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主要诗歌流派及代表诗人.
1、宫廷诗派:上官仪,杜审言
2、现实主义诗歌流派:杜甫,白居易
3、浪漫主义诗歌流派:李白,李贺
4、山水田园诗派:王维,孟浩然
5、边塞诗派:高适,岑参
6、奇崛诗派:韩愈,卢仝
7、苦吟诗派:孟郊,贾岛
8、感伤诗派:李商隐
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现在收集在《全唐诗》一书中的有两千三百多位诗人的四万八千九百余首诗歌。诗歌在唐代成为一种最普遍的文学形式,从帝王、贵族、官僚、文人到和尚、道士、尼姑和歌妓,都有作品。唐诗的内容极其丰富,大地、山河、战场、边塞、农村、城市,以及阶级的对立、政治的风云、历史的题材和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妇女的遭遇等等,无不加以描写,反映了唐代历史发展的面貌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这是唐以前的诗歌所没有的。唐朝的诗人发展了诗歌的各种体裁和形式,流派众多,风格各异,呈现出万花吐艳的景象。著名诗人不断涌现,初唐有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等,盛唐除李白、杜甫外,还有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等,中唐有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柳宗元、李贺等,晚唐有杜牧、李商隐等。
李白“诗仙” 盛唐 《早发白帝城》《蜀道难》《望庐山瀑布》《送孟浩然之广陵》《赠裴十四》等 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想象丰富,语言轻快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少年时期生活在蜀中,家境富裕,轻财好施,喜好文学,熟读百家书籍。
又关心国事,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二十多岁时出蜀东游,十年之内,顺着长江南浮洞庭,北游襄汉,东上庐山,直下金陵、扬州,远到东海边,后来又到黄河流域许多地方。四十多岁时,经推荐,被唐玄宗召到长安,作为文学侍从,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李白很兴奋,以为可以辅弼君主,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生活在草野间的人)”?但是,此时的玄宗沉湎于歌舞酒色,政治黑暗腐败。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在长安不满两年,便愤然离去,继续漫游各地,“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李白的诗歌创作于是趋于成熟,名篇叠出。天宝三年(744年),他在洛阳和杜甫相遇,结成好友。两人在河南山东一带,携手探胜,把酒论文,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在永王(玄宗第十六子)幕府工作。后来,唐肃宗借口永王谋反,杀了永王,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中途遇赦。宝应元年(762年),62岁的李白,在穷困和飘泊中病死于安徽当涂。
李白存诗九百多首。他热爱祖国山河,自称“一生好入名山游”,写下了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其中,《早发白帝城》《蜀道难》《望庐山瀑布》等都是无与伦比的绝唱。
杜甫“诗圣” 盛唐转衰 《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吏”“三别”等 或气魄雄浑,或沉郁悲怆,语言精练凝重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洛州巩县(今河南巩义)。7岁开始学诗,15岁时的诗文就引起洛阳名士们的重视。
20岁以后,先后到江南一带、山东、河北一带长期漫游。十多年间,扩大了眼界,丰富了见闻。天宝三年(744年)和李白相遇,结下深厚友谊。第二年两人分手,彼此都写下了不少怀念的感人诗篇。30岁以后,杜甫来到长安,旅居10年,本想凭自己的学问为朝廷所用,实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
但是考试不第,朝政黑暗,他找不到出路,困居长安,“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在失意和贫困中,杜甫看到了朝政的黑暗,体会到了人民生活的痛苦。这个时期,他写了不少深刻反映社会矛盾的诗歌,包括“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深刻反映贫富对立而流传千古的名句。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带着全家走在难民的行列里,饱尝了战乱的苦楚。他被叛军抓到长安,长安经过一场浩劫,到处呈现国破家亡的惨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集中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之情。安史之乱期间,杜甫写出了许多不朽诗篇如《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组诗六首(后人简称为“三吏”“三别”)。
宝应二年(763年),安史之乱结束,唐军收复河南河北,他欣喜若狂,脱口唱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七律。这恐怕是杜甫生平最快乐的一首高歌。但是,快乐只是昙花一现,藩镇之间连绵不断的战争逼得他仍旧到处飘泊。大历五年(770年)冬,贫病交加的杜甫在湘水上的一条小船里,永远停止了歌唱,终年59岁。
杜甫一生写下几千首诗,存诗一千四百多首,他的诗歌记载了社会的万象,人民的生活,艰难的旅程,反映出了唐朝从强盛走向衰落的一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被人们称为“诗史”,并称杜甫为“诗圣”。后世的人对他和李白的诗评价很高,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白居易说:“吟咏流千古,声名动四夷。”
白居易 中唐 《赋得古原草送别》《秦中吟》《新乐府》等 讽喻社会,同情人民,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下人,晚年寓居洛阳的香山,自号香山居士。他生活在安史乱后唐朝走向衰落的时代,11岁时为躲避藩镇战乱,同百姓一起逃难,五六年的颠沛流离生活使他了解到民间疾苦。
白居易从小聪慧。五六岁时学作诗,9岁时熟悉声韵。他刻苦读书,以致口舌生疮,手肘成胝。十五六岁时写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受到当时有名诗人顾况的赏识。在京师任翰林学士、左拾遗时,他上书论事不怕得罪权贵,甚至当面指摘皇帝过失。
他又以诗歌作为“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工具,写了大量讽喻诗。但是由于朝政日趋腐败,他的奏状和诗歌反而招来当权者的忌恨和打击。他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以后又担任过许多地方的官吏。他做过一些好事,如任杭州刺史期间,主持兴修西湖湖堤,灌溉田地一千多顷。
68岁那年得病卧床不起,仍不停吟咏,75岁病逝。
白居易倡导一整套进步的诗歌理论。他主张:“文章合(理应)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意思是文学必须反映现实,要达到教育的目的。他把诗歌比作果树,提出了“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感情是根,语言是苗叶,声韵是花,意义是果实)的著名论点。
认为没有感情的诗,就像无根的果树,无法成活;没有意义的诗,就像果树不结果,毫无价值。白居易的进步文学理论,对我国文学的健康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白居易创作很多,存诗近三千首。白居易的诗,内容深刻而风格平易,在社会上流传极广。上自王公大人,下至牛童马夫,无论道观佛寺,无论妇女儿童,都能琅琅上口。
街头坊间,有人刻印出售。白居易的名声远播国外,曾有朝鲜商人来索要白的诗,带回去卖给宰相,一篇值百金。日本僧人惠萼,曾在苏州南禅寺抄得一部白集,携带回国。后来又有人陆续抄回,至今日本保存有相当于宋、元时的三种抄本各一卷,视为国宝。
。
唐代是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期中李白的诗歌想象丰富,字句瑰丽而大气,是为浪漫主义的代表;而杜甫的诗歌风格则多比较沉郁,诗歌多反映民生国事和自己的遭遇,为现实主义诗风。(仅作参考,大方之家勿见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