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http://www.bwyyzx.cn
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摘抄> 正文

浪淘沙朱熹?

2022-12-19 22:46:51 暂无评论 85 美文摘抄 全诗   万紫千红   出处

《浪淘沙·朱迹》讲述篆刻迷东阳戚山鹰迷恋青田石已久,庋藏甚富,今年春夏忽发兴致,择宋词《浪淘沙》经典六首,礼贤陈金彪、张建平、吕金柱、戴家妙、王义骅及愚我六人,出上佳青田石章嘱篆。

一词十句,一句一印,共计六十印汇为一编,秋风送爽,付梓刊行,亦篆刻之美谈。

《浪淘沙》词,四字印、五字印、七字印组合,及考验篆刻作手多字印的驾驭能力,相对七字以上的多字印,四至七字的多字印更适合艺术表现。除愚我久无创作激情临时抱佛脚外,余五子皆篆刻精英,各擅特长:陈金彪呼啸山林,干净利落;张建平生熟通吃,冷热有度:吕金柱不修边幅,野逸无常;戴家妙巧手调和,珠圆玉润:王义骅静占得参,烟波独钓。

《浪淘沙·朱迹》指出篆刻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发展势头出乎意料地好,篆刻理沦、篆刻创作、篆刻市场、篆刻材料、篆刻队伍、篆刻影响、篆刻传播、篆刻出版、篆刻收藏无一不值得研究关注。不属于凤毛麟角的篆刻家不需要孤芳自赏,只要有水准,不怕巷子深,懂篆刻或不懂篆刻的篆刻迷总会寻找机会请心仪的篆刻家动动刀,命题或不命题的篆刻作品在有收藏眼光、收藏实力的篆刻迷的联姻下渐次诞生。

万紫千红总是春全诗,及出处。。。

春 日 朱 熹

shèng rì xún fāng sì shuǐ bīn
胜 日 寻 芳 泗 水 滨 ,
wú biān guāng jǐng yī shí xīn
无 边 光 景 一 时 新 。
děng xián shí dé dōng fēng miàn
等 闲 识 得 东 风 面 ,
wàn zǐ qiān hóng zǒng shì chūn
万 紫 千 红 总 是 春 。



作者背景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字元晦(huì),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今江西婺源)人。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也写过一些好诗,善于寓哲理于形象,以《春日》、《观书有感》等较著名。

注词释义
胜日:风光美好的日子。
寻芳:游赏美景。
泗水:河名,流经山东曲阜一带。
滨:水边。
等闲:轻易,随便。
总是:都是。

古诗今译
良辰探寻美景在泗水之滨,无限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轻易便能识得东风的妖面,满眼的万紫千红都是芳春。

名句赏析——“万紫千红总是春。”
首句点明出游的时令、地点,下三句写“寻芳”的所见所识。春回大地,诗人耳目一新。正是这新鲜的感受,使诗人认识了东风。仿佛是一夜东风,吹开了万紫千红的鲜花;而百花争艳的景象,不正是生机勃勃的春光吗?诗人由“寻”而“识”,步步深化,统率全诗的则是一个“新”字。但泗水在山东,孔夫子曾在泗水之滨讲学传道;而南宋时那地方早已沦陷于金国,朱熹怎能去游春呢?原来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中的“泗水”暗喻孔门,“寻芳”暗喻求圣人之道,“东风”暗喻教化,“春”暗喻孔子倡导的“仁”。这些意思如果用哲学讲义式的语言写出来,难免枯燥乏味。本诗却把哲理融化在生动的形象中,不露说理的痕迹。这是朱熹的高明之处。当然,如果读者全不理会那些哲理,只把它当作一首游春诗来欣赏,那也是读者的权利,朱熹是无可奈何的。
赏析:
诗歌叙述诗人外出河边寻春踏青,一眼望去就感觉到处焕然一新。为什么?因为天地间吹开了和煦的东风,东风催得百花齐放,百花为人们捧出了万紫千红的春天。诗人赞美了春天美好的景象,同时也道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历来也被传为名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