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http://www.bwyyzx.cn
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摘抄> 正文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意思的段子?

2023-03-13 22:43:40 暂无评论 223 美文摘抄 陆游   始末   风月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出自徐骏的诗歌。

诗歌是这样的:

莫道萤光小,犹怀照夜心。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翰林院庶吉士徐骏因此而招致杀身之祸,这便是雍正八年的“清风不识字”惨案。

徐骏是康熙朝刑部尚书徐乾学的儿子,也是顾炎武的甥孙。

雍正八年,徐骏被人告发诗集中有对朝廷的大不敬,说他“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诗句中,“清”就是大清,这句话在讽刺大清不识字,没有文化,是在存心诽谤;还说他另外有“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的诗句,也是在存心诽谤大清的无情无义。

雍正皇帝获知后,龙颜大怒,按照“大不敬律”伺候,可怜的徐骏就这样被判斩立决。

这就是臭名昭著的雍正八年“清风不识字”惨案。

后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常被人用来喻指残暴的文字狱。

而凶残的施暴者也被永远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儒林外史蘧公孙主要事迹?

蘧公孙生活在书香世家,父亲蘧景玉在书中着墨不多,但从与王太守的言语之间可看出他是一位看透了的人,“将来老先生一番振作,要换三样声息: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我仿佛都能描绘出臃肿的王太守蹲在他的房子里用贪婪的眼神“一丝不苟”地称量金钱,再动起他那肉嘟嘟的手指一颗一颗地拨弄着算盘,假如有差错,公堂上,板子伺候。之后归顺宁王,宁王被杀,带了木箱逃跑,遇到蘧公孙,蘧公孙给了钱,王太守赠木箱。

可能连这个木箱没有料到,它竟是蘧公孙经历大起大落的罪魁祸首。

蘧公孙与王太守相遇时,他的父亲早已去世,而他的祖父蘧太守白发人送黑发人,自然免不了悲伤,膝下只有一孙,自然少不了溺爱:“人家请先生的,开口就要说严,老夫姑息得紧,所以不曾著他去从时下先生,你表兄去后,我心里更加怜惜他,已替他捐了一个监生,举业也不讲究。”但蘧公孙却因为在木箱发现了一本高青邱的诗集,借着他的文笔,竞成了一位少年名士,而他也借着这股东风一举当了上门女婿享荣华富贵,这便是大起。

结婚不久的他很快就露出了原样,但这也不全怪他。因为他们家认为一个人没有官职是不成功的。而这一切的转折在于他那两位闲情逸致,结天下能士的娄公子在世道面前碰了壁,也因为好友马二先生所教诲的一席话:“举业是从古至今人人都要做的,就日日讲究言寡尤,订寡悔,那个官才给你做”。才使蘧公孙恍然醒悟,打破了他的闲士梦

世上总没有不透风的墙,箱子的事情迟早会被发现。这不,宦成正借着这件事来威胁,还是他的好友相助,才免过牢狱之灾,这便是大落。

而这篇讽刺选段讽刺了什么了?讽刺了许多不是凭借自己的努力而获得一切的人,讽刺清朝的文字狱,讽刺八股文,读出了什么?读出了吴敬梓对清朝腐朽的惋惜与痛恨,对未来的希望。

其实世界上所有事物都是平衡的,没有人是一辈子都坦荡过去的,无论是先苦后甜,还是先甜后苦,都是自己决定的罢,但脚踏实地是一条亘古不变的捷径。

陆游嘲咏风月始末?

陆游一生志在恢复,坚持抗金,以“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不拘礼法”、“嘲咏风月”等罪名多次遭弹劾免职,晚年心境转而消沉、凄凉。

就是他当朝议大夫礼部郎中时喜欢表现自己,连上奏章谏劝朝廷减轻赋税,得罪了当权者,就只能倒霉啦!

风月本应指山水等意,风月的品评,山川的管领,原是“闲者”的事,与“功名”二字沾不上边,人家找不到他其他的罪名,就只能说他在写诗时嘲讽当今朝廷,此句可认为是以风月嘲弄朝廷,与苏轼的乌台诗案,文字狱一样。

绍熙元年(1190年),宋光宗赵惇在位,陆游担任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断上奏折,建议宋光宗继承孝宗的志向,继续准备北伐。陆游的做法,让朝廷里主张对金保持现状的大臣们很不满,认为他是滋生事端,于是最后南宋朝廷以“嘲咏风月”为名,把陆游免职。

陆游的确是诗人,写了很多诗词,但这些诗词的大部分都是壮怀激烈的,大散关的铁马秋风,吹不散陆游的英雄泪。这些根本不是吟弄风月的儿女情调。

但是,陆游还是以这个“嘲咏风月”的名义被赶出了临安城。

于是,陆游从此把自己的房子改名“风月轩”,这是诗人无奈的自嘲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