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http://www.bwyyzx.cn
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摘抄> 正文

为什么说诗歌创新是中国古代诗歌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

2023-03-10 04:30:54 暂无评论 240 美文摘抄 西方音乐   简述   歌剧

中国诗歌长盛不衰的原因:

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

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

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从深层考察,诗歌的发展乃是性情与声色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从重性情到重声色,是中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发生在晋宋之际,具体地说是在陶谢之间。这恰好也正是近体诗的各种技巧被自觉加以运用的时候。

诗歌的特点:

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这个定义性的说明。

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英国近代诗歌发展历程?

英国是一个在北大西洋的骇浪中颠簸的小岛国,其面积仅相当于美国的六十分之一。然而,它却为现代世界(至少是西方世界)奠定了好几块基石:英国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成为近代大工业的开路先锋,从而把全世界推进到工业时代;英国也是最早实现资产阶级政治变革的国家,为西方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树立了样板;英国人求实、理性和科学的精神则奠定了人类现代科学思维的基础,丰富了人类的精神宝库。在诗歌领域,英国人同样有理由自豪:英国诗的深刻性和多样性历来为世人称道;英诗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高潮——16世纪后期的文艺复兴诗歌、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诗歌、20世纪上半叶的现代主义诗歌——成为世界诗歌交响曲中的华彩乐章;而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一群优秀的英国诗人,则能站在世界诗歌天才的前列而毫无愧色。

在世界各民族中,英国人向以稳重著称。它注重实际而不耽于空想,长于宽容而不爱走极端。这样的民族心理和文化素质使其文学的发展沿着历史长河缓缓而行,中间没有被切断和被阻隔之感。传统与变革和谐地交织,一方面以内容与形式的不断革新推动文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以浓厚的传统意识制约着每一次变革,使之不致成为脱缰野马。在传统与变革的冲突中,走互相融合的道路,这是英国文学发展历史的显著特色。

简述歌剧的发展历程(西方音乐)?

在西方古典音乐史上,交响曲这一形式也正是由歌剧序曲演变、发展而来的,而歌剧序曲又因其本身独特的作用和地位而经久不衰。莫扎特在歌剧创作方面可谓硕果累累,而他为这些歌剧写下的众多优美动人的序曲,更是古典音乐爱好者们百听不厌的佳作。在本篇中,我们来一起了解关于歌剧序曲的一些基本知识,同时详细解析莫扎特创作的几部著名的序曲作品。

歌剧序曲的基本知识:对于序曲的作用和含义,相信大多数朋友都有所了解,它主要是作为歌剧、神剧或舞剧的音乐开场白出现的。在剧情正式上演之前演奏序曲,实际上宣布了演出的正式开始,也可以让台下熙攘的观众安静下来。需要指出的是,不同时期的歌剧序曲有其不同的风格,而不同的序曲作品也有其各自的内涵和意义。

歌剧在十七世纪初发源于意大利,早期的歌剧序曲在艺术风格上分为法国序曲和意大利序曲两类:前者带有宏伟而缓慢的引子,随后接上一段欢快、活跃的旋律,最后往往带有一个较舒缓的尾声,从而形成“慢-快-慢”的整体结构;而意大利序曲则与之相反,以“快-慢-快”构成,开始部分和尾声部分大多为快速的舞曲音乐,中间穿插一段缓慢的旋律。这一时期的歌剧序曲与剧情音乐并无太大关联,主要为吸引观众的听觉而作,因此格调大多显得热烈而华丽。

直到十八世纪下半叶,德国著名作曲家格鲁克在进行歌剧创作改革时,才对歌剧序曲创作提出了一条划时代的全新准则——序曲应该暗示出作品的主旨,为观众即将

观赏的剧情先在情绪上做好准备。这确实是一条极具创意且影响深远的准则,也正是从格鲁克开始,歌剧序曲的创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此后的歌剧序曲被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在旋律上与剧情音乐息息相关,直接摘取歌剧中与剧情发展联系最密切的段落;另外一种则与剧情音乐没有太大关联,在风格上相对比较独立。就拿莫扎特来说,他创作的《唐璜序曲》就属于前一种类型,而《费加罗的婚礼序曲》则属于后一种类型。

到了十八世纪末期,序曲逐渐和奏鸣曲形式结合到一起,从而使序曲在艺术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规模不断地扩大,一些作品也具备了较为深刻的内涵,并更能反映出歌剧剧情中的矛盾和冲突。可以说,歌剧序曲发展到这个阶段,其本身所蕴含的艺术价值早已远远超越了其最初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如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眼下的古典音乐会上,许多优秀的歌剧序曲被安排作为开场曲或者返场曲单独演奏,这些作品因其自身拥有紧凑的结构以及优美的旋律,获得了比剧情音乐更为杰出的知名度。

到了十九世纪初,序曲在乐圣贝多芬手中被进一步发扬光大,他用极为精炼的篇幅和高度概括的音乐形象、以序曲为载体,创作出一批杰出的作品,如《埃格蒙特序曲》、《莱奥诺拉序曲》等。在其之后,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们则将序曲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写下了不少标题性的音乐会序曲。显然,这些作品已经远远超越了歌剧序曲原本的作用和含义,更接近于标题响曲或交响诗的形式,这些我们在以后的篇章中再为大家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