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林清玄的散文之前,
对它的最初印象是想到了周国平,
暑假里看过
《周国平作品精
选》
,那本书让我觉得,它静静地摆放在那里的时候,它是平面的,使人想起时,脑中只有
直直的平行线,那是一个没有生机的,枯燥的,干瘪的存在。但当你翻开的时候,才会知晓
这里面到底是怎样一个复杂的多维世界。
林清玄的散文虽不至于留给人硬板呆滞的印象,
在
翻开之前在脑海浮现的却也只是几笔粗线条而已。
可是这样的书就是要让你去翻开,在闲暇的时刻,一杯咖啡或者清茶,
一张摇椅,
一点
阳光和几朵白云,捧着它,便是一生一世的永恒。它们不似柜台上的畅销书,声名浮躁间,
街头巷尾皆是议论。它们默默,默默地如白云,似流水,不会有成为焦点的时刻,却是常在
不衰。
林清玄的散文就像是一副素描,简单的几笔,却勾勒出一个人心底繁杂的世界。
亲情与乡情是必不可少的主题。
他写到浴着光辉的母亲,
虽不是他的母亲,
但天下的母
亲一般的爱子心。
就是一句宝贝不怕,
便透露出一个母亲对孩子无限的关怀。
某些感动就是
从这些细枝末节衍生出来的,
不必轰轰烈烈,
就是那么一句话,
而生活中所见到的也许比一
句话更简短粗略,
但却实实在在。
作者的眼睛就是如此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点滴,
被人遗忘的
点点滴滴,在他的笔下重现,带给人真实的触动。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永远说不尽道不完的,
作者的有一句话,
我觉得说的很好——对于父母亲的爱,
我们也是
“提得起来,
就是我们的”
,
趁还提得动,行李箱还有空间,
就多塞一点爱进去吧!在这些尚在的时间里,也许我们应该
对父母说出自己的心意,
不带半点羞涩地毫无保留地道明,
正像他们给予我们毫无保留的爱。
对于故乡,
我其实是没有太多的感慨与在意的,
毕竟没有出过远门,
没有机会体会到思
乡的离愁别绪。
但作者在文中将家乡与亲人联系起来,
我忽然就觉得,
也许它比我想的远有
意义的多。
作者说,
他出门旅行时总带着一杯故乡的水土,那会给他力量,
因为那里面承载
的不只是故乡之爱,还有母亲的祝福。这是很实在的话,中国有句古话:儿行千里母担忧,
说的不就是如此么?乡情中,更多夹杂的是亲情吧,对亲人对故友的思念。
书中不经意间泄露出来的阳光,
也总让人心安,舒适。那些是字里行间的温柔,那些阳
光是作者想要给予读者的最神圣的礼物。
散文中多有关于阳光的字句,
总带给人一种如沐春
风的享受,即便是周围没有阳光,但是心中却升起了一轮骄阳。那句“不论世事如何变幻,
人世多少凄凉,
即使你到了边疆,
阳光也会洒在边疆”
总是让人莫名地感动。
阳光何处不在,
如心里的念想一般,
去往何处都不会消逝。
在另一篇文章里,
作者借阳光给了我们一个忠告,
阳光常在,
岁月无改,但是属于我们的年代却不会停留,
作者劝我们珍惜“阳光照在我们身
上的岁月”
,阳光不会为我们停留,再伟大的艺术家也留不住它。时光是我们一生中最珍贵
的事物,但愿我们不会让身边的一切成为记忆中匆匆而模糊的流年。
对于人生的见解也是不可或缺的。
作者的人生观念是不去追求虚茫的物质条件,
只要每
天都有一点甜美,有一点幸福的感情,就很好了。
我喜欢这种知足常乐的心态,只有心静的
时候,
想想每天发生的幸福的事情,
哪怕你只有在某一时刻感受到了,
那就是幸福。
- 上一篇: 求毕淑敏、林清玄的散文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