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http://www.bwyyzx.cn
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摘抄> 正文

急需高三打动人的励志文章*

2022-02-24 17:11:35 暂无评论 115 美文摘抄 励志   急需   高三

★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作者:林丽渊 高三生活夹杂着很多的味道,让每一个认真走过的人无法在回首时说出其中的情感。一 个个相似却不相同的日子在我现在的脑海里已经成为回忆:空气中恒久飘浮着的粉笔屑,擦 了又写写了又擦不停更换的板书,班主任用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神棍”,数学课上讲 了一道题目 N 遍我们还没弄懂时老师恨铁不成钢的郁闷表情……我和我的同学抱着或大或小 但都很遥远的梦想,每天近乎麻木地努力 做一个称职的、没有一丁点歪思邪念的高三生。值得庆幸的是在那些一无所有的日子,我们 永不放弃的梦想照亮了在路上的我们。 每个人都有歇斯底里的本源 从初中开始,我的梦,就是复旦大学。高三了,我似乎感觉伸出双手就可以碰到我的梦 想。每天无数次地被灌输高考这个概念,除了背水一战,我别无选择。我在床头的小柜子上 刻了几个大字——杀进复旦!到现在我还记得那时的我“杀气腾腾、信誓旦旦”的样子。我老 老实实、安安静静地过着同样的生活,心如止水。旅游、疯狂网上购物、八卦……都被我忍 痛抛弃了,长达 7 年的 Q 龄也戛然而止。我真 的不是一个能一边娱乐一边学习的人,厌倦总是有的,偶尔也为自己的小成功沾沾自喜。我 对梦想的疯狂在初入高三时达到了极限,所有的一切都在高考来临之际幻化成自己早已认定 的那个大学梦,梦想的动力强大得让我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从老师公布高考复习计划进度表开始,我就拿出全新的本子开始记录我的高三。在第一 页上,只有一句话:复旦,等着我!第二页,也只有一行字:我的高考目标——650 分以上。 第三页,是一段话:“我知道,一切都会有的。我会拥有大考小考的失败,但永远不会放弃努 力与希望。环境只能影响我,不能决定我的未来。决定我未来的只有我自己。踏踏实实做好 手边的事,努力让梦想变成现实。”这 3 页,一直默默地支撑着我整个的高三生活。就如我的 高中老师说的:“飞不飞得出这漫漫大山,就看这次高考了。” 我的中学是一所县城的中学,跟其他的重点高中比起来,实在是太不起眼了。有时候我在想, 这真是个被遗忘了的世界。学校里没有很好的硬件,更没有令人羡慕的软件,自主招生、保 送生这种“优惠待遇”,我们都没有。对于每一个有“山外梦想”的孩子来说,有的只是短短的、 宝贵的那两天高考。也是从选择高考的那一刻起,许多同学和我一样在心中默念着“必须赢下 这场战役”,因为,我们知道我们输不起。 高三上学期,10 月份,第一次月考来临,也是从那一刻起,我开始感到高考的真实。国 庆放假的几天,我一天也不敢迈出家门。从祖国生日那天起,一直到 4 天后假期结束,每天 早上 7 点起床,一直做作业到凌晨 1 点,其中的吃饭和午休都在书桌上完成。我闷在家里拼 命学习,睁开眼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怎么做好头天晚上没完成的数学题,累了就幻想着拿 到复旦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情景。我真的那样癫狂地甘愿做一个最老实的学生。后来我才知道, 每个人都有歇斯底里的本源。 做个会思考的书呆子又何妨 月考过后,学校的宣传栏热闹起来,上面写着许多与高三学生相关的榜单和通知,我突 然觉得我的高二已经走远了,远得我看不到一点曾经的影子。我站在那里发愣,明白了自己1贴在书桌上的那句话不再有故作姿态的意味。高三,不是要求你做到在生活中学习,也不是 要让学习渗透到生活中去,而是要你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学习,尽量让自己在每一个时间 段里都有所得,所得的一定要有利于高考。“ 为了高考,做个会思考的书呆子又何妨?”我想着。每天的日子在不停地重复,简单而充实, 略显乏味,但是没有关系,我愿意,一切都值得! 早晨,爬到学校 5 楼的教室时我气喘吁吁睡眼蒙眬,困了我就扯我同桌问问题:“把唐朝 的文化史介绍一下……”或者面对成堆发下来的还飘着油墨味的复习资料, 有点神经质地发牢 骚:“最近纸张是不是又降价了,以至于学校毫不吝啬地发了这么多?”随后,在座位上跷着 腿,忘乎所以地抱着书捏着笔拼命地背历史,分朝代和专题背,背到连书都想扔出窗外;中 午吃饭,嘴里塞满了饭的同时翻看着下一 步的学习任务,把自己想得比国家总理还忙;放学后在操场上慢跑,还逼自己边跑边背古文; 晚上做一大堆数学题,像许多文章里描述的那样,旁边放着一杯咖啡……这是我的一天,我 不知道这样的一天会不会让别人很“鄙视”或觉得太夸张了,受不了,但我真的是这么过 来的。我是一个寻常的高三生,深陷在高三里,只知道机械地吃着饭、做着题、上着课,平 静得如同家乡的小城,永远都不会有什么大事发生。 苦,从来不会白吃 临近高考的那段时间,各种各样品种繁多的试卷如约而至,轮番轰炸。月考已经不算什 么了,每周一大考,三天一小考,这还只是学校的硬性规定,各科老师还商量着什么时候时 机对头了,再来和同学们用试卷“交流交流以保持战斗力”。从高三下学期开始我们年级的课 程表全面改版,两节课连堂上绝对属于正常情况。我们每天都会交上 N 张写得密密麻麻的试 卷,也会收获 N 张批了鲜红分数的试卷。分数,这个具有强烈刺激性又很值钱的家伙,在那 年的秋天,它的威力足以让包括我在内的所有高三生恐惧不已,既爱又恨。虽然我早已是身 经百战,可遇到考试我还是担心考不出好成绩。百炼没有成钢的郁闷笼罩着每一次将要到来 的考试:感觉自己为数学付出了无数个白天和黑夜,却没有得到期望中的红苹果。文科综合 也是刺痛我神经的一科,4 分一道的选择题,十几分一道的简答题,稍微一疏忽就眼睁睁地 看着分数没了,像错过一场华丽的邂逅,最终一无所获。可即使这样,我依旧每天嚷嚷着要 考复旦,依旧每天拿着繁多的试卷仔细地做着,因为我的选择是没得选择,所以我一直学啊 学…… 我的学习计划非常周密,一般月考前两个星期,我都会抽出一天时间,把这两个星期每 天的日程都排满,然后一步步循序渐进地复习。每天的任务都会很重。月考前的那两个星期 是我最累的时候,因此每次月考后我都会犒劳自己一下,不管考得好坏,只要我尽了最大的2努力。我一直奉行着“苦,从来不会白吃”的原则。我是个超级 shopping 迷,饰品店是我的最 爱,越是考不好,我就越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让自己拥有美丽的心情,然后躲进 小房间里用塔罗牌和自己游戏,玩到我满意为止,那是一件总是让我充满期待与惊奇的事情。 这也许算是我高考前无趣生活中最好的点缀。生活总得有点希望,比如你在拼命学习的时候, 潜意识里要告诉自己,过了这个坎儿,会有一件很美好的事情等着你,这样效率就会很高, 再难熬的分分秒秒你也会觉得是值得的。高考前 15 天的一个早晨,我很安静地端详着钻进窗 缝的那一缕阳光,那么柔和却又充满力量地照在我铺开的书上。我知道,剩下的那些天,我 必须坚持一心一意地努力。我如往常一样地度过了高三生活中最后的那段时光,没有特别的 释放和最后的狂欢,心好像沉在某个寂静之处,不知道哪来的镇静和风轻云淡。 未来的成功与每个人都是等距离的 高考的前一天,我提前去看考场。我去得很早,走进那个考场时,一个人也没有。我循 着序号坐到了我的位置上,环顾着空荡荡的教室和一字排开的桌子,心里问自己:明天我就 会在这个地方了,我能从这儿拿到去复旦的通行证吗?转头望见过道上挂着的“积极准备,坦 然面对”的大红色横幅,我想,或许就是仅此而已吧。两天的高考过得很平常,除了考英语时 小睡了 15 分钟。我 35 分钟完成了语文作文, 25 分钟答完了数学的选择和填空。真正考完走出考场的那一刻,面对老师,我说的第一句话 是:“我把试卷都填满了,除了数学的最后那道题,我很满足。”往家走的时候,我心中藏着 对自己说的话:高考,无论好坏,我都坦然接受,我真的尽力了。考完的第二天我就对了答 案,估了分数。按照往年的录取情况,以我的分数能上复旦了,我似乎已掂量出那份通知书 的重量。我兴奋了很久,所有对未来的期待和 担忧都在我幻想着通知书大驾光临时成为我狂喜的碎片。后来知道自己成为状元,高兴了一 阵子,但我真的没有狂喜,虽然我也曾想得到那个名号。随后我去南宁参加招生咨询会,面 对着“状元”的身份,老师和爸妈的脑子里全是“北大北大”,一时间我也变得茫然失措了,终 于放弃了我最初的梦想——复旦,选择了北大。北大的魅力对于每个高三学生来说都是不可 抗拒的。咨询会那天,我特意去复旦大学的 展位看了很久,然后转身默默地离开…… 高考后我整理了一年来用过的各种复习资料。 学校印发的各科试卷拥挤着占了半个书架, 还有自己去书店买的套题:语文 83 套,英语 52 套,数学 65 套,文科综合 95 套。除了文科 综合的简答题没有全部做完,其他试卷和套题上我都用红蓝黑三种颜色的笔记了很多的笔记 及注意事项。4 本数学参考书,我从头到尾看了 5 遍,每一本上都写着我的心情和日期;英 语的专项练习,阅读做了两个大本,完形填空 3 本,3语法及其他单项训练 3 本;历史课本 5 本,背了七八次;地理的地图,被我剪贴了满满一大 本……翻弄着一套套试卷和有些凌乱破碎的纸,不知道为什么,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阳光 透过窗户照进来,白花花地晃着我的眼睛,我只想躺在书堆里睡觉,把一切都忘了……别人 总觉得我一直都是那么优秀和一帆风顺,其实只有我知道自己的生活是怎样的。虽然我一点 都不觉得痛苦,但辛酸还是包裹住我的身体,包 裹住那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想哭的我。想起每个晚自习时,看着忽明忽暗的教室外面的那条 小巷,等着妈妈接我回家;想起在数学遭遇瓶颈时,把自己关进房间里整整两天都没去学校, 面对着墙壁发呆六神无主的崩溃样子。我一次次告诉自己这是上帝的巧妙安排,他让我在高 考前吃尽了苦头,这样我才会在高考中顺利过关。我也一次次从彷徨和迷茫中走了过来,因 为我一直相信,我的未来不是梦,未来的成 功与每个人都是等距离的。从来只有拼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 一颗心,是绝对不会因为追求梦想而受伤的。为学之路的失落与得意、清晰与迷茫,最 重要的在于你拥有一个怎样的心境。努力中会有失败,会有失去勇气的时候,但我必须努力, 我正在努力,我需要坚强,需要沉默,需要意志。一切都只是过程,成功与快乐才是终点。 生活可以是无趣的,但自己一定要快乐。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我们只是有梦想的孩子。 ★ 花开不败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地为我开着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她身旁今天我们已经离去在人海茫茫她们都老了吧她们都在哪里呀幸运的是我曾陪她们开放花儿开过了。我们承认也好,忽略也罢,只要花开于心,就会不败。有些故事还没有讲完那就算了吧那些心情在岁月中已经难辨真假她们都老了吧她们还在开吧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我不知道应该怎样写,准确地说是不知道用怎样的文字把这一年的心情完整地串起来,让它们如绚丽的水晶不失原味地挂在那儿,让你们分享,让你们明白。在这个热得要命的八月写下第一个字符的时候,我突然注意到窗外成片绽放着许多不知名的小花,红的,黄的,粉白的,澄蓝的,花花绿绿地漾在一起,满目漂亮的色彩。天啊,这些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呢?这样如火如荼的势头应该不会只有几天的时间吧。我不知道这一年里这些花儿是不是也是这样漂亮地开放着,如果是,我想我应该感谢它们。我嗅得出空气里有许多甜美的味道,有一个很美丽的词突然冒出来:花开不败!花开不败。花开不败啊! 我想我终于可以平静下来,告诉你们这一年里发生的许多故事,我想无论将来再发生什么事情,这一年里的点点滴滴、滴滴点点,我是再也不会忘记了。高三开始的前一个星期,开了一次家长会。那是一次很严肃的家长会,一次没有人缺席,甚至没有人迟到的家长会。班主任在那次会议上调动起了家长几乎所有的情感。高三的重要性自是不用多言的,所谓成也高三,败也高三,无论过去孩子们多么辉煌,也不论他们多么失败。班主任那么一个瘦弱的小姑娘,竟然靠在讲台边上一讲就是斗志昂扬的两个小时,无非是让我们相信,什么事情都是有可能发生的,奇迹或恶果,都会在这一年里戏剧般地粉墨登场。学校为了让每个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在班级、年级,甚至在区里、全市的排名位置,精心制作了一张高一高二的各科成绩排名表。现在想起来,我不得不佩服那张表的细致程度了。每一门成绩的总分、标分、名次,与年级里的均分对比情况,甚至还有精心设计的由此得出的成绩曲线走势图,最后还附带综合名次的具体分析。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一张纸,真可谓煞费苦心。父亲是阴着脸从学校回来的,情况如我所估计的一样不容乐观:年级排名290名。可怕的位置。还有希望的。老师说的,什么都是有可能的。父亲说他是相信我的,然而我却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再相信自己一次。可是,已经没有退路了。我们是过了河的孩子,不能回头。我惟有扬鞭策马,奋起直追,才对得起父母,对得起老师,最重要的是对得起自己。十一年漫漫的准备期,终于到了要拉开战幕,拼命一战的时刻了。我必须和我的散漫、不负责任的过去说声再见。我在已输得一败涂地的情况下仓促应战,然而战斗已经开始了,躲都躲不掉。高三真的很不一样。对于高三来说,写文章绝对是一件奢侈又浪费的事情。我不得不佩服高三的强大动力,书桌上的催稿单越积越多,我收拾起钢笔和稿纸,毅然地和它们说再见。那只雕着好看的龙纹的银白色钢笔太沉重,我拿起来的时候真有点力不从心,所以,我决定放弃。在高三刚开始的那段时间,几乎每个人都是踌躇满志地跃跃欲试,每个人都魄力异常得非复旦交大不进。我在床头贴了一张杀进复旦的特大标语,在每天早起和入睡前都大喊几遍,以增加自己那点少得可怜的信心。所有的梦想都在高考的压力下抽象成了自己认定的那座神圣学府。当时一听到关于复旦的一切消息,我就立即热血沸腾,激动不已,仿佛所有的东西都在那所学堂耀眼的光环下黯然失色。我从来都没有想过第290名的分数和复旦的巨大差距,周围的同学们似乎也没有意识到那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可怕阵势。我们固守着心中的梦想,祥林嫂般地嚷嚷着我要××,那种心理和由此制造的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氛,是没有高三经历的人所不能体会的。来自高三的第一次真正较量很快来临了。第一学期的期中测验。一次我们认为已经准备得很好却被杀得惨不忍睹的考试。我们的排名就如同老师先前所预言的那样来了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班里许多从前名不见经传的同学如同一匹匹的黑马,一下子让大家大跌眼镜,起起浮浮、窜上滑下之间,许多人开始变得实际起来。北大的校门的确艺术得够格,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在那儿感受高雅的,粥少僧多的尴尬让每个高三学生在现实与梦想的巨大落差前狼狈不已。我是极少数仍抱着幻想不放的人。请注意我用的是幻想一词,也就是那种在当时看来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事。按理说,我这种在高一高二不争气地徘徊在二、三百名之间,而在高三已开始1/4,却仍是保持小幅盘长势头的人对复旦这样一所全国顶尖的学府是不应该再产生任何幻想的。可是天晓得我当时怎么就会有如此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我固执地抱着每考一次,前进50的念头,痴痴地盘算,傻傻地得意。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正是由于当初自己那种吓人的乐观,才有了执著下去的动力,才使绝对不可能的事逐渐地一步步闪现出希望的曙光。接下去的日子开始变得越来越平淡,越来越简单,单一得重复。每天早晨,我气喘吁吁地冲进那间坐得扑扑满的教室,放书包,拿练习,开始演算。那一个个相似却又不太相同的日子现在想来已经抽象成了总是写得密密麻麻的草稿纸,黑板上一直擦不干净的公式、习题,教师一句句发自肺腑的叮咛和永远飘浮在空气里的粉笔屑。班里同学的幽默细胞在这种单纯的环境中被训练得异常尖锐,任何一点细枝末节的小事一旦被抓住了,就立即被夸张地扩大再扩大,然后引来全体的轰动。某作家的一篇关于放狗屁/狗放屁/放屁狗的文章,竟然引来了全班同学拍桌子大笑、拆桌腿敲打的疯狂举动。老师说,这是一种高三综合症的表现,因为我们的生活太单一了,因此,任何一点能激得起涟漪的东西都会给我们带来不可估量的快乐。玩的时候就拼命地玩,学习的时候就拼命地学习。是我们高三学生信奉的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高考倒计时牌上的数字越来越小,我们已经没有时间了。老师向我们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吧。后来有一天,不知是谁在教室里插了一捆新鲜的百合,粉白的那种香水百合。整个秋季,教室里始终萦绕着百合恬静的味道。我们就不经心地在淡淡的甜香里一日复一日地演算,没有人去刻意注意那捆恬然的百合,但它和它的味道却真真实实地深深烙在了每个人的心里。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准确地表达那一阶段自己的感觉,可能是踏实吧。我依旧在每天早起和晚睡的时候大喊一句杀进复旦,但却不再一遍又一遍地将复旦挂在口头了。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将梦想收藏在心底,用各自的方法尽最大的可能努力着。进步和荣誉这些缥缈的东西都是我们不能抓住的,只有这一天一天实实在在的日子是我们可以看到并握有的。我看得见我的同学们和我自己在这一天天质朴的日子中真实地努力着,我的成绩就在这种踏实感中稳步攀升,一点一点不快也不慢地前进。这种感觉,现在想起来,真是很好。高三第二学期的日子较之第一学期的平静有了较大的改变,增添了许多躁动与不安的成分。第一轮对知识的梳理和第二轮对综合题的系统掌握已经告一个段落,第三轮紧张的考试和题海战术的轰炸接踵而至。那真是一段难以形容的日子。课表改成了语语数数外外+1+1自修自修这样可怕的形式。老师上课通常不再帮我们概括什么,只是发下一叠一叠的各科模拟卷当堂测验。我不知道老师怎么会有那么多的考卷,每个区的每种卷子我们都要做一遍,分析一遍,再抽查一遍。还有别的市的、全国的各类统考卷,甚至连那些不知名的学习类报刊上的怪试题也被老师无一遗漏地搜罗下来给我们做。一节课的小测验,两节课连在一起的大测验,全年级统一的自修课模拟考,所有的考卷都要算分,老师来不及批的小测验就让同学互相交替着批。分数于是成了这个冬春交替的忽冷忽热的季节里最刺激人又最不值钱的东西。那真是一种强有力的刺激。每天背n个单词,每天做n张试卷,每天完成n份订正。计划表上涂得密密麻麻,每完成一样就用彩笔划去一样。那一道一道触目惊心的杠杠和考卷上红艳艳的大**,滴零滴落地洒满了每一个黄昏和早晨,铺满了学校和家庭那条惟一看得见漂亮花朵的小路。像山一样高的发黄的纸页,浸在发霉的空气里缓缓地挪动。有时候在家背书背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书都想扔到窗外去。可是,只要默念几遍复旦马上就会平静下来。我载着沉重的脑袋、空白的心,心甘情愿地埋在那间要馊掉的屋子里一遍遍地之乎者也,a b c d,执著啊执著,我不明白我这么一个散漫惯了的人怎么会一下子变得这么正襟危坐,感天动地。那是高三最刻骨铭心的一段日子。到如今,我坐在空调房里惬意地整理着高三一年的书籍,仍是佩服自己当时的毅力和勇气。几大本密密麻麻写满批注的笔记,半米高的每张都仔仔细细做、仔仔细细订正和分析的考卷,还有一本字典一样厚16开的数学经典习题,每道题竟都有四、五种解法,被看了不下10遍。在那个冷得要命的冬日和气候怪异的春天里,我用龟裂的双手和粗糙的笔迹一个字一个字、一道题一道题地编织着心中那个惟一的梦想。我想这就是高三所带给我的影响与改变吧。成长是憧憬和怀念的天平当它倾斜得颓然倒下时那些失去了月光的夜晚该用怎样的声音去抚慰老狼的歌我很喜欢,在那一段日子里,老狼让我安静,让我释然。我想如果要用一个人的歌声去给我的高三配乐,老狼的,很合适。平静下藏着波澜的声音。我带着290名的耻辱,用一种破釜沉舟的心情和现实作最后的搏斗。我仔细审视了一下手中的砝码,什么都没有了,只有努力。我想,每个曾经拼搏过高三的人都体会过这种拦截掉所有退路的狭隘的美丽,都是在用心在感受最后的心情里的那种悲壮情怀。填志愿是一件要命的事情,远比我设想的要复杂,让人受不了。我以为我会潇洒地在第一志愿填上复旦大学的字眼,然后得意地继续我的梦想。我甚至设想了假如父母反对或老师不赞成,我会用怎样的话语去填塞,用怎样的言辞去反驳。然而,那都是填志愿以前的想法了。以为是以为,现实是现实。而事实上,填志愿这一过程,的确成了我高三历程中最为波折的一件大事。老师反复强调一定要根据以前几次重大考试的分数和排名以及高一高二的一切表现来衡量自己的位置,我的信心于是在一次又一次地排序和比较中消失殆尽。我行吗?我可以吗?在杀进复旦的横幅前我的回答一次比一次底气不足,细弱的声音在残酷的现实里被搅得支离破碎。老师们原本鼓励的态度在这个时候全都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他们找你谈话,用升学率,用前几届惨不忍睹的失败例子想方设法地让你害怕,让你体会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毛骨悚然。保守,保守,再保守些。成了填报志愿的首要原则。我的处境有些令人绝望。全家上下的那点可怜的背景不足以引起任何能人慈爱的眷顾,自己的成绩又软弱得没有一点呐喊的能力。纵是大半年的努力换来了年级前80名的稍稍靠前的位置,但在290名的阴影和复旦这道高不可攀的门槛前也变得怅然无力起来。开始不断地有同盟者退出来。他们中有的因为某所次一点的学校的五分承诺,有的因为父亲认识某所高校的灵魂性人物,还有的因为被老师们的软磨硬缠弄得晕头转向,总之,他们放弃了。我一下子变得孤立无援起来。父亲甚至背着我去华政领了一张10分的加分表格,整日没完没了地向我陈述学法律的无量前途。最后,甚至连校长也发话了:你考复旦,只有30%的希望。要考虑清楚啊。那几日我的神经变得空前脆弱起来,在难以企及的梦想与相对保险的退步中飘忽不定,犹豫不决。一位华政的学长竟然用这样的话安慰我:先填我们学校吧。要是真的考了很高的分数,大不了坐到复旦门口去哭一场嘛!于是,我选择放弃。我不敢让复旦如同一个美丽的童话仅仅存在于口头,我不敢用不自信的鸡蛋去碰一下那坚硬无比的石头。我无法忍受万一失败所带来的那种从天堂到地狱的绝望。我在全票赞成的欢呼声中,颤颤抖抖地写下了那所想也没有想过的学校的名字,任背叛的字眼在脑中炸开。交掉表格后,我一个人坐了两个小时车偷偷地跑到复旦的校园里去坐了一个下午,去哀悼我梦想的破灭。复旦真漂亮啊。铺天盖地的杜鹃安静地在校园里醉人地开放,恰到好处地映衬着我想象中肃穆、神圣的复旦校园。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下来。我不甘心啊,我不甘心一个做了12年的梦就这样被一张薄薄的纸所彻底打碎,我不甘心高三这一年来日日不顾一切的拼搏就这样被一句保险的理由而葬送。我知道没有什么可以替代复旦在我心中的那种举足轻重的地位,若是真的以高分进了其他学校的任何一个系,那种遗憾又岂是坐到复旦门口去大哭一场所能排遣的呢?我知道那一个燥热无比的星期天下午,对我而言意味着一种执著信念的胜利。现在想起来,那一个下午的宁静美丽的复旦,帮助我做出了一个属于我自己的多么重要的决定。我终于还是在所有人诧异的目光下要回了我的那张志愿表,郑重地在表格上工工整整地填上了复旦大学那四个令我激动的大字。那真是我12年来写得最舒服的、最漂亮的四个字。这四个字也是我这么多年来凭自己的意愿所做出的最重要的一个决定,是体现我人生最初分量的一个决定。我要我所要的,纵使是在现实面前被撞得头破血流,纵使是在高考场上输得一败涂地,这是我自己做出的选择。接下去的日子就再也没有什么值得书写的地方了。交掉了志愿表的我们,没有什么再值得劳心伤神的东西,读好书,做好卷子,放松下心情,一切就是这么简单。至于那被无数人称之为黑色的三天,我以为紧张是有的,但对于身经百战的我们来说,当它是一次特殊的模拟考,坦然面对就可以了。我觉得自己当时真是超乎寻常的冷静,心不慌手不抖地就做完了所有的考卷,监考老师露出难得的微笑,考完了?嗯。我的高中结束了。走出考场的时候,脚有一点发软,脑子里嗡嗡作响。整个身子像被抽去了主心骨一般瘫作一团。疲倦像小山一样压过来,我累了,真的累了。交掉了考卷,仿佛交走了半生的嘱托。 三百多个饱含汗水与泪水的日日夜夜呀!排山倒海的感觉涌过来,把我无声无息地淹没。拿到复旦的通知书后终于还是忍不住去看了那间熟悉的教室。五楼南边走廊向里走的最后一间屋子,高三一年的青春从这里流走。讲台上的玻璃瓶里意外地插着一束淡紫色的勿忘我,嫩绿的小碎花瓣零星地点缀其中,轻轻地在风里摇曳。我和我的朋友们就在这样一间一年四季都有花朵绽放的屋子里共同走过了一段最最艰苦的岁月。现在,他们中间有的去了北京,有的去了南京,或是留在了上海的某一个遥远的角落。我想起我的同学们把头埋在乱七八糟的草稿纸里演算水的张力的情景,我想起我把脚跷在前座的凳子上叽哩呱啦地背政治的情景,我小心翼翼地将这个小屋子里曾经那么真实地上演过的每一个饱含酸甜苦辣的小故事深深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