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文学经典?
背影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最著名的散文家之一,他的很多作品人们都耳熟能详,如《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荷塘月色》《匆匆》,对后世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长期被各种语文教材选为课文。本书收录了朱自清散文的全部代表作品,包括朱自清生前出版的《踪迹》《背影》《欧游杂记》中的全部散文作品。同时,本书还收录了30幅丰子恺的漫画作品插图。朱自清与丰子恺曾长期在白马湖附近的春辉中学教书,意趣相投,1928年朱自清出版的散文集《背影》正是最先使用了丰子恺先生的漫画作为插图。
呐喊
鲁迅是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作品对后世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长期被各种语文教材选为课文。本书收录了鲁迅小说集《呐喊》的全部代表作品。同时,本书还收录了90幅艺术家丰子恺专门为《呐喊》中的小说所绘制的漫画插图90幅。丰子恺和鲁迅都是浙江人,故乡离得很近,他笔下的鲁迅作品插图能够准确生动地描述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和场景,非常有助于读者的阅读和理解。
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以现实主义的笔法与悲天悯人的情怀,塑造了祥子、虎妞等一批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拥有重要地位,并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极高的声誉。同时,这部《骆驼祥子》还收录了42幅中国现代漫画鼻祖鲁少飞的珍贵漫画插图,可以说,鲁少飞是所有为《骆驼祥子》插图的艺术家中,年龄最长、地位最高的画家。老舍之子舒乙先生结合老舍与鲁少飞的关系,专门为本书做了序言。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浙江绍兴人,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代表作有诗集《雪朝》《毁灭》;散文和诗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语文影及其他》;学术专著《经典常谈》《论雅俗共赏》等。
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原名丰润,后改名子恺,曾用TK署名。中国现代著名漫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漫画集《子恺漫画》《漫画阿Q正传》《护生画集》《儿童相》;散文集《缘缘堂随笔》《随笔二十篇》《缘缘堂再笔》《率真集》;学术专著《西洋美术史》《艺术漫谈》等。
老舍(1899—1966),北京人,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戏剧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文博士》《我这一辈子》《正红旗下》;中短篇小说集《月牙集》《樱海集》《蛤藻集》《微神集》;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鲁少飞(1903—1995),上海人,中国现代著名漫画家、编辑家。代表作有《北游漫画》《改造博士》《淘哥儿》《马二哥》《骆驼祥子画传》等。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坟》《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学术专著《中国小说史略》等。
传承经典文学方法?
古诗词之所以可以传承千年之久,一定有其必不可少的原因。我认为将经典诗词传承好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经典诗词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诗词存在的意义也深重而道远。我们应该在学习或生活中,合理运用古诗词,来显示自己文化素养,从而实现自己人生价值。从小方面讲,可以健全人格,增强人文素养;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每逢重要讲话,都会引经据典,运用古诗词来回答一些较难问题,听完令人啧啧称赞。大到可以培育民族精神。文天祥,于谦等民族英雄写下不朽名句,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抛头颅,洒热血,为下一代的美好生活献出生命。
(二) 古典诗词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作品,其意境宽广、含义深刻、语言凝练、韵律优美。在一定程度上,古典诗词可以代表整个传统文化。因为,它几乎囊括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已深深“融入进了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因此我们每个人应该责无旁贷的学习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三)开拓人们视野,深入挖掘古诗词背后的故事 。一首古诗背后可以是一则故事。有的人不喜欢古诗,是因为他不懂其中含义,如果将一首古诗转换成一则故事,那么对古诗学习的兴趣会大大提高。例如下面这首古诗是诗人描写诗人爱而不得,提笔写下的千古名作。
文学经典有哪些?
《忏悔录》(1782)
被称为“代表全人类向上帝递交的忏悔书”。1782年首度在法国发表后,立即激起轩然大波。作者以惊人的勇气,赤裸裸地写出自己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感情,热情赞颂个人情感的独立价值,是一部用散文写就的优美诗篇。对十九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出版二百多年,至此仍在世界各国畅销不衰。以其惊人的真实性,不仅成为一部震撼人心的经典文学名著,亦成为回忆录文学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绝唱!
《白鲸》(1845)
这部美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少有的经典,首次出版即成为全世界最被广泛阅读和研究的对象。这部伟大的作品,是人类在自然与社会中力量与思想的所在。是美国文学一座庄严的里程碑。美国作为一个民族,第一次能够以独立的身份代表全人类发出它自己独特的声音,对人类社会当时状态做出了高度概括。是人类征服自然,自身成长过程的一次全景式浓缩。阅读此书是一场令人筋疲力尽的旅行,是人类与自然,、与神明的一次全景式对话。
《罪与罚》(1866)
陀斯妥耶夫斯基:“心理小说”的代表作,以“一次犯罪心理报告”的形式,描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双重人格与分裂心理。作者调用了内心独白、潜意识渲泄、下意识行动、错觉、幻觉以及梦境等令人目不暇接的丰富手法,以“新的形式、新的结构”完成种种非理性表现及反传统效果,开创了此类写法的先河。其“一死换百手”的价值观引起了当时文学家、评论家以及广泛的社会阶层旷日持久的大讨论。每年全世界仍有无数研讨会、纪念会召开,探讨陀氏作品,尤其是《罪与罚》的社会与哲学意义。
云南 红色 文学 经典?
有关红色记忆的长篇儿童小说《云在天那边》作家只设置了一个苗族少年、一匹叫“幺哥”的白马、一个为爱诵经的神父、为恨念咒的爷爷、善于“蛊”术而又漂亮美丽的妈妈和一个有梦想的红军战士,反面角色只以狼连长为代表。这个看似朝着单薄命运走势的故事,作家却精心地将地方本色和民族特点穿插其中,用曲折有致的布局和紧张扎实的戏剧冲突向读者稳重地讲述着一个有爱有恨,血肉丰满的故事。
书摘文学经典段落?
以下是一些世界文学经典中的著名段落,供您参考:
1.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
2. 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我们奋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断地后推,直至回到往昔岁月。”
3. 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当一个人开始想要改变世界时,他应该先改变自己的内心。”
4. 威廉·福克纳《押沙龙,押沙龙!》:
“你无法理解过去,就无法真正理解现在和未来。”
5. 艾米莉·勃朗特《简·爱》:
“我的心灵是自由的,我的感觉是真实的,我的信仰是忠诚的。”
6.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
7. J. D. 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一个不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个理由而轰轰烈烈地死去,而一个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个理由而谦恭地活下去。”
8. 巴勃罗·聂鲁达《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样,你从远处聆听我,我的声音却无法触及你。”
这些文学经典段落包含了作者对生活、爱情、人性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值得一读。在阅读这些段落时,可以体会到文学作品中的深刻内涵和丰富情感,对提高个人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观念有很大帮助。
什么是经典文学?为什么当代不产生经典文学?
所谓经典文学,就是能够跨时代,跨地域地经久传承的作品。就是所谓的经典永流传。
至于当代为什么产生不了经典文学则有点话长。这得从五四新文化运动说起,不夸张地说,五四新文化运动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命。但五四运动主要是革了宋明腐儒的命倒也好事一桩。言归正传,近代产生不了经典文学则要归咎于白话文的兴起。人可以白话,但不能白话文。白话文,一种被倭寇强奸了的垃圾文字竞能大行其道,字里行间充满了传统文化被欺凌的哀嚎,所以五四的新文化运动比之秦火清妖危害更甚!
白话文对传统文化的危害不言而喻,简体字的应用则更让传统文化雪上加霜。白开水般了无味道的白话文、白话诗配合简体字,把含义丰富,逻辑严谨的中文逐步强奸成西文那种垃圾符号。比如:“习”字,甲骨文中“习”是“羽”字下从“日”,后来篆书误把“日”写成“白”,将错就错,一直流传下来,结果现在的繁体字里,“羽”字下从“白”,简体字就干脆把“羽”字劈成两半,“白、日”都不要,结果简体字就只剩下这无边的黑暗了。“习”,“羽”字下从“日”,本义指的就是鸟儿在晴天里试飞。这个“习”字,如诗如画,一字而有神。“日”属阳,所谓乘天地之正气而游六合,就是“习”,也才是“习”。但后来所有的解释,都把“习”当成不断、反复、频频地练习、温习、复习之类的玩意,典型的白话文鸭子思维,以为不断上下左右地折腾就可以表现出色、工夫了得、赢得奖赏,真是既无情趣、又无品位,中文堕落成这样子,真是悲哀、悲哀!
所以在白话文+简体字的环境下产生不了经典文学也就不足为奇了。
做个中国人很美,但如果你不了解古典的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或者你不是中国人,你不会知道“天涯”有多远,“断肠”是一种怎样的思念。你体会不到有一种“愁”,能“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你体会不到有一种“喜”,可以“漫卷诗书喜欲狂”;你体会不到有一种悲,叫做“十年生死两茫茫”。你也将永远不会懂,“江南”不止是个笼统的地名,“扬州”也不止是一座小城,“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多少英雄曾在楼上扼腕西风......
中文到底有多美?美到窒息!
从字体结构,到书法艺术。
从音韵格律,到朗读吟诵。
从单字含义,到组词成语。
从市井俚语,到官样文章。
从语录散文,到诗词歌赋。
意韵无穷近,美意不胜收。
中文之美,是传统之美,
她美在历史,美在风骨。
所幸我是中国人!为经典的、富含诗情画意的中国传统文化竖起大拇指!
飘经典片段原文?
1.“我对你的爱已经磨光了,被艾希里威尔克斯磨光了,被你那愚蠢透顶的固执磨光了,因为你固执得就像一直喇叭狗,想到要什么就非弄到手不可……我的爱已经磨光了。” ----玛格丽特·米切尔
2.你有没有想过,我是怀着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所能达到的最高程度在爱你, 爱了那么多年最后得到你。我尽了一切努力都毫无结果,而我不能让你知道,因为你知道了便会认为我软弱可欺,用我的爱来对付我。你对那些爱你的人实在是太残酷了。你会抓住他们的爱,把它像鞭子一样在他们头上挥舞。 ----米切尔
3.我喜欢把邦妮当作你,好像你又成了一个没有战争和贫困折磨的小姑娘。她真像你,那么任性,那么勇敢快乐,兴致勃勃,我可以宠爱她,娇惯她----就像我要宠爱你一样。可是她有一点跟你不一样----她爱我。于是我很欣慰能够把你所不要的爱拿来给她。……等到她一走,就把一切都带走了。 ----玛格丽特·米切尔
经典英文故事原文?
The story is end. but i have an English version from the internet . it looks so strange.i thought there're some problems with it , but i can't tell . please help me!!!! thanks a bunch!!!!
The dramatis personae of this story was a boy in a gutter of San Francisco .Becuase of cacotrophia,he got sick with his leg.He couldn't stand with his leg straight.And his calf was even worse shrink.but in his little soul, he got a dream only be belived by himself-he would become an all-powerful player ofAmerican Football.
he was a fan of Jim brown ,a good football player.when jim's team ,Browns was in match with 49's of San-Francisco ,he always went to the court to cheer his god.
but because he was too pool to buy a ticket for the match ,so he had to wait to the almost end of the match .At this time , he could get in through the gate the missionary had open.
at his age of 13,he got a face-to-face chance to meet his god in an ice-cream shop.that is after a match between 49's and Browns.he has been hoping for this time for a long long time .he went to his god in good taste ,then said loudly:"Mr.Brown, I'm your loyalest fan !"
jim brown saidthank you with pleased .then this boy said :"mr.brown , did you know a thing?"
jim turned round and said :"boy, what thing?"
the boy said coolly:"i remember all the recorded that you created,all the embattle that you did. "
jim brown laugh and said:"that's not easy."
at this moment , the boy throwed a chest,there're some rays of light in his eyes.then he said with full confidence:"mr.brown ,i will break every recorded you've created someday."
the good football player listened all his words and said with a smile:"what a manner of speaking! what's your name,kid?"
the boy said great:"mr brown , i'm o j."
since this talking ,o j really did as what he said-he broke every recorded jim brown had created,and created even more recorded
经典大学原文译文?
国学经典《大学》全文及译文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原文】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译文】
上自国家君王,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原文】
《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是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译文】
《康诰》说:“能够弘扬光明的品德。”《太甲》说:“念念不忘这上天赋予的光明禀性。”《尧典》说:“能够弘扬崇高的品德。”这些都是说要自己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商汤王刻在浴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有一天自新,就应保持天天自新,永远不断自新。”《康诰》中说:“鼓励人们弃旧图新。”《诗经》中说:“周朝虽然是古老的国家,但却禀受了天命,自我更新。”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原文】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译文】
《诗经》说:“京城及其周围,都是老百姓向往的地方。”《诗经》又说:“‘缗蛮’叫着的黄鸟,栖息在山丘的角落上。”孔子说:“连黄鸟都知道它该栖息在什么地方,难道人还能不如一只鸟儿吗?”
《诗经》说:“品德高尚的文王啊,为人光明磊落,做事始终庄重谨慎。”做国君的,要做到仁义;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顺;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与他人交往,要做到讲信用。
【原文】
《诗》云:“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译文】
《诗经》说:“看那淇水弯弯的岸边,嫩绿的竹子郁郁葱葱。有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研究学问像加工骨器一样,不断切磋;修炼自己像打磨美玉,反复琢磨。他庄重而开朗,仪表堂堂。这样的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真是令人难忘啊!”这里所说的“像加工骨器,不断切磋”,是指做学问的态度;这里所说的“像打磨美玉,反复琢磨”,是指自我修炼的精神;说他“庄重而开朗”,是指他内心谨慎而有所戒惧;说他“仪表堂堂”,是指他非常庄重;说“这样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可真是令人难忘啊!”是指由于他品德非常高尚,达到了最完善的境界,所以使人难以忘怀。
【原文】
《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是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译文】
《康诰》说:“能够弘扬光明的品德。”《太甲》说:“念念不忘这上天赋予的光明禀性。”《尧典》说:“能够弘扬崇高的品德。”这些都是说要自己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商汤王刻在浴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有一天自新,就应保持天天自新,永远不断自新。”《康诰》中说:“鼓励人们弃旧图新。”《诗经》中说:“周朝虽然是古老的国家,但却禀受了天命,自我更新。”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原文】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译文】
《诗经》说:“京城及其周围,都是老百姓向往的地方。”《诗经》又说:“‘缗蛮’叫着的黄鸟,栖息在山丘的角落上。”孔子说:“连黄鸟都知道它该栖息在什么地方,难道人还能不如一只鸟儿吗?”
《诗经》说:“品德高尚的文王啊,为人光明磊落,做事始终庄重谨慎。”做国君的,要做到仁义;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顺;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与他人交往,要做到讲信用。
【原文】
《诗》云:“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译文】
《诗经》说:“看那淇水弯弯的岸边,嫩绿的竹子郁郁葱葱。有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研究学问像加工骨器一样,不断切磋;修炼自己像打磨美玉,反复琢磨。他庄重而开朗,仪表堂堂。这样的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真是令人难忘啊!”这里所说的“像加工骨器,不断切磋”,是指做学问的态度;这里所说的“像打磨美玉,反复琢磨”,是指自我修炼的精神;说他“庄重而开朗”,是指他内心谨慎而有所戒惧;说他“仪表堂堂”,是指他非常庄重;说“这样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可真是令人难忘啊!”是指由于他品德非常高尚,达到了最完善的境界,所以使人难以忘怀。
【原文】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译文】
《诗经》说:“啊呀,前代的君王真使人难忘啊!”这是因为君主贵族们能够以前代的君王为榜样,尊重贤人,亲近亲族,一般平民百姓也都蒙受恩泽,享受安乐,获得利益。所以,虽然前代君王已经去世,但人们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
【原文】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译文】
孔子说:“审理诉讼案子,我也和别人一样,目的在于使诉讼不再发生。”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敢花言巧语,以大德使人心畏服,这就叫做懂得了根本的道理。
说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是指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研究它的原理。人的心灵都具有认识能力,而天下万事万物都总有一定的原理。只不过因为这些原理还没有被彻底认识。所以使知识显得很有局限。因此,《大学》一开始就教学习的人接触天下万事万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进一步探究,以彻底认识万事万物的原理。经过长期用功,总有一天会豁然贯通,到那时,万事万物的里外巨细都被认识得清清楚楚,而自己内心的一切认识能力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再也没有蔽塞。这就叫万事万物被认识、研究了,这就叫知识达到顶点了。
【原文】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译文】
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这样才叫心安理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小心。
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里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而自吹自擂。殊不知,别人看他们,就像能看见他们的心肺肝脏一样清楚,这样做有什么用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小心。
【原文】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译文】
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虽然在看,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
之所以说管理好家庭和家族要先修养自身,是因为人们对于自己亲爱的人会有偏爱;对于自己厌恶的人会有偏见;对于自己敬畏的人会有偏向;对于自己同情的人会有偏心;对于自己轻视的人会有偏意。因此,世上很少有人能喜爱某人又看到那人的缺点,厌恶某人又看到那人的优点。所以有谚语说:“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缺点,人都不满足自己庄稼的茁壮。”这就是不修养自身就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原文】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译文】
之所以说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是因为不能管教好家人还能管教好别人,是没有的事。所以,有修养的人在家里就受到了治理国家方面的教育:对父母的孝顺可以用于侍奉君主,对兄长的恭敬可以用于侍奉官长,对子女的慈爱可以用于统治民众。
《诗经》说:“桃花鲜美,树叶茂密,这个姑娘出嫁了,让全家人都和睦。”让全家人都和睦,然后才能够让一国的人都和睦。《诗经》说:“兄弟和睦。”兄弟和睦了,然后才能够让一国的人都和睦。《诗经》说:“容貌举止庄重严肃,成为四方国家的表率。”只有当一个人无论是作为父亲、儿子,还是兄长、弟弟时都值得人效法时,老百姓才会去效法他。这就是要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原文】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矩之道也。
【译文】
之所以说平定天下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是因为,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会孝顺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尊重长辈,老百姓就会尊重自己的兄长;在上位的人体恤救济孤儿,老百姓也会同样跟着去做。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总是实行以身作则,推己及人的“矩之道”。
【原文】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矩之道。
【译文】
如果厌恶上司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下属;如果厌恶下属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上司;如果厌恶在你前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后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后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前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右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左边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左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右边的人。这就叫做“矩之道”。
【原文】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矣。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译文】
《诗经》说:“使人心悦诚服的国君啊,是老百姓的父母。”老百姓喜欢的他也喜欢,老百姓厌恶的他也厌恶,这样的国君就可以说是老百姓的父母了。《诗经》说:“巍峨的南山啊,岩石耸立。显赫的尹太师啊,百姓都仰重着你。”统治国家的人不可不谨慎。稍有偏颇,就会被天下人推翻。《诗经》说:“殷朝没有丧失民心的时候,还是能够与上天的要求相符的。请用殷朝作个借鉴吧,守住天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是说,得到民心就能得到国家,失去民心就会失去国家。
【原文】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译文】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首先注重修养德行。有德行才会有人拥护,有人拥护才能保有土地,有土地才会有财富,有财富才能供给使用,德是根本,财是枝末。假如把根本当成了外在的东西,却把枝末当成了内在的根本,那就会和老百姓争夺利益。所以,君王聚财敛货,民心就会失散;君王散财于民,民心就会聚在一起。这正如你说话不讲道理,人家也会用不讲道理的话来回答你;财货来路不明不白,总有一天也会不明不白地失去。
【原文】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译文】
《康诰》说:“天道命是不会始终如一的。”这就是说,行善道便会得到天命,不行善便会失去天命。《楚书》说:“楚国没有什么是宝,只是把善当作宝。”舅犯说:“流亡在外的人没有什么是宝,只是把仁爱当作宝。”
【原文】
《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译文】
《秦誓》说:“如果有这样一位大臣,忠诚老实,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但他心胸宽广,有容人的肚量。别人有本领,就如同他自己有一样;别人德才兼备,他心悦诚服,不只是在口头上表示,而是打心眼里赞赏。用这种人,是可以保护我的子孙和百姓的,是可以为他们造福的啊!相反,如果别人有本领,他就妒忌、厌恶;别人德才兼备,他便想方设法压制、排挤,无论如何容忍不得。用这种人,不仅不能保护我的子孙和百姓,而且可以说是危险得很!”因此,有仁德的人会把这种容不得人的人流放,把他们驱逐到边远的四夷之地去,不让他们同住在国中。这说明,有仁德的人爱憎分明
【原文】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
发现贤才而不能选拔,选拔了而不能重用,这是轻慢;发现恶人而不能罢免,罢免了而不能把他驱逐得远远的,这是过错。喜欢众人所厌恶的,厌恶众人所喜欢的,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灾难必定要落到自己身上。所以,君子要有正确的原则:一定要通过忠诚信义去获得一切,而骄奢放纵便会失去一切。
【原文】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译文】
生产财富也有正确的途径:生产财富的人多,消费财富的人少;生产财富的人勤奋,消费财富的人节省,这样,财富便会经常充足。仁爱的人以财富来修养自身的德行,不仁的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敛钱发财。没有在上位的人喜好仁德,而在下位的人却不喜好忠义的;没有喜好忠义而做事却做不成的;没有不把国库里的财物不当做自己的财富来爱惜的。
【原文】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译文】
孟献子说:“养了四匹马拉车的士大夫之家,就不需再去养鸡养猪;祭祀用冰的卿大夫家,就不要再去养牛养羊;拥有一百辆兵车的诸侯之家,就不要去收留搜刮民财的家臣。与其有搜刮民财的家臣,不如有偷盗东西的家臣。”这意思是说,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货为利益,而应该以仁义为利益。
做了国君却还一心想着聚敛财货,这必然是有小人在诱导,而那国君还以为这些小人是好人,让他们去处理国家大事,结果是天灾人祸一齐降临。这时虽有贤能的人,却也没有办法挽救了。所以,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货为利益,而应该以仁义为利益。
经典情书书信原文?
看到别的`姑娘,
我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你,
而看到你,
我眼中只觉天下再无女人。
看到你,
我的心里便充满了柔情,
以致于看一切都如花似锦。
世界因为有了你而美丽,
我的心因为有了你而陶醉。
我多想变成一条小河,
轻轻从你身边流过,
把你那美丽的倩影照在碧水之上,
为你欢快地扬起清波;
我真愿化作一缕清风,
悄悄来到你的身边,
把你那如瀑的长发轻轻撩动,
为你唱一曲风的恋歌。
- 上一篇: 经典文言文原文及译文(经典文言文原文及译文及注释)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