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电影
像许多电影术语一样,“散文电影”(essai cinématographique)这个概念主要来自法国,原因很简单,法国的艺术院线就叫“art et essai”――“艺术与散文”的意思。而在美国,“散文电影”则被笼统地归属到“Art Film”。一般来说,很少有电影会自动贴上“散文电影”的标签,用这个词做电影标题的导演少之又少,因为“散文电影”是一个高度模糊的电影范畴或者类型,它很难定义。
“散文电影”最早登场的台词是:我既不属于纪录片,也不属于故事片,这是1920年代现代派艺术与电影相遇、电影语言和表达越来越复杂的结果,只要在剧情片和纪录片之外的电影,都是“散文电影”。“散文电影”来自于一种思维活动的复杂,这也决定了这个类别的模糊,含义模棱两可,经常出现在影评人们词汇干枯尽头的无奈句子中。
第一个公开在文章中提出这个概念的人是德国先锋电影大师汉斯・里希特(Hans Richter)。1940年,汉斯・里希特发表了《散文电影:纪录片的一种新形式”》(Der Filmessay, eine neue form de Dokumentarfilms)伏败的文章。3在这篇文章中,里希特像爱森斯坦一样,思考着如何把那些将抽象思想进行视觉化方式,他配厅蔽认为应该把这样的电影从一般的纪录片里区分开来,即“让那些不可见的东西被看到”,在这个意义上,里希特认为“散文应该与影片是平等关系,因为在文学中,‘散文’这枚术语就是指用可理解的形式去处理难解的主题。”1948年,亚历山大・阿斯楚克(Alexandre Astruc)在他那篇提出“摄影机钢笔论”的著名文章中,也用散文来形容摄影机作为书写工具的自由。随后,巴赞在评论克里斯・马尔凯(Chris Marker)的作品《西伯利亚来信》(Lettre de Sibérie)时,把这部片子叫做“用电影拍成的散文”(un essai documenté par le film)。
从里希特到巴赞,早期批评家认为“散文电影”主要来自于纪录片,这些电影可能受到了社会事件培州的启发,当记录现实的忠诚干扰了导演的思想表达时,“散文”形式就出现了。让・维果的《尼斯印象》(À propos de Nice)就是绝佳的例子,它已经不再是伊文思意义的纪录片,而是“充满激情的抒情散文”(热尔曼・杜拉克对这部电影的评价)。
散文电影的代表人物比如克里斯・马尔凯、阿兰・雷乃等导演,都是从纪录片走向了更加自由的表达形式,他们也都在不同场合用“散文”来形容自己的作品。而且我从来不认为约翰・范・德・库肯(Johan Van der Keuken)是个纪录片导演,他是个电影散文家。如果阿兰・雷乃震惊欧洲的《夜与雾》是纪录片,那么刚刚出DVD的《全世界的记忆》(Toute la mémoire du Monde)则是“散文电影”的典范作品。在纪录片中,导演是现实仆人,那么在散文电影中,现实成为彻底的、真正意义的“素材”。居里・德波的《景观社会》(Societé du spéctacle)就是这样的“散文电影”,画面中展现的骏马奔腾的西部传奇和甜言蜜语的爱情罗曼司,可能恰恰是导演冷嘲热讽、不屑一顾的东西。
在中国新时期电影中,哪一部电影被誉为"散文电影"的精品
《小街》《城南旧事》
20世纪20~30年代在欧洲出现的与诗电影相对而言的艺术流派和电影样式。苏联散文电影的主要旦销源代表..' 尤特凯维奇、..格拉西莫夫' 格拉西莫夫等认为电影艺术的中心任务是塑造“能够使观众喜爱的主人公”;影片中主要的是“人、斗段他们的行动、他们的相互关系”;“形像只有通过与其他人们的相互关系、与事件的相互关系,才有可能创造出来”。主张电影“向散文学习”。代表作品有《夏伯阳》、《列宁在十月》、《马克辛三部曲》等。这些影片或塑造了革命领袖形像,或描写了英雄人物的思想发展和性格成长,它们通过叙事结构和对人物的心理刻划,表现了时代环境,歌颂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以及历史上的丰功伟绩。40年代以后被认为与“戏剧电影”相对而言的散文电影,以美国影片《公民凯恩》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为开端。这类影片不遵循传统的戏剧结构形式,不采用贯串完整的情节冲突,而是模态通过多种叙述手段,用多侧面、多层次、多声部的手法,使作品更加接近生活的本来形态,以造成亲切可信的艺术效果。但这类影片并不排斥戏剧性,而是从自然的日常生活与松散的散文结构中表现现实生活中的戏剧性
- 上一篇: 散文赏析技巧有哪些?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