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http://www.bwyyzx.cn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美文> 正文

关于家庭的优美文章

2021-11-07 17:25:22 暂无评论 197 情感美文 优美   家庭   关于

关注校园“欺负”,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作者: 伍梦岚 | 来源:

??前不久,日本大阪府富田林市一名12岁初一女生跳楼自杀。据女生同学证实,在此之前,有高年级学生群发短信,要求“不理睬”那名女生。在排球体育课上,一些人集中把球发向她,使其一次次接球失败。
? 同一天,一名14岁的初中三年级男生上吊自杀。据悉,这名就读于日本琦玉县本庄东市立中学的学生生前曾向校方求救,声称自己被同学逼还从未借过的钱。
? 一名日本小学的校长也在同一天自尽。据悉,在一年的时间中,该小学一名五年级女生被同年级8名学生多次勒索,现金总计约达10万日元。校长曾在事发前一天召开记者招待会,以校方的失职进行谢罪。
? 由校园“欺负”引发的自杀事件在日本一天内竟然接连发生三起!校园“欺负”成为近期家庭、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共同关注与热议的话题。
? 校园“欺负”属于校园暴力范畴,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攻击行为,以大欺小、以众欺寡、以强凌弱、有意伤害、重复发生是其基本特征。欺负通常包括身体欺负、言语欺负和关系欺负等三种主要方式。打、踢、推、撞同学或抢夺、破坏同学的财物等运用身体力量、通过身体动作实施的攻击属于身体欺负;骂人、嘲讽、给同学取外号等运用语言、通过言语活动实施的攻击属于言语欺负;背后说坏话、散布谣言、社会排斥等运用人际关系或网络实施的攻击属于关系欺负。
? 在南京一所中学上高一的张同学告诉记者,发生在他身边的“欺负”事件并不少见。班级中一位身材比较矮小的男生因被其他男生叫做“矮子”而痛苦不已;张同学自己曾拒绝向某同学“进贡”生日礼物而招致数名同学的挖苦辱骂和有意疏远;前些日子,一位同学因不满同寝室的个别同学晚间在寝室吸烟,向班主任“举报”而遭遇被举报同学的殴打……
? 当记者与家长谈论校园“欺负”问题时,对于校园“欺负”对受欺负孩子的影响多数家长只停留在身体伤害的认识上;“孩子受了欺负,家长怎么办?”不少家长除了建议孩子“别惹他!”“躲着他!”外几乎并无积极应对的正确方法;一些家长往往在孩子周而复始、不断受到欺负,并造成较严重的后果时才开始予以重视……
? 其实,身体伤害只是受欺负的孩子在校园欺负中受到的最明显的影响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校园欺负对受欺负的孩子的心理发展会带来严重影响。
?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校园欺负行为受害者的类型、心理特点及干预对策》主持人雷雳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受欺负者通常可分为被动型受欺负者(passive victim)和挑衅型受欺负者(provocative victim)或攻击型受欺负者(aggressive victim)。被动型受欺负的儿童受到欺负时几乎从不反击,他们通常具有某些消极的自我概念或自我认识,自尊心较弱,表现出浓重的自卑感,通常较内向,对外界刺激过于敏感,易产生情绪波动和心理挫折感,为抑郁、焦虑所困扰。他们行为退缩,顺从,有抑郁倾向。他们焦虑不安,身体瘦弱,在受到攻击和侮辱时不能报复。他们在群体中很难表现自己,并且他们不受同龄人的欢迎。他们用逃学躲避欺负,有注意力和睡眠方面的问题。而攻击型受欺负者是最具攻击性。他们虽是受欺负者,但老师认为他们是易怒、不安且具有敌意的孩子。他们性情暴躁,爱激动或是喜欢奚落、嘲笑别人,也有退缩和被动的行为表现。在同伴交往中,总是表现出愤怒、挫折和悲伤。他们可能有
精神不集中或注意力缺失的现象,或是过度活跃的特质,学习成绩不好,也不能很好地应付社交情景,被同伴拒绝。他们由于一些不恰当的、令人生厌的言行得罪或激怒了别人,因此成为受欺负的目标。受到欺负时他们通常会还击,但大多以失败告终。是“无效攻击者”。
雷雳教授强调,家庭环境与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受欺负孩子的父母对孩子通常是拒绝、溺爱或期望过高的。母亲的过度保护、父亲的严厉与疏远极易使谨慎、敏感的男孩成为同伴交往中的受欺负者;而母亲的拒绝和敌意则与女孩的受欺负状况密切相关。小时候曾受到家庭成员不良对待,如遭受虐待、忽视、冷落等,或者家庭环境差、成员关系不和,都会使儿童日后成为群体欺负、攻击的对象。在家庭教养方式上,与欺负者相比,受欺负孩子的家长在放任性、拒绝性、专制性和民主性上明显较低,而在溺爱性和期望性上则显著较高。
? 因此,改善家庭环境,优化教养方式是杜绝或降低孩子受欺负的重要措施。
? 孩子的衣服、书籍以及其他个人物品被弄坏、撕裂或丢失了又说不清丢失的原因;孩子身上有淤伤、割伤、擦伤等伤痕而又解释不清楚;孩子以种种借口表示不愿意去上学或选择不合逻辑的较远的路线上学,甚至请求家长送他们上学;孩子向家长要过多的钱(可能把这些钱送给欺负者);孩子的学习成绩或学校表现突然下降;孩子突然产生情绪变化,变得易激惹、好争辩,难与他人友好相处、有时突然发火,有时攻击与欺负别人;孩子常在早上抱怨说头痛、腹痛、恶心、胃口不好,放学回家,显得忧伤、失落、焦虑、害怕,情绪低落……以上表现都有可能是孩子在学校受到了欺负的征兆。家长应悉心掌握孩子的行踪,敏锐观察孩子的变化。一旦发现与受欺负有关的迹象,家长应积极与学校或专业机关联系以获得及时、正确的欺负干预方面的知识和指导。“别惹他!”“躲着他!”的消极应对方式,对孩子摆脱受欺负有害无益!逃避、退缩恰恰强化了欺负者的欺负行为!欺负者会从中体验到一种力量感,从而“乐此不疲”,使欺负事件恶性循环,周而复始,给受欺负的孩子的身心
发展带来长期不良影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