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的著作很多,有一百多篇文章、词赋传世,尚存的有《天人三策》、《士不遇赋》、《春秋繁露》及严可均《全汉文》辑录的文章两卷。
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汉武帝的赞赏,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
董仲舒写过一本书叫《灾异之记》。这本书中有大量针对当今天子的言论。这一下惹怒了汉武帝,将其入狱问罪。
董仲舒的劫难还历尽,当时有个叫公孙弘的大臣,他是西汉历史上第一位又是丞相又被封侯的高官。公孙弘也是儒家学说的倡导者,但是他和董仲舒关系不睦。董仲舒出狱后,多次受到了公孙弘的排挤打压。最后,董仲舒只能回到家乡以讲学为生。由于他的名气太大了,朝中经常有人询问董仲舒关于时事的看法。
文学和散文是不是一回事
1.文采焕发。 晋 木华 《海赋》:“若乃云锦散文於沙汭之际,绫罗被光於螺蚌之节。”
2.犹行文。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3.文体名。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
概念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1.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的工整。这是广义上的散文。
2.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这是狭义上的散文。
有文学色彩的散文集,或者可以开阔眼界的书,
美国超验主义作家亨利.大卫.梭罗写的《瓦尔登湖》很不错。
还有三本书是《空谷幽兰》、《江城》、《禅的行囊》、《相约星期二》。
都很不错的书,我都看了,不知道是不适合你的口味!
- 上一篇: 现代散文诗歌,适合朗诵的,中学生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