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乱说性散文的语言具有什么性?
散文的语言具有朴素、 自然、 流畅、 简净等特点。 它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 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
二、汪曾祺散文的语言特点?
1,深厚的人文精神2,闲适的诗性魅力。
3,语言的丰富流动4,非功利的文学旨趣5,风土人情,体察细微
三、匆匆体现了朱自清散文语言的哪些特点?
完美的语言成就一篇诗意的经典散文
凡是优秀的散文,语言都非常精炼准确。朱自清的散文语言以自然、亲切感人著称。《匆匆》一文,在表达充满惋惜的心情、在追索时间的去处时,语言功力尽显其中。
1、多种修辞表达时间的流逝
《匆匆》这篇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把感情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作者运用排比修辞,用描述的方法告诉人们时间是怎样流逝,语句通俗易懂,在平淡的叙述中对前文提出的问题作了回答。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太阳有脚”,“挪移”以拟人的修辞写出时间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作者以略自责的口吻,表明自己在那些日子里糊涂地过着日子。把对时光的欲留不能、欲追不及,表达的淋漓尽致。
“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里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把自己八千多日子比成“一滴水”,把“时间之流”比喻成的浩瀚的大海,突出自己日子的“没有声音,没有影子”的特点。
实际上,一滴水滴落,也是有声可听、有形可寻的,作者竭力从听觉和视觉上去感受时间,搜寻过去的日子。可是八千多日子却悄无声息的“溜去”了。时间之无情,生命之短暂,使作者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
朱自清《匆匆》: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2、叠词的运用增强文章感染力
散文中叠词的运用,可以增强文章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匆匆》一文,用叠词来表情达意的地方有很多处,既使文字既轻巧,又蕴含感情。
叠词“匆匆”“默默”“斜斜”“白白”“涔涔”“潸潸”“茫茫然”“赤裸裸”“轻轻悄悄”“伶伶俐俐”,作者运用很巧妙,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时间在人们不经意间溜走,表达了作者抓不住时间的无奈。
叠词在朗读时会带动读者的情绪,让读者在反复咏叹时,渲染感怀伤时的气氛,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3、问句的运用,强烈表达作者对逝去日子的留恋
朱自清在《匆匆》一文中,一共有12处运用了问句。
“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文章在第一自然段,就运用了一连串的设问,表达作者找寻时间踪迹的急切心情。形成一种急切之势,表达出作者迷茫、困惑和苦恼的心理状态。
文章结尾部分,“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一连串的反问,层层递进,使文章达到高潮,强烈地表现了作者的慨叹、无奈、不甘虚度时光,也在正告人们珍惜时间!
总之,《匆匆》一文,朱自清用凝练的语言达意,用朴素的语言传情,让读者和他一起体悟生命,体会时间消逝给人带来的怅惘。
朱自清《匆匆》: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四、散文、记叙、议论、说明、小说、诗歌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1、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散中见整,清新自然。朴素、自然、流畅、简净等特点。它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有很强的抒情味和感染力。
2、记叙:条理清楚,富有吸引力,生动形象。
3、议论:严谨,有逻辑性,鲜明,简洁生动4、说明:准确、严密、有条理确切、简洁、通俗5、小说:词汇丰富而精练,语言个性化生动形象、注重细节描写6、诗歌:清新、绚丽、平淡、含蓄、简洁、浪漫、深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