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很多自己看过的鸡汤美文,不得不说,都是在经历了一番磨难以后取得了成功,和你的问题莫名的契合,可是比上自己的亲身感受,我更喜欢我父亲的奋斗。
在我的印象中,我从小就开始和父母过着漂流不定的生活,那时候曾经也在市区住过,可是后来奶粉涨了价,我们的生活已经无法满足那样的开支,于是经过父亲的再三考虑,我们最终退了租的房子,回到了乡下。
听我母亲说,从刚结婚那时候开始,我父亲就什么都做,卖苹果,卖菜,卖西瓜,甚至是给别人推着车围着几条街去宣传自己不知从哪儿弄来的几个新鲜玩意……我记得我好几次跟父亲去卖西瓜,那时候我也比较小,晚上就睡在三马车里面,晚上饿了母亲就切个西瓜给我吃,我一直都在想,我喜欢吃西瓜可能是因为那时候养成的习惯吧。每次卖西瓜一定会是整整一晚上的折腾,有时凌晨突然通知到我们了,父亲就赶紧起来进去跟商家交易,现在想来,那时候的夜,冷。
我父亲那一辈他们兄弟三个,加上我爷爷的哥哥的儿子,他们一共九个,算是兄弟,而其中,我父亲的三哥,也就是我的三大爷,那一年成了我们村子里的会计,从那时起,我们家里人似乎在村里的威信更重了,尤其是我三大爷,邻里邻外有矛盾了,或者有什么事情拿不定主意了,都喜欢让我三大爷帮忙参与一下,因为他爽快,利落,能办事。
都说下代的兄弟一代不如一代,在我看来,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我父亲他们兄弟三人除了我的父亲还算有股“闯劲”,我的两个叔叔都是属于那种老实憨厚的人,这样一来,久而久之,就会被我三大爷他们兄弟几个有点儿看轻的意思。
不知是不是因为我们一家住的离他们比较远的问题,他们在村子中间,而我们一家,住在村子东边,所以从小,我并没有感受过来自于我姑姑或者是老家人的那种宠爱。哪怕是跟我的叔叔比起来,我和哥哥两个人显得和他们格格不入。
我哥哥至今仍有时会提到这件事:有次他和老家人的几个孩子一块儿玩耍,中间有个卖糖葫芦的过来,我姑便叫住他们,一人给他们一块钱(那个时候,一块钱对我们小孩子来说,意义重大),让他们去买糖葫芦吃,可唯独没给我哥哥,当时的哥哥也小,看给了他们单单没给自己,就张口给姑姑要,作为小孩子的他,并没有大人们的人情世故,姑姑从桌子上拿起五毛钱塞到了哥哥的手里,就让哥哥走了。现如今,在大人们闲聊时,姑姑偶尔会提到此事,她的语气像是在说:“那个时候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就他一个人要钱”,事情过去了十几年,可是至今哥哥听到此事还是心里愤愤不平,就因为老家人都轻视我们,所以,我和哥哥就理应也受到轻视。
后来,在母亲的建议和强力支持下,父亲终于不再各种换着挣钱,确定了在村子里马路边租个门面做门窗生意,父亲很聪明,他跟别人学了几个月的手艺后就能自己独揽一面了,可是那时的父亲还比较老实,免不了在学艺时被骗,总是一家生意下来,他拿的最少,干的最累。
父亲在自己开始做门窗生意后,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技巧,由于他门窗工作做的漂亮,很快便积累了很好的口碑,基本村子里盖了新房子都会找他,有时也会有外村的要联系他。
这样的生活大约过了有好几年,父亲有一次和母亲提出想进城包活干,说他已经找好了路子,一定比在家里挣得多,母亲最后在他的软磨硬泡中同意了。
我们全家也很随着父亲来到县城,从那时开始,我发现父亲变了,他时常穿着一身西装,有时出去一整天,直到晚上才回来,他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外形着装,跟人交流再也不是以前那样的“慢慢悠悠”,他变得雷厉风行,或者说,变得“圆滑”了……
如今,父亲没能陪我走过我的半生,我也未能看见他满头白发的样子,他着急的走了,走的那样匆匆。
那天晚上,哥哥告诉我,你知道父亲为什么后来选择去城里吗?我摇了摇头,从那晚开始,我明白了。
父亲有一晚喝醉了酒告诉我哥哥,他心里憋屈,因为他没本事,他事事需要去求别人,三大爷他们看不起他,虽然是一家人却不愿意用心帮他,归根结底就是,我的父亲,他没本事。
所以,那晚我的父亲哭着告诉我哥哥他心里的委屈,我想,可能那晚过后,他也不会记得他在儿子面前曾如此不堪。从那晚开始,我的父亲下定决心要争口气,为了不再看他们脸色,为了不再去求他们,为了让我和哥哥有个好的生活。
虽然我的父亲没能继续奋斗下去,可是他最起码做到了,他曾经让我们光荣,让我们抬得起头,让我们觉得荣耀……
这就是我的父亲,一个经历了那么多磨难终于一步一步走向自己所设想的美好生活的父亲,如今他虽不在,但他永远,是我心中那个最优秀,最坚强的人。
- 上一篇: 严格自律开启未来感悟?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