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http://www.bwyyzx.cn
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摘抄> 正文

关于《论语》的开场白?

2024-01-09 17:56:08 暂无评论 0 美文摘抄

关于《论语》的开场白?

二千多年来,《论语》的名言佳句代代留传,始终影响着我们的思想与行动,宋朝著名政治家赵普就留下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佳话。

加强大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重视人文课程的教育《论语》道理教会我怎样去面对人生挫折,克服生活中的困难,教会我以平和、淡定、从容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论语》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人文道德资源,是人性发展、人格成长的有益养料,不过它的思想深而散,读者需要一定的文学基础和文学素养。

这项活动可以帮助青年学子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中得到熏陶,

论语别裁下册好句摘抄?

《论语别裁》是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撰写的关于《论语》的讲演录。好词好句:

畏就是敬,人生无所畏,实在很危险。

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天下的事,没有突变的,只有我们智慧不及时的时候,才会看到某件事是突变的,其实早有一个前因潜伏在那里。

论语金句?

圣人之言皆金句,这里不妨摘抄几句。例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者见之而思,智者见之而行。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里面邻里和睦的名句?

《论语里仁篇》中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这章经文的意思是: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之风的地才好。选择住处,不居住在有仁德之风的地方,怎能说是明智呢?

在这章经文中,孔子强调了外部环境的重要性。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外部的人文环境密切相关,与德行高尚的人在一起,才能培养出自己高尚的品德。

论语句子摘抄赏析感悟?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赏析】希望做到能够让老人得到安顿,让朋友对自己信任,让年轻人对自己怀念。

关于父母的论语摘抄?

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

  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3.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

  4.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

  5.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

  6.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

  7.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

摘抄国学经典片段《论语》《弟子规》等,急用,求回答,速度?

答:《论语》

学而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弟子规

总 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 则 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出 则 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泛 爱 众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亲 仁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余 力 学 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西方对论语的看法?

1687年,也就是康熙二十六年,《论语》最早是被传教士们翻译成拉丁语传入西方的,《论语》进入西方后,西方人并不怎么待见它。最典型的一位就是德国19世纪唯心论哲学家黑格尔。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专门有一章谈孔子。

以下文字摘抄于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

我们看到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谈话(论语)里面所讲的是一种常识道德,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找得到,在哪一个民族里都找得到,可能还要好些,这是毫无出色之点的东西。

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史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西塞罗留下给我们的‘政治义务论’便是一本道德教训的书,比孔子所有的书内容丰富,而且更好。

黑格尔的意思就是《论语》里所讲的东西在他们那里随地一抓就有,这就是一种常识,根本没有必要写成书,在他看来《论语》就是一本完全没有看点的书。

黑格尔这话有点伤中国人民的感情,这《论语》可是让中国人骄傲了几千年的文化瑰宝,居然被一个洋人评得一无是处,让人很难淡定啊。

不过,黑格尔的言论发表没多久,就被本国的哲学家打脸了。

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是第一个承认中国文化对西方作出重大贡献的西方学者。他研究过中国的《易经》,他发现:如果以阴爻代表0,以阳爻代表1,那么《易经》图像从0到64正好为二进制的连续数列,这与他自己1678年发明的二元算术完全一致。据此,莱布尼茨深信中国哲学具有充足的科学根据。所以他热烈地赞美儒学,甚至公然宣称在道德和政治方面,中国人优于欧洲人。

他斥责那些在中国传统思想面前夜郎自大的欧洲学者:“我们这些后来者,刚刚脱离了野蛮状态就想谴责一种古老的学说,理由只是因为这种学说似乎首先和我们普通的经院哲学的概念不相符,这真是狂妄至极!”莱布尼茨对中国文化的重视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一位名叫五来欣造的日本学者认为:“儒教不仅使莱布尼茨蒙受了影响,也使德意志蒙受了影响。”

美国著名作家、思想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孔子是哲学上的华盛顿”,表示“对于这位东方圣人极为敬仰”,并经常称引孔子名言:“朝闻道,夕死可矣。”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

由此可见,孔子的儒家思想在海外还是极其有影响力的。在中国本土上,孔子的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而《论语》作为孔子儒家思想的代表作,更是被称为中国人的《圣经》。

《论语》是中国人的圣经,也是中国文化的活水源头。但是这部圣经与基督教的《圣经》是有很大差别的,至少可以说,《圣经》是严格的宗教祖规,是宗门法典,而《论语》却是对于政治与伦理的“个人”体会和主张。《圣经》是天条铁律,《论语》却具有明显的现世性和生活性特征,人味很足,旨在劝善,并无强迫的执行的意味。

所以,我说《论语》是中国人的圣经的意思,不是讲它是中国人的宗教规约,而是讲它在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的价值地位,它是中国文化中价位最高的一部典籍。我想我这样的话语,即便是站在道家、道教和佛学、佛教或者其他学派的立场上的学者,都不会提出反对的意见,因为这不是我的观点,而是中国历史的事实。

《论语》是中华文化最原初的经典,是中华文明的源头。《论语》植根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哪里有中国人,哪里就有《论语》。实际上,在今天的世界生活中,我们同样看到了西方人对于《论语》的重视。《论语》在未来人类世界生活中的地位和重要意义,一定不亚于《圣经》在宗教领域的地位和意义。

《论语》就是中国智慧的结晶,可惜现在很多年轻人却不爱读、不爱看《论语》,以为“过时”了,要“抛弃”了。其实,并不是中国智慧对现当代没有价值了,而往往是图书的内容过于艰涩,不符合当下的阅读习惯。

中国的年轻人居然不喜欢读中国的《圣经》?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震惊和遗憾的事,老祖宗的智慧必须要有人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啊。这时候,一名耄耋之年的老者站出来了,他挑起了传播中华孔孟文化的重任。

这名老者就是著名作家、学者王蒙,他自幼熟读“孔孟老庄”,深刻领悟中国先哲的中国智慧。王蒙结合自身丰富的人生阅历,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近二十年来,先后出版了《老子的帮助》、《庄子的享受》、《天下归仁:王蒙说论语》、《得民心得天下:王蒙说孟子》等作品,获得了大众的喜爱。

这些成绩对于任何人来说已经足够辉煌一辈子了,但80多岁高龄的王蒙却依旧心系青年一代,他萌生了创作一套通俗易懂的、能够让现在的年轻人普遍接受的中国智慧丛书的构想。

为保证这套书的通俗性和现代性,王蒙进行了长达三年的工作,组建了95后研究生、80后资深编辑、70后知名学者的编辑策划团队,激发创作灵感,力图找到与当下读者息息相关的内容切入点。

至此后,一个老人常常伏案创作至深夜,历经无数个时日,终于写出了《写给年轻人的中国智慧》系列丛书。这套书包括《精进:极简论语》、《原则:极简孟子》、《得道:极简老子》、《个性:极简庄子》四册,凝聚了王蒙八十多年读书心得与人生经验,直达《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精华内核。

这套书以“极简”为概念,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述方式、贴近当代社会生活的话题引导、能引发全世界读者共情的情感诉求,以及对当代人的生活有实用价值的内容,将王蒙对“孔孟老庄”的理解融汇其中。

在这套书中,王蒙打破四大经典千年不变的全文阅读模式,打破了对“孔孟老庄”常用的沿袭原文的解读方式,而是从与现代人关系密切的学习、工作、交际、修养、情感等角度切入,让高大上的先哲学问,真正融入当代人的生活,让“古为今用”不再是一句口号。

王蒙非常欣赏“极简”这个理念,他说:“中国的经典必须简化,而且这是这些经典对应的圣贤的追求。为什么要简化呢?因为中国的这些经典的作者,这些圣贤,他们不是追求做学者,更不是追求做专家。所以,我们的经典天然追求的是,用最简约的语言来表达人生最深刻的道理,要表达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只有极简,才能够最好地传达中国智慧、中国经典的精神。”

可以说当代的年轻人是幸福的,我们生活在物资最丰富的和平年代,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精华可以为年轻人的成长提供充足的养分,我们应当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