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谁写的散文更有看头??
周树人,如果你注重那些环境,心里的描写的话
二、于坚的争先恐后文章的相关问题
是由于人们丧失了对世界永恒之基础的安全感,丧失了存在感.
三、求现代散文名家抒情、华丽散文句。
谁把一季又一季的绿色原野, 揉碎成泥土中潮湿的腐朽。 谁捧起花的脸庞, 让岁月美的黯然神伤。
四、急需于坚的简介
于坚,著名当代诗人,1954年立秋生于昆明。幼儿时期注射链霉素致弱听,14岁辍学,在故乡闲居。16岁以后当过铆工,电焊工、搬运工、宣传干事、农场工人、大学生、大学教师、研究人员等。其间曾漫游云南高原及中国各地。20岁开始写诗,25岁发表作品。是第三代诗歌的代表性诗人,以世俗化、平民化的风格为自己的追求,其诗平易却蕴深意,是少数能表达出自己对世界哲学认知的作家。著有诗集《诗六十首》、《对一只乌鸦的命名》、《于坚的诗》,文集《棕皮手记》等十余种。与诗人韩东、丁当等创办《他们》文学杂志,影响很大。曾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诗人奖。
曾与同学创办银杏文学社。
五、散文读后感~ 急求!!!
《我的母亲》胡适、
胡适对母亲的爱满溢于全文,这是读后的最大感受。虽然作者的笔调很平实,并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与歌功颂德,但是正是因为它的平实,所以才令此篇散文的光彩持久、柔和。
文章起初,作者将一些童年趣事记忆起来,并将自己作为“先生”的心理活动描写出来,让读者颇觉有趣与熟悉。小孩子总是有那么一个心理,虽然大人们总觉得他们小爱开他们的玩笑,可是在小孩的心里自己却是很成熟的。而作者写他小时候的童年趣事则是为了给下文母亲的出场作铺垫。
母亲对“我”的管教,不仅是严格的,也是慈爱的。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从这便可知道母亲对“我”的严格与母亲生活的艰难,作者从来都不知道母亲什么时候醒来坐在床前多久,可见母亲虽然仁慈温和、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可是在后母兼后婆的身份下,她的生活比一般封建家庭主妇更加地艰难。因此,儿子就是她的精神与生活的寄托,更是未来的希望。而在她看来,儿子踏上丈夫的脚步就是最理想的。
母亲对作者的管束最严,“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回家再关上门好好地教育儿子,这给“我”留足了尊严与脸面,并不是像其他家长一般喜欢在外头教训孩子,给别人看给别人听,以示自己管教的严格。
母亲虽然严格,可是在她心里面却是包容着千千万万的疼爱。有一次“我”害了翳病,母亲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她便真的用舌头舔“我”病眼。在当时她根本就没有考虑后果,也没有担心病菌会不会传染给自己。
作为当家的后母在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的时候,总是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就算受了多大的委屈多少的脸色,都不曾与他们脸红、吵嘴、闹气,只是再也无法忍受得了就悲泣,让矛盾暂时地和缓下来。
因为作者从心底里同情与心疼母亲,所以他说,“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是的,打和骂还只是躯体上的疼痛,可是纠结在心里的难受是会让人发疯的。
虽然,母亲待人是最仁慈最温和的,但是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是绝对不允许的。譬如那次五叔对母亲的污蔑,“母亲气得大哭,并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从这可见母亲的刚气与对名节的忠贞。
从这些作者对母亲的回忆可见作者对母亲的爱是多么地深沉与难忘。作者还说,“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从这便可知母亲在作者心目中的形象与份量。
爱,这是世间最美好的东西,是我们感情中最最宝贵的发自内心的情感,是我们生命中完整的一部分。如果一个人缺失了爱,那么他的人生就会有无限的遗憾与不堪。很开心能在胡适平实的笔调中见识了世间伟大母亲的一种,这使我更加地珍惜、感恩现在的生活与所拥有的一切。
师恩难忘——《我的一位国文老师》读后感
老师是我们再也熟悉不过的人了,除了父母,整个孩童时期我们都是和许许多多的老师一起渡过的。幼儿园的老师,小学老师,中学老师,老师的形象一定是千人千面,但每个人心中的老师又似乎总有那么一点共同的东西,那就是老师对我们的“情”
作者梁实秋对他的国文老师的描写,并没有多少尊敬之意却字字带情,他的相貌,动作真是让人记忆深刻“两肩总是耸得高高的,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鼻似的,鼻孔里常藏着两桶清水鼻涕,不时地吸溜着——”而就是这样一位相貌古怪,有伤大雅的老师却“给我印象最深,使我收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是怎样一种情谊使作者对这样一位老师依恋,爱戴,敬仰呢?反复品读文章后,我想是老师敬业精神,是老师对学生的宽容,是老师慈爱的人格魅力打动了“我”,也最终在“我”的人生道路上起着巨大的作用。
作者儿时的狂妄,自大使得他常与老师顶撞,而宽容的徐老师没有对他有多大抱怨,而是在骂过之后,更进一步对我“严加管教”在学习上,对我的作文进行面批;在思想上,更为“我”树立了爱的教育的典范。我这个在老师眼里“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反而受益最大。
在读文章的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了老师对我们的爱体现在许多地方,其实,老师对我们的爱是相同的,就是那种希望我们成才,把全部知识哺育给我们。即使言语激烈,那也是因为恨铁不成钢。所以,我们需要珍惜老师对我们的爱,因为这一份爱不在嘴上,而埋葬在老师的心中。
在读文章的过程中,我还感受到对师爱的理解也不能局限于狭小的范畴:一个眼神,一句鼓励,的确蕴含着老师对我们的深厚感情,而批评教育则更包含着老师们的爱岗敬业,伟大与胸怀。而这种伟大与气度正是源于对学生的一腔热爱,这师爱平凡而伟大,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情,是一种对无私的道德感情,是一次无悔的牺牲。所以我们更应学会尊师敬道,学会报答老师对我们的感情。
《送考》读后感
《送考》描写的是作者丰子恺送一群小学毕业生到杭州投考中学的事。
作者和投考学生坐船去投考时,乡间旱象,村中农夫全体出席踏水。如此壮观的情景,作者深受感动,而那些投考的学生却不闻不见,只顾埋头在有关升学的书中。他们还问作者“穿山甲喜欢吃什么东西”诸如此类问题。之后乘火车、早旅馆,他们也一直看书。我想吗写投考学生既紧张又害怕,带着复杂心情看着书。他们不停地看,或许是生怕自己漏看少看了些什么影响考试,这应该是他们紧张、害怕的表现。
考后讨论题目是一定的。可讨论后有喜有悲,大多都说自己不会录取了。这有一种从众心理,别人说不取了,自己考的似乎也不好,那么我也不取了。还有对自己的不自信,以及给自己一个坏的假设,万一真不取了好有个准备。这似乎是考生的普遍问题。
投考不止一个学校,从省立、市立、公立、私立到教会,排列着高下等第去投考。这一现象可算是中国的特色了。
考毕等发表的几天,投考学生之间很沉闷。文中作者把学生的焦虑刻画的惟妙惟肖,如临其境般的与那些投考学生一起等着,为他们焦急。
从文中各处作者的描写,都能看出投考学生对此次考试的重视。没想到在哪个年代会那么重视中考,决不亚于现今的高考。他们的考试升学压力也很大,在多方面与我们现在的学生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这些投考的不过是十二三岁的小学生,可他们的表现却让我惊讶。
他们让我看到我中考时都不一定有的那份超强的自制力。我既高兴又惋惜他们那份早熟。
2008.2.29
《看社戏》读后感
《看社戏》读过后,起初除了觉得那些戏子不容易就没多大感受。后来细想一下,觉得文中能读到很多东西。
一开始,作者并不喜欢豫剧,还称豫剧是“草台野戏”。“破的帘,简易的木料,疙瘩不平的台面……这种寒碜地挂着‘穷村陋闾’相儿,带着浓郁乡间俚俗味儿的‘社戏’,在某些城里人的眼中,是‘野戏’,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末流杂艺。”作者以此解释称“草台野戏“一点也不辱没豫剧。可是经过熏炙,听顺了,觉的出它的好,它的土、俗之韵味了。自己推翻了之前的论断,说明豫剧也是有可取之处的。这世上很多事物也许一开始我们不会喜欢甚至讨厌,但慢慢了解之后,当发现它有它的好时,我们又开始喜欢它了。
“锣鼓喧天,观者如墙。”这是作者笔下观戏的场面。那么多的人去观看,顶不会是一样的心境。我想大多数是基于当地文化及凑热闹的新把他们聚集了。就像作者写的“‘百日之劳,一日之乐’对于土生土长的他们,土梆子戏不仅是劳作的娱乐,且是一种文化给养、精神升华的表征。”人文环境很重要,也许一个人改变不了人文环境,但人文环境改变一个人却很简单。
“伶人们在台上演尽王侯风流事,替人儿女水相思,殊料,背后却包藏着生途的坎坷,世事的艰难。” 作者对帮助过的女戏子母子不能忘怀。可她们却只是个缩影。作者不能忘怀的更多的是那些和女戏子一样生途坎坷的人。
这篇给我的感受是,人生坎坷,珍惜眼前的幸福;混口饭难,珍惜学习机会,培养能力。
2008.3.1
《想念地坛》读后感
一般我们想念一个地方有几种情况:那里有我的亲人爱人;在那里发生了令自己难忘的事情;那地方是自己成长并给了自己巨大的收获的地方;那是我人生转折的地方等。史铁生为什么想念地坛?第一段也就是第一句话“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 这句话回答了史铁生想念地坛的原因:地坛的安静。到底怎样的“安静”会让作者如此想念。
“人一活脱便要嚣张,天生的这么一种动物。这动物适合在地坛放养些时日——我是说当年的地坛。”史铁生就是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的残废了双腿。在他眼里一切都是暗淡的。他需要安静。他发现了地坛。“坐在那园子里,坐在不管它的哪一个角落,任何地方,喧嚣都在远处。”“数不尽的那些日子里,那些年月,地坛应该记得,有一个人,摇了轮椅,一次次走来,逃也似地投靠这一处静地。”那时只有地坛可以给他慰寄。他要逃离都市的喧嚣,逃离自己苦闷的心境。地坛的这份安静使他的心也安静下来。“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因而地坛的安静,也不是与世隔绝。”“ 那安静,如今想来,是由于四周和心中的荒旷。一个无措的灵魂,不期而至竟仿佛走回到生命的起点。”地坛与众不同的安静给予了他对生命的重新省事。他不在自抑自哀,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于是乎我听见了那恒久而辽阔的安静” “写,真是个办法,是条条绝路之后的一条路。”
“想念地坛,就是不断地回望零度。放弃强力,当然还有阿谀。”“零度,并不只有一次。每当你立于生命固有的疑难,立于灵魂一向的祈盼,你就回到了零度。一次次回到那儿正如一次次走进地坛,一次次投靠安静,走回到生命的起点,重新看看,你到底是要去哪儿?是否已经偏离亚当和夏娃相互寻找的方向?”作者希望每个人都能和他一样找回自己,不要被世俗吞噬,不断回归零度。
《想念地坛》可以我的启示是,要生活得充实,就要“心静” ,不断地回望零度。
- 上一篇: 沈从文入选教材的课文?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