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写作?
第一、教给学生审题方法,指导学生学会审题
第二、展示下水例文,教师下水引路
第三、组织集体交流,引导学生借鉴提升
第四、动笔撰写作文,注意遣词用句、布局谋篇
第五、指导二次修改,学会润色提升
专栏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文?
主要从行文思路,还有论点论据的把喔,生活中热点事件的关注去指导
小学生写作指导:如何写植物?
1.认真观察,抓住特点。 在写作前,要选择好你喜欢的一种植物进行认真仔细地观察,观察时要运用身体的各个器官。观察的重点是植物的干、枝、叶、花及颜色,了解它们的大小,高矮、形状、色彩、味道等,以得到第一手材料。还要抓住特点,有目的地观察。如植物开花时的姿态、颜色、花期;植物叶子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变化。总之,要抓住所写的植物与其它植物的不同,写出它的特点。
2.要按一定的顺序写。 写植物的顺序和写景物的顺序并不完全一样。景物的面积大,视野开阔,观察点可以不断变化。而写植物往往集中在一种植物上,如摄影的近镜头一样。虽然观察点就只是一种植物,但也要有顺序。可以先从整体入手,看它像什么,然后再一部分一部分地写。也可以按照它生长的时间顺序写,先长什么、再长什么,最后长什么;也可以按根、茎、叶、花、果实的顺序写总之,要按一定的顺序写,这样作文才层次清楚,有条不紊。
3.表达出自己喜爱的感情。 在写作文之前,不妨先读读本单元的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文章处处洋溢着作者的喜爱之情,不仅从杨梅的形状、颜色和味道写出了杨梅的惹人喜爱之处,还具体写了一件事:小时候杨梅吃得太多,牙齿都酸倒了,把情感推向高潮。 首先要写出为什么喜爱,也就是喜爱的原因,然后通过具体描写,表达出喜爱的感情。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中,作者写杨梅树: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这是作者带着喜爱的情感联想的结果。如果写成:杨梅树的叶子是狭长的、四季长绿的,则显得很平淡,没有感情。通过合理的联想,把静物写活,能使文章具体、生动、形象,充满真情实感。
中学生美文摘抄(要有出处)?
1:海涛拍击岩石和沙滩的声音永无休止地喧响着。几乎像一条白线似的浪花从远处奔腾而来,猛碰到岸边,发出富有韵律的激溅的声音,然后迸着泡沫,消失在沙石之间。后面一排浪花又紧接着追逐上来……
——秦牧《黄金海岸》
2:风亲切地抚摸着海的绸缎似的胸膛,太阳用自己的热烈的光线温暖着它,而海,在这些爱抚的温柔力量之下睡梦似的喘息着,使得沸腾的空气充满了蒸发的盐味。淡绿的波浪跑到黄沙上来,抛掷着雪白的泡沫,它就在这滚烫的沙砾上轻轻地响着消散下来,润湿着沙土。
——〔苏〕高尔基《马尔华》
3:他面前是一片壮丽宁静、碧蓝无边、像光滑的大理石一般的海。在眼光所能看到的远处,海和淡蓝色的云天相连:涟波反映着融化的太阳,现出一片片的火焰。远处连绵的群山,在晨雾中隐现着。
懒洋洋的波浪亲切地朝着脚边爬过来,舐着海岸的金色的沙滩。
——〔苏〕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4:月亮已经升得很高了。天空和大海也显得更加清明可爱了。风,轻轻地吹着,掠过了银波闪闪的海面,带来了周围小岛上的五月的花香。在那银波粼粼的海面上,有一条显得特别明亮的银色的光带,笔直地通往月亮升起的地方,使人联想起这是一条通往月宫的大路。这大路,就好像是一片灿烂的碎银铺成的。我们的船,就沿着这条碎银铺成的大路,迎着月亮,向前飞驰前进。
——竣青《海燕》
5:四月中的细雨,忽晴忽落,把空气洗得怪清凉的。嫩树叶儿依然很小,可是处处有些绿意。含羞的春阳只轻轻的,从薄云里探出一些柔和的光线:地上的人影、树影都是很微淡的。野桃花开得很早,淡淡的粉色在风雨里摆动,好像媚弱的小村女,打扮得简单而秀美。
——老舍《二马》
6:春天。枯黄的原野变绿了。新绿的叶子在枯枝上长出来。阳光温柔地对每个人微笑,鸟儿在歌唱飞翔。花开放着,红的花,白的花,紫的花。星闪耀着,红的星,黄的星,白的星。蔚蓝的天,自由的风,梦一般美丽的爱情。
每个人都有春天。无论是你,或者是我,每个人在春天里都可以有欢笑,有爱情,有陶醉。
——巴金《春天里的秋天》
7:春光在万山怀抱里,更是泄露得很。那里的桃花还是开着,漫游的薄云从这峰飞过那峰,有时稍停一会,为的是挡住太阳,使地面的花草在它的阴下避避光焰的威吓。
岩下的阴处和山溪的旁边长满了薇蕨和其他凤尾草。红、黄、蓝、紫的小草花点缀在绿茵上头。
天中的云雀,林中的金莺,都鼓起它们的舌簧。轻风把它们的声音拼成一片,分送给山中各种有耳无耳的生物。桃花听得入神,禁不住落了几点粉泪,一片一片凝在地上。小草花听得大醉,也和着声音的节拍一会倒,一会起,没有镇定的时候。
——许地山《春的林野》
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作文?
先让学生写片段,长短不限,只要这自己的所见所闻就行,这样可以很好地使学生积累素材。然后让学生仿写,仿写能使学生爱阅读,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再让学生扩写、缩写能使学生思想感情融入写作内容之中。最后让学生按要求独立来写,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写作能力。
让学生爱阅读,养成留意生活的习惯。
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作文?有哪些写作思路?
应该首先引导学生写片段,鼓励学生写日记(把一天的所见所闻或思想感受写下来);然后指导学生仿写作文;最后指导学生独立写作,并引导学生积累素材。最好写下水文。
启发学生题目要新颖,要写身边的人和事,以小见大,内容要凸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等。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写作?
1、观察自然美
自然景色,山水风貌是古今中外文人墨客的最为欣赏的对象。有一次读柏拉图的《理想国》,其中的一段话令我深有感触,说:“我们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年们像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的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它们的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培养起对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许多年过去,从教的时间越长我对这句话的感触就越深:自然之美可以调节人的心性,开阔人的胸襟,陶冶人的情操,荡涤人的灵魂,还能“消除异化,建立心理本体。”
因此每个学年我都会组织一些爬山、踏青、郊游等回归自然的活动,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引导学生领略江河湖海的壮丽气势,欣赏山川云霞的奇妙变幻,感悟大自然的千姿百态,使他们开阔眼界、丰富想象、洗炼心身,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向往与追求,培养他们自觉地、有目的地去欣赏、追求自然美,赋山石花木、清风明月予美的神韵和价值,“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从而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2、观察社会美
社会美的范围和对象极为广阔,除了人们斗争、生活过程、形态,个体人物的行为、事业,以各种物质成果,产品等等外,像历史的废墟,传说的古迹等等也属此范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构成社会生活的核心。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们获得审美愉快的基本领域。
人类在改造客观自然界的社会实践中,要认识、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美学家李泽厚曾把自然界本身的规律叫做真,把人类实践主体的根本性质叫做善。他还说:“当人们的主观目的按客观规律去实践得到预期的效果的时刻,主体善的目的性与客体事物真的规律性就会融合起来。真与善,合规律和合目的性的这种统一,就是美的本质的根源。”
指导学生作文训练
指导学生审清题意,选好材料。
遇到作文题目,在写作之前要求学生把作文题目看明白,仔细研究题目所提出的各种要求,尽可能把所涉及到的内容、写法、时间、地点等各方面的要求弄清楚。如《春》这个题目,在没有体裁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写成记叙文,记叙一下春天发生的事;还可以写成议论文。用比喻的方法从“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俗语,联想到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青少年时期的艰苦奋斗,刻苦磨练,否则就不会有将来的丰硕成果。
在弄清题目的基础上,还要教会学生选材。任何一篇好的文章,都必须有一个鲜明深刻的主题。但是,光有一个好的主题还不行,还必须有充足的材料。主题是从大量的材料中提炼出来的,是借材料来表达的。在写作教学中,选材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写作时,要反复审视,比较自己占有的材料,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来表达中心,注意所选的材料要典型。材料还应真实、准确,应该选取自己亲身经历的感受最深的,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能感染人打 动人的好作文。
指导学生说话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叶圣陶说过,作文就是用笔写话。因此学生的话说得好不好,对作文至关更要。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站起来说话,不是照本搬,就是语言断续,前言不照后语,所以我十分注重学生说话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加强学生的说话训练,形式可以多种多样。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说话标准,要求不一,循序渐进。达到预定目标后,再滚动发展。如七年级第二学期,针对教材我召开了模拟“新闻发布会”,先从班内选出说话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充当发言人。会前,公布发言的中心议题:或社会热点,或校园新事,现场精心布置,创造气氛,然后与同学面对面而坐,相互阐述观点。这种活动,能较好的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真正实现了“要我说”到“我要说”、“我会说”的转变。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
充分学生发挥创造性
选好范文,指导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创新
在培养学生独立写作能力时要不要提供范文,众说纷纭,意见不一。有的人认为范文只能使学生重复别人的思想和语言,会束缚他们的创造精神。其实范文可以形象地告诉学生某一篇作文该写什么和怎样写,这样比做任何解释都来得清楚。实际上许多有名的作家和诗人都经过模仿的阶段。例如,大诗人莱蒙托夫青少年时期写的诗中,许多就是普希金诗句的简单改写,但是这种模仿并不影响他在十四五岁就写出许多别具一格,令人惊讶的抒情短诗。
运用范文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一点写作技巧和语言,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独创精神。当然,范文的选择是有讲究的。范文的题目可以和学生作文题目相类似,但不能相同;尽可能把学生的作文当范文,因为每个作者都有自己观察世界的方法,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语言。这样就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一旦学生的独创精神被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是很高的,教师会惊讶地发现,学生几十双眼睛,观察到了教师观察不到的东西,学生几十个头脑,想到了教师想不到的问题,甚至在用词造句上,他们也会创造不少“奇迹”
指导积累作文素材,解决作文的“无米之炊”
对作文而言,阅读是“流”。阅读不但会使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而且大量的长时间的阅读积累,还会在内容、构思、语言等方面,对写作产生多方面的深刻的影响。关于阅读与作文的关系,古今中外有许多名人名言。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两句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张志公先生也曾说:“读和写之间,读是写的基础,必须在多读的基础上进行写的训练。”这两人的话都包含着他们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写作经验,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那如何来指导学生的阅读呢?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既然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要提供各种内容的读物,让兴趣个异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读物。惟其如此,才有可能读起来爱不释手,并久而久之养成阅读习惯。指导学生选择读物。学生除了自由阅读之外,教师也还要提倡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要“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因此,教师要适时地指导学生选择读物。这里所说的指导是推荐,是引路,而不是“规定”。指导学生选择读物,大体可以分两类。一类是经典著作。一类是当代各类中外优秀作品,以及科普、政治、历史、文化等各类读物。阅读的目的不同,方法也不同。要指导学生恰当地运用精读、略读、跳读、速读、朗读等方法,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如何指导学生规范写字?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规范汉字书写 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在语言文字规范化中缺一不可。其中,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好规范字,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校期间能更好的完成各种作业,而且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然而我们不难发现,现在很多小学生书写情况很不容乐观,甚至有些学生的书写恐怕只有他自己才能看懂。重视和加强写字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指导小学生写好规范字?我谈一点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从孩子入学第一天抓起。 我们知道,以前私塾教出来的学生书写功底都不错,这与他们从小严格的书写训练密不可分。我认为在小学阶段,从孩子入学第一天起,教师就要严格要求学生进行书写训练,认真上好每一节写字课,对学生的书写进行考核评估。如果能配备专门的书法老师,对学生进行写字指导则更好。这样学生的规范书写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二、教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 1、坐的姿势。 写字时头要正,稍向前倾,肩要平,腰要直。要坐在椅子或凳子中间,胸部离课桌约一拳,两脚平放在地上。本子要放正,眼睛和本子要保持一尺左右的距离两臂平放在桌子上,左手按住本子,右手握笔。 2、执笔的姿势。 正确的执笔姿势是写好字的前提,也是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的根基。不良的执笔姿势会让学生容易疲劳,也大大影响写字效果。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和使用、保管笔的方法。特别是学生刚开始练写钢笔字时,教师要简单介绍钢笔的构造和笔尖的性能,让学生了解钢笔的特点。要指导学生掌握笔尖的方向,不能侧着写或反过来写,也不能像写铅笔字那样一边写一边转动笔杆。 三、教给学生运笔的方法 铅笔字的笔画平直,变化不大,因此在书写时运笔方法比较简单。只要记住“横要平,竖要直,提、撇要尖捺有脚,折有角就得顿,小小点要写好,落笔轻轻收笔重”,就可以掌握铅笔字基本笔画的运笔要点。而钢笔字由于受笔尖的限制,运笔主要靠手指和手腕的力量。书写时用指力较多,而且要根据所写笔画的粗细长短来调整手腕的力度,所以需要教师示范、讲解。钢笔的运笔方法是顿、按、起、收。而毛笔字的运笔要求是中锋铺毫,即要让笔毫在点画中间运行,又要灵活自如。所以毛笔字的书写必须要在专门的书法老师指导下练习。 四、让学生掌握汉字笔顺规则和间架结构 学会和掌握笔顺规则,不仅可以把字写得规范,而且可以使笔画之间搭配合理,有利于提高书写速度。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笔顺,也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每个字的结构和每个部件所占位置的大小。通过指导,让学生把这些字写好。 五、严格要求,持之以恒。 低年级学生开始写字时,可以让学生看一笔写一笔,再逐步要求看一个部件写一个部件,直到看一个字写一个字。在学生有了一定写字能力以后,要求学生离开田字格在方格中把字写端正。中年级在书写上已经有了一定的速度,除了要求笔画认真、笔顺正确、间架结构合乎要求外,还要注意字的大小匀称,行款整齐,布局合理。而高年级由于写字较多,容易出现写字潦草、马虎的现象,所以要教育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写字前看清字形、笔画、结构,以免写错字。此外,写字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训练好的,需要学生持之以恒,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我想,只要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对学生的书写进行正确指导,严格训练,学生的书写一定能做到规范、美观、端正。如果学生能坚持长期的写字训练,不仅可以受到美的感染,培养审美观念,还可以陶冶高尚情趣,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如何指导学生有效阅读?
如果这样的话,学生阅读就成了虚有其表,毫无意义与价值的行为。长此以往,不但阅读没有收获,反而影响学生阅读兴趣,导致做事不追求实效、应付过关等不良习惯的养成。
在进行“指导学生有效阅读,提高阅读质量”的研究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培养兴趣,带着兴趣去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行动的内驱力,兴趣是创造发明的引发点。我们希望学生多阅读,期望学生阅读好,企望学生有效阅读,首先得学生喜欢阅读,渴望阅读,这是学生有效阅读的前提条件。
(一)明确阅读的益处,感受阅读的快乐
小学生,对阅读的益处不甚明白,也感触不深,他们不会想到阅读能让自己在学习上、生活中,以致今后的工作中受益匪浅,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是千古遗训,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通过讲道理、析发展、举事例等方式,尽力把阅读的益处理念植入学生脑海,减少“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这也许是枯燥的说教,但也不得不要。如果说这种死板的形式与内容让学生接受印象不深,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以身示读、开展活动等,努力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来弥补其不足。教师和学生一起阅读同一篇文章,每读一遍都兴奋地告诉学生,我收获了什么而高兴:我知道了某个字词的意思,我高兴;我积累了关于描写春天的优美句子,我快乐;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我有成就感……以身示读,感染学生,“引诱”学生体味阅读的快乐。然后通过读书汇报、读书交流等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把读书的收获展示出来,因成就而激发自豪感,因表现欲而激发斗志,都更加热爱读书。
(二)持之以恒,苦读成就乐读
兴趣可以培养,苦读若能持之以恒,深入下去,也会变成乐读。所以,教师要长期要求、引导学生坚持阅读,比如:要求五年级学生每天读一两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每篇文章要求至少进行粗读、细读、品读等三遍不同程度的阅读,并随机抽查其读的效果与收获;要求学生每周必须有两三篇质量高,分析全面深刻的读书笔记……“迫使”部分不爱阅读的学生在老师的“政策性”要求下必须进行阅读,且是实效性地阅读。当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了素材,拓展了视野,培养了能力;当学生因阅读知识增长了,学习进步了,思想丰富了,有了收获,有了成就感,学生自然而然的会意识到阅读给自己带来的好处,自然而然会喜欢上阅读。兴趣的解决就水到渠成了。
(一)字、词、句的把握与记忆
字、词、句是文章的细胞,是情感的载体,是最基本的语言单位,因此,从小处着手,夯实基础,有利于阅读理解。引导学生在第一遍阅读时就要注意解决字、词的读音、意思等;第二遍阅读时结合整体、结合内容、结合主题对重点词句、含义深刻的句子加以品读、揣摩、理解、感悟;第三遍阅读时根据理解、意思进行记忆、积累。教师不但要讲授这样的阅读方法、技能,还要引领、示范,才能让学生印象深刻,把功夫学到“佳”。
(二)内容、主题、情感的明确与思考
内容是文章的形,主题是文章的绳,情感是文章的魂,这三者都关注,才有利于学生阅读,才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学习。第一遍阅读,明确内容,思考: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过程是怎样的?重点写了什么……可在阅读前带着这样的一些问题读,也可在读后回答这些问题。内容的感知是理解主题的需要,而且有益于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留意生活中类似的素材,达到提炼素材的作用。第二遍阅读,可联系内容,体味重点词句,感悟主题与中心,思考:这些内容的描写集中表现了一个什么主题、什么中心?从哪些词句能充分体会到?为什么?从而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由表及里,深入阅读,明确一篇文章的形散神聚。第三遍阅读,与文本中人物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自己对话,走进三者的情感世界。思考:这篇文章表现了人物什么感情?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自己读后有什么感想?有什么收获?这样一来,文章才会有血有肉,才会“活”起来,也才能更感染、影响学生。
(三)结构、表达、技巧的分析与学习
任何一篇文章都会在谋篇布局、表达方法、写作技巧上下功夫,它们是文章内容、思想变得具体可感的一种艺术形式,一种艺术手段,它们是文章的重要形式因素,也是衡量文章艺术性的重要条件,没有它们,材料再好,再生动,也表达不好,更不会产生感人的效果,对于小学生,这样的技巧性知识以简单、常见、易于理解为指导重点,不宜过深奥,但必须得涉及。如:结构——总分、分总、总分总等;表达——叙述、细节描写、抒情等;技巧——前后照应、点明中心……这些是小学生易于接受,能加以运用的常识。
(一)以“理解”为手段
理解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思维过程,是发展认识的基本内容。理解会将一系列信息、新旧知识进行整合加工,只有经历了这一过程,才印象深刻,才能将阅读中所收获的知识内化到自己头脑中,只有融入到自己头脑中的知识才能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想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用,随时提取,应用自如、游刃有余,成为自身财富。指导学生在阅读中遇到不懂的词、句要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进行理解;文本内容的感人、重点之处要通过反复品读、思考加以理解,丰富生命,积累素材;作者的情感、写作技巧要进行感悟、分析,进而丰富思想、理解应用。
(二)加强记忆积累
这个记忆积累包括字、词、句,包括阅读材料等。小学生思想单纯,机械记忆力较强,成人是记得快,忘得快,而小孩虽然记得慢,但也忘得慢,因此适合强化训练。引导学生要多读,读到能背下来时也不要停下来,再读几遍,这样容易记得牢。背诵后忘得快是开头几天,所以,引导学生隔三差五复习一下,以防止遗忘。并且教给学生一些记忆积累的方法,如:摘记法、归类法……
(三)结合学习、生活加以运用
学以致用,学的目的是为了用,也只有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了,才是自己头脑中的财富。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上应用所学所记,对学生摘记的优美词句,要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运用。学生在作文中运用积累的语言所犯的毛病,如:堆砌词句、断取内容情节等,教师应该鼓励和指导,而非指责和嘲讽。在语文课上,可用成语接龙方式,找近、反义词方式,指定一个意思要求用各种形式表达的方式等,指导学生运用积累的语言,展现自己的语言能力。除此之外,还应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阅读收获与积累。下课时,同学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恰如其分地运用了阅读中积累的词、句,应给予肯定和表扬;引导学生在家里、校外,运用学到的逻辑分析事理,以故事中人物的胸怀关爱、包容、善待他人,能悟透文本中的思想精髓,做事进取,直面人生……
总之,小学生有效阅读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教师要大处着意,小处着手,以提高学生有效阅读为理念,结合文本具体实在地进行指导、示范,切忌架空地泛泛而谈。持之以恒,必能让学生尝到阅读的甜头,收获的喜悦,进而培养阅读的兴趣,形成高水平、高质量的阅读能力。
如何指导学生练书法?
如何指导学生练书法?
这是个大而广,且深邃的问题。
书法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背靠着国学的大树,因而,国学是书法的根基。
在这一点上,作为书法教育者,必须深谙此道,将国学的知识渗入到书法的教学之中。
具体教授学生书法要做到如下方面:
首先,国学文化要作为重点教授内容。国学涵盖中国传统的四书五经,传统的诗歌艺术,传统的词曲艺术,唐宋八大家的文章,佛学佛经,譬如《金刚经》《华严经》《波若波罗密多心经》等,近现代诗词艺术等,皆要作为学生掌握的内容,如此一来,学生的书法练习才更有文化内涵。
其次,书法名家的作品和书法史要作为课程内容。书法史可以提升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理解高度和历史传承性,书法名家的书法作品则可以增加学生对书法具体艺术的视觉认知,增加其模仿、效仿书法练习的方向。
再次,书法练习的笔体分类要系统讲授,让学生清楚地了解书法的各种笔体特点,楷书、行书、隶书、草书、小篆、魏书、瘦金体等这些笔体有哪些特点,以及相关的代表书法家有哪些,代表作品有哪些,皆要向学生传授。
最后,书法的具体写作技巧以及写作手法要作为学习书法的实践课程,日常练习。书法属于实践的艺术,指导学生要勤于实践,日日练习,笔耕不辍,才能掌握书法写作的技巧,融会贯通书法艺术,使得书法艺术可以成为活跃在学生心中的艺术载体。
【文:车慕华(文化学者、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