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http://www.bwyyzx.cn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美文> 正文

郁达夫的哪篇文章是现代散文中名篇?

2023-02-19 02:25:29 暂无评论 146 情感美文 郁达夫   沉沦   原文   郁达夫散文

1、最有名的当属《故都的秋》,另外《钓台的春昼》也算是;其实他的很多散文都算得上是写景抒情的经典之作;

2、详解: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因此,他常常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文的创作的素材,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

郁达夫散文语录

当微雨潇潇之夜,你若身眠古驿,看看萧条的四壁,看看一点欲尽的寒灯,倘不想起家庭的人,这人便是没有心肠者,任它草堆也好,破窑也好,你二十放摇篮的地方,便是你死后最好的葬身之所呀!
我在灰暗微明的黄昏江上,雨声淅沥的芦苇丛中,赤了足,张了油纸雨伞,提了一张灯笼,摸上船头上去焚化纸帛———《还乡后记》
这世界真大呀!那宽广的水面!那澄碧的天空!那些上下的船只,究竟是从哪里来,上哪里去呢?——《灯娥埋葬之夜》
我不晓得你要找那篇文章,这些都是出自郁达夫散文 水漾的春秋 你可以看看这本书

郁达夫的散文有哪些?

他的散文<<故都的秋>>
他的散文集《浙东景物纪略》《屐痕处处》《达夫游记》《达夫散文集》《闲书》
《我的忏悔》《郁达夫游记》《郁达夫南游记》《郁达夫游记集》

郁达夫的散文代表作是什么?

《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古往今来,对于“秋”,或讴歌,或诅咒;或因它而寓之于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

“爱国”――是《故都的秋》的中心思想。《故都的秋》蕴含深沉的故都之恋、故国之爱,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祖国的热爱。

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将悲秋与颂秋结合起来,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这情是故乡情、爱国情;这落寞之秋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写照,是对国运衰微的喟叹。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31年发生“九・一八”事件,日本侵占了东北全境。中华千年的文明古都――北平(今北京),处在风雨飘摇之中。郁达夫虽蛰居远离北平的杭州,一样会感受到国事的危急。

因而,当他到达北平,触景伤情,写了《故都的秋》,描绘的是“悲凉”景物,流露的是“悲凉”心绪,表达的是对故都的一往情深。这些,正是特定时代的社会风云在作者心灵上投下的阴影,在心里留下的隐痛。

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曾化名赵廉,浙江富阳人。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抗日时期文艺界抗敌御侮斗争中的翘楚,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民族解放殉难烈士”。郁达夫著有《达夫全集》共七卷、《日记九种》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故都的秋

沉沦郁达夫散文原文及翻译

郁达夫的沉沦全集大概有两万四千字,具体的原文和翻译大家可以去网上搜索来看,都可以搜到的。

下面我简单的说一下郁达夫的这本散文《沉沦》:

《沉沦》是20世纪20年代郁达夫创作的早期短篇小说,亦是他的代表作。出版时即震撼了当时的文坛。

该小说以郁达夫自身为蓝本,讲述了一个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爱上了一位日本的少女,却因为积弱的民族造成的自卑而不敢表白,最后只有自杀。

故事的主人公是那样地热烈而多情,那样地脆弱而敏感,同那些把辫子盘成高高的富士山的留日青年相比,《沉沦》中的“他”是那样坚决地拒绝麻木不仁,那样坚决地求索灵魂的终极,可最后因为积弱的民族造成的自卑,而选择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