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http://www.bwyyzx.cn
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摘抄> 正文

中国诗歌发展史集大成者?

2023-03-02 13:55:39 暂无评论 158 美文摘抄 发展史   中国   诗歌   诗歌发展史

杜甫的地位,确有一部分儒家思想的助力,所以后世认为杜胜李的人为多。


两人的差异,就在“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和“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之间。李白清新自然,诗句如画卷般展开;杜甫沉郁壮阔,文笔更工。


批评杜甫的人,多认为在他过于雕琢用典,失了真性情。最可恨的是带歪了后世。刘克庄有言:“古诗出于性情,今诗出于记闻博而已,自杜子美未免此病。”章太炎则更加极端,直说杜甫:“为功为罪,未可定论。”


在我看来,性情体裁,不可偏废,杜甫在这两方面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无愧为诗歌集大成者和与李白并立的最后巅峰。无非李白更自然一点,杜甫更工整一点,但正如之前所说,这是差异,不是差距。元稹言杜靠排律便胜过李,固然不公;章太炎过分看重自然气度,则更加偏激。


后世学杜“画虎不成反类犬”,板子不该打到杜甫身上。而杜甫自己是怎么学前人的呢?宋玉一句“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多少咏秋诗赋不出此藩篱。但杜甫自己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就学宋而胜宋。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才能的差距。

从汉语发展史看每个时代?

汉语经历了四个的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有文字记录的上古时期,先秦时代。由于书面语言的出现,语言出现整合、规范的可能,如诗歌的由经书面语言的传诵过程,就是一个规范的过程。


第二个阶段,中古时期,两汉到隋唐时代,社会生活相当发达,交流交际的频繁化,尤其是书面语言即文字的应用十分广泛,字书(字典)、辞书(词典)对社会的各个层面的文化影响,尤其是文学作品的大量出现,使得汉语的发展、整合十分迅速。


第三个阶段,晚唐至“五四运动”以前,这时由于文学作品的影响,尤其是与口语结合十分紧密的白话文小说的出现和普及,这时期的汉语的书面语言的发展十分的繁荣,因此,书面语言的模范作用,对语言的规范、整合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四个阶段,“五四运动”至今,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成熟时期。

中国诗歌发展史

中国的诗歌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它是在人们的劳动、歌舞中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诗经》是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总集,也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颂”诗是统治者祭祀的乐歌,有祭祖先的,有祭天地山川的,也有祭农神的。“雅”分大雅和小雅,都是用于宴会的典礼,内容主要是对从前英雄的歌颂和对现时政治的讽刺。“风”是《诗经》中的精华,内容包括15个地方的民歌。《诗经》在艺术上最值得一提的是“赋”、“比”、“兴”。公元前4世纪,战国时期的楚国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基础,加上北方文化的影响,孕育出了伟大的诗人屈原。屈原以及深受他影响的宋玉等人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枣楚辞。屈原的《离骚》是楚辞杰出的代表作。楚辞发展了诗歌的形式。它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形式,从三、四言发展到五、七言。在创作方法上,楚辞吸收了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开辟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诗经、楚辞之后,诗歌在汉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汉乐府民歌流传到现在的共有100多首,其中很多是用五言形式写成,后来经文人的有意模仿,在魏、晋时代成为主要的诗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