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http://www.bwyyzx.cn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美文> 正文

写传统节日的散文

2023-01-29 00:48:30 暂无评论 277 情感美文 立秋   祖母   散文   节气散文

写传统节日的散文

中国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写传统节日的散文,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

每年过奶奶,晚上我在客厅准备就餐,妈妈这位大厨在厨房忙得不可开交。我们在外面有说有笑。开放了,有皮蛋拌豆腐,回锅肉,麻辣鸡翅……都是我最爱吃的!干杯声,欢笑声,祝福声,都在我耳边回荡。

吃晚饭,我们迫不及待跑去放鞭炮,顿时,屋前屋后便成了烟花炮竹的世界,烟花五彩缤纷,争奇斗艳,就像仙女散花一样升上空中,又慢慢落了下来。有的像秋菊,月季,万紫千红,千奇百怪。有的像流星,猛地蹿上天空。这绚丽的色彩真是美丽极了!

我们正玩得高兴,我看了一下手表;呀!快到八点了,春节联欢晚会要开始了。大家纷纷走进房间看晚会。大家坐在电视前有说有笑。这时,爷爷拿了一个大红包向我走过来说;发压岁钱了,新年快乐!

我喜欢过年了!

篇二: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是我国继新年后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因为八月十五处于整个秋季的中间,所以叫中秋。中秋节又叫仲秋节。代表着团圆!

我非常喜欢中秋节。中秋节有个习俗,就是每当中秋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吃月饼、送月饼。在外的亲人都会回到家乡,以求团圆。而这天的月亮也是一年中最圆的。到了晚上月亮升起的时候,人们会在院子中央的桌子上放些月饼、西瓜、苹果等一些食品,朝着月亮的方向拜月。之后大人们赏月、聊天,小孩们戏耍,打闹。

今年中秋前,妈妈买了几盒月饼和一些礼品送给了爷爷奶奶和亲朋好友。互祝中秋快乐!

中秋节到了,每家都喜气洋洋的。街道上,汽车、行人川流不息。可热闹啦!

我在家里吃着我最喜欢吃的月饼‘顶麦’,非常开心!

晚上,大人们在一起打牌,赏月。我们小朋友在一起玩耍。屋子里传出笑声,整个屋子像欢乐的海洋!

啊!真热闹呀!

篇三: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 说起元宵节想必大家就想到那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汤圆了吧。其实元宵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有不一的意义,大家都应该知道元宵节是春节过后第一个节日。

一般来说,春节过后一些人根本等不到正月十五就要离家出门打工了。而他们此时并没有从过年的热闹气氛中走出来,一年的未见使他们对春节来临不舍。对家人也更加难以割舍。而元宵节的到来是他们到了异地工作后的第一次的节日,而这种节日的气氛既是他们对春节最后的留恋。也是他们工作一年的动力。因为元宵节的含义就是一年的第一个满月。满月在中国意味着团圆。所以元宵节的`意义不同。

但是元宵节还有一种说服是“缘消节”。大概是觉得一年到头好不容易见一次面就这样要分开。好不容易的缘分就这样没有。就是“缘消节”吧。

但是不管那一种说法,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个人都有去纪念和传承的义务。

篇四: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准备的写传统节日的散文,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可多了,有喜气洋洋的春节,有团团圆圆的中秋节,有祭祀亲人的清明节……

散文:祖母的立秋

刘佳琳

每到立秋,祖母便开始念念有词,说:“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这是古代对于立秋的划分,却被祖母当成了季节的宝典。在我看来,祖母对所有的节气都是认真的,立秋这个节气,也是不例外。

在北方的家乡,我们一直延续吃瓜的习俗,也是祖母口中的“啃秋”或“咬秋”。其寓意就是夏日炎炎,酷暑难熬,到了立秋这天,将其咬住,形容得真是生动又有趣。小时候的我并不喜欢“啃秋”,主要是夏天吃了太多的西瓜,到了立秋,祖母又搬出季节宝典,如念经咒般,让我心生反感。儿时的我摇晃脑袋拒绝吃西瓜,拒绝啃秋。此时,祖母就会假装严厉地说:“不吃西瓜,你就会生一身的秋痱子!到时候,你痒痒可别找我!”我最怕生痱子了,于是乖乖地去“啃秋”,边吃边用大眼睛盯着祖母,想从她的话中琢磨出些许端倪。

院子里的梧桐树也应着秋天的步伐,树叶慢慢飘零而落,立秋这天,爱干净的祖母总要把庭院打扫得窗明几净。一大早祖母便在厨房里忙碌起来,烙饼加上秘制的酱肘子是我家餐桌上的标配。这就是祖母口中的“贴秋膘”,在大人眼中,这是一个重大的节日。我自小便特别爱吃肉,所以也特别爱贴秋膘。祖母的秘制酱肘子,在立秋的前几天就开始准备,她先将猪肘子去骨、去毛,再将猪肘皮朝里肉朝外翻好,将五香粉擦到肘子肉上,然后用食盐擦涂于肘子肉上,腌制几天,然后再清洗肘子,将肘子皮朝外翻过来,用线绳绑紧,最后才放锅里炖煮。我觉得祖母的秘制酱肘子过程非常繁琐,看着豆大的汗水从她的脸颊淌过,那微躬着背,缠足的小脚支撑着身体的模样,总让我的眼眶泛红。儿时的我嘴甜,总对祖母说:“祖母等我长大了,给您做秘制酱肘子。”祖母听后就微笑起来,点点头,用粗糙的手抚摸我的头发说:“祖母等着你的秘制酱肘子。”

光阴如梭,如今祖母已经九十多岁了,虽然精神矍铄,但是胃口大不如前了,我的烹饪技术一直不好,酱肘子并未学会,立秋那天我便去天福号排队买酱肘子,打包好给祖母送过去。

祖母总是用慈祥的目光望着我说:“胖丫头,别再买酱肘子了,我岁数大了,消化不了。”此刻,窗外,秋风正起,院里的梧桐树又开始落叶,但我却再也看不到祖母奔前忙后的场景。我推着她到庭院里,她指着落叶说:“树叶真是守约啊,年复一年地凋零,我恐怕要失约啦……”我把头扭到一边,不让她看到我眼泪滑落的模样。我遗传了祖母的要强和上进,我握紧她的手,握紧属于我们的立秋。

只要记忆长存,祖母就永远不会失约……

《巴蜀文学》出品

主编:笔墨舒卷

达州广播电视报(达州新报)《凤凰楼》副刊选稿基地。

凡在“巴蜀文学”平台上同期阅读量较高的优质稿件,将被达州广播电视报选用。

投稿邮箱:gdb010@163.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