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狐试答
题主好,读诗、解诗可以就诗说诗;但如能知人论世,则会对诗理解更深刻。
吴融生活在晚唐,比李商隐、杜牧要晚几十年,其时唐帝国已经奄奄一息。吴融四十岁才考中进士,五十三岁卒于翰林承旨任上。十几年的仕宦生涯,几度被重用,很快又被几度流放贬官,宦海沉浮,社会动荡,政治黑暗,这让敏感细腻的诗人内心充满了痛苦和矛盾。
吴融是纯正的儒家思想,他强烈主张诗歌应该有教化作用,推崇元白讽谏的乐府诗,在给朋友贯休上人的诗集序言中他明确说:“君子萌一心,发一言,亦当有益于事,矧极思属词,得不动关于教化?”而乐府类诗歌语言俚俗浅白,吴融有不少诗就是如此。
吴融的《溪边》语言俚俗浅白,又有着晚唐追求唯美的时代风气,诗歌空灵含蓄,乐府讽谏味道虽很弱,但还是可以看出其对时局的讥讽和对帝国的隐忧。
溪边花满枝,百鸟带香飞。下有一白鹭,日斜翘石矶。这应该是一首感兴之作,即景抒情,所写之景当是暮春时节,溪边漫步所见。首句用赋法,直言其所见,语出平淡,低起高走。第二句承上高走,很有动势,和首句一动一静,写出了暮春溪边的热闹,这种热闹很容易被误作为生机。
“下有一白鹭,日斜翘石矶”这两句和前两句显然形成了对比,有自况的味道,一只白鹭孤独寂寞地立于水边的石矶上,翘首望着西沉的太阳。晚唐潘镇割据,政治黑暗,追名逐利之辈各展手段,“百鸟带香飞”形象的描述了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面貌。诗人自己有心无力,又不愿同流合污,只能独处孤居。这种仕与隐的矛盾一直纠缠着吴融,也呈现在他几乎所有的诗中,野狐以其另外一首诗作为佐证,来结束问题吧。
《途中见杏花》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 上一篇: 抒情散文大致可分为几类?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