陷入了爱情之中。不过年龄的差距和薛涛乐籍出身的身份,最终还是让这段感情无疾而终。公元832年,薛涛逝世。
薛涛的故事有许多,其中最著名的应该就是她与诗人元稹的爱情故事。公元809年,当时31岁的元稹出使东川,与薛涛所在的成都相距四百多里。不过两人真正搭上线是一个叫严绥的人的撮合,在他的撮合下,薛涛离开成都来到了梓州与元稹见面。这一次的相约,薛涛在梓州整整待了三个月。当时的薛涛虽然年纪已经比较大了,但是还是不同于元稹以前所见的那种大家闺秀或是风月场所的女子,在元稹的眼里,薛涛就是一个最特别的存在,不管是她这个人还是她所写的诗。而薛涛也是一见面就被元稹俊朗的外貌和出色的才情给迷住了。
两个人快速的进入了热恋期。薛涛当时已经进入中年,她已经知道自己一直想要的是什么。于是她不顾一切,飞蛾扑火般地陷入在爱里,她觉得元稹这个男人就是她梦寐以求的人。两人一起在锦江边上流连,在蜀山青川中游历,这是薛涛一生中岁快乐的时光了。薛涛还为此创作了一首诗,诗名为《池上双鸟》: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更忆将雏日,同心莲叶间。整首诗就是薛涛对元稹的一个表白,表达了她想要跟元稹长相厮守的急切心情。可是三个月后,元稹就被调离了四川,两个人被迫分离。薛涛与元稹开始用书信来往,并且一直在成都期待着元稹的到来。但是一直到最后,元稹都没有再次回到川地。不过薛涛并没有怪他,毕竟自己的身份对元稹来说是没有好处的。
薛涛与诗人元稹的爱情故事
唐代乐妓薛涛才情丰沛,艳丽动人,《全唐诗》上载有关于她的一段介绍:“(薛涛)字洪度,本长安良家女,随父宦游,流落蜀中,遂入乐籍。辩慧工诗,有林下风致。”
薛涛大约生于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及笄之年已辩慧知诗,兼擅书法。八九岁时,父亲手指庭院中一株梧桐起句:“庭院一古桐,耸干入云中。”她应口而答:“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此话后来变为谶语,待父亲病故,举目无亲,联句中的“枝叶”竟然成为她沦落风尘的写照。
因父去世,薛涛与母亲生活无靠,十分艰难,故她只得早早加入乐籍,成为官妓。唐代各地官府及军镇均设有乐官,官妓居于其中。她们专为官府服务,献艺侑觞,甚至私侍寝席。当时成都的最高地方长官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特别赏识薛涛,常命她来侍酒唱和,接应宾客,可能还成为私人秘书。韦皋还准备奏请朝廷任命薛涛为“校书郎”,虽未批准,但人们从此戏称她为“女校书”。
进士胡曾有赠薛涛诗说:“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下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薛涛承连帅宠爱,或相唱和,出入车舆,诗达四方。求见涛者甚众。白居易赠薛涛诗说:“若似划中容易到,春风犹隔武陵西。”委婉中流露一种仰慕之情。
杜牧寄薛涛诗《白苹洲》写得更是直率:“山鸟飞红带,亭薇折紫花。溪光初透彻,秋色正清华。无多圭阻累,终不负烟霞。”
薛涛虽说终日出入豪门,吟诗交游,示人以快乐潇洒的形象,但她对迎来送往的诗妓生涯早已颇感厌倦。在38岁时,她终于遇到了一生中惟一真爱的人――诗人元稹,开始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人。他9岁能文,16岁明经及第,24岁授秘书省校书郎,28岁举制科对策第一,官拜左拾遗。是中唐时期与白居易齐名的诗人,世称“元白”。当时薛涛在诗坛已有盛名,令元稹十分仰慕,只恨无缘一面。直到元和四年(809)元稹任监察御史,奉使按察两川,才有机会托人与薛涛相识。二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同时坠入爱河。
薛涛虽为风尘女子,却一直洁身自好。而这次一切却不同了,与元稹见面的当天夜里,她就把自己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心爱的人。第二天清早起来,还真情所致地做了一首“池上双鸟”诗:
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
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
诗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奏响追求挚情的心曲。元稹也深为薛涛那绮丽的情意而沉醉,他留下的一首诗就记载了这样的情事:
诗篇调态人皆有,细腻风光我独知;
月夜咏花怜暗淡,雨期题柳为歌欹。
薛元两人往来一年有余,度过了一年如胶似漆的亲密时日,结下了一段真情。然而毕竟是萍水相逢,在元稹完成了蜀地的任务,返回京都时,两人不得不挥泪分手。元稹回到长安后,即托人捎来一首七律给薛涛:
锦江滑腻峨嵋秀,生出文君与薛涛;
言语巧似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侯欲梦刀;
别后相思隔烟水,葛蒲花发五云高。
元稹对薛涛的才情念念不忘,暗自称奇,同时也直抒相思心意,可见他对成都那一年的缠绵岁月还是颇寄真情的。
薛涛也在《赠远》诗中描绘分手后的情景:“知君未转秦关骑,日照千门掩袖啼。闺阁不知戎马事,月高还上望夫楼。”从诗中可推测出大约两人分手之际,元稹曾答应过了却公事之后,会再来成都与薛涛团聚。但世事难测,实际情形并不如约定的那样,令薛涛只有远望长安,掩袖悲叹。
此后关山难越,路途阻隔,元稹仕途坎坷,官无定所。十年间先是分管东台,出任浙西观察使,后召命返京,后又因事被贬为江陵府参军。不久,白居易亦因得罪权贵被贬江州,元稹披牵连,调任通州司马。
在如此频繁的调动之中,原本比薛涛年轻9岁的元稹,自然不能坚守爱情,加之唐代官吏与青楼女子交往并无禁令,元之移情别恋,也就在所难免。尽管分手之后,两人也还保持文墨往来,但在元稹一方,似乎只是应付,并非如当日之信誓旦旦了。
流年如水,把对情人的企盼渐渐从薛涛心头带走。12年后,薛涛知道不应该再继续等待,经历了这番冷热波折,薛涛绝望之余,悒郁寡欢,终身未嫁。昔日交际场上的风光逐渐随着花容月貌的流逝而流逝。已近暮年的薛涛索性在远郊筑起吟诗楼,自己穿戴起女道士的装束,隐居在楼中,远远离开了繁华如梦的交际场所,借诗遣怀,《全唐诗》上说,薛涛“暮年退居浣花溪,著女冠服”。薛涛常以律、绝两体写诗,因当时流传的笺纸篇幅过大,薛涛喜爱红色,遂创制深红小笺,时号“薛涛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