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http://www.bwyyzx.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精选> 正文

散文的阅读

2021-05-29 10:48:05 暂无评论 198 散文精选 散文   阅读

  几许夕照:你好。你问:散文的阅读。

起初几点意见,供你参考。

一、怎样阅读散文

(一)抓住文章的“神”。通常是一些说明性、议论性、抒情性或象征性的文句,点题暗示中心的句子。这样就抓住了中心,理解了内容。

1。抓画龙点睛的语句。这些语句起着揭示全篇旨趣(宗旨和意图)的作用。
  

(1)有的在篇首出现,领起全篇。《荷塘月色》:“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2)有的在篇终出现,卒章显志。

(3)有的在篇中实现。

(4)有的题目就是题眼。《为了忘却的纪念》

(5)有时抓住一处重要词语不够,要善于把一些重要语句联系起来。
  《风景谈》只抓第一幅后的不够,还要把第三副、第四幅剪影后的和全文后的几处议论联系起来,才会理解贯穿全文的对抗日军民的火热感情。

2。抓常规读法。如巴金的《灯》,要从作者的具体描写入手逐段分析,进而总和。

3。抓散文常用的艺术方法,融情入景

寓情于事,因事见情。
  《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

寓情于物,托物言志。《灯》

要披事入情,体物察情,即景悟情。

从事与意相合,志与物相依,情与景相生等方面去体会。

4。抓背景知识。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家的思想经历及其他有关材料。

(二)了解它的技巧

1。
  从布局谋篇上看

(1)抓线索(略)

(2)构思的其他方面

①小题大做,大题小作。

②有力的铺垫。

③景物的烘托。

④细节的点染。

⑤典故的援引,考据的运用。

⑥精警的开头。
  

⑦含蓄的结尾。

⑧蛛丝马迹的伏笔。

准则是看其是否真实、自然、准确的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品味散文的语言

1。认真诵读,反复涵泳(深入领会)。从警策的句子,传神的妙笔,痛快淋漓的言辞,遣词、造句、修辞、表达方式的运用等不同方面揣摩,体会。
  

2。对散文家们不同的语言风格的认识。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散文曾多次出现,从长远看,文学作品的考查也当会以散文为主。因此,掌握一些散文的阅读技巧,对广大学生是有好处的。

  1、整体入手,理清文章脉络。材料丰富,思路灵活是散文的主要特点之一,阅读时一定要着眼于文章的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驾驭文章,体察作者寄寓其中的意,倾注其中的情。
  如《长城》(2000年)一文,从深秋晚景写起,引入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再从历史回到现实,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深化主旨,卒章显志,含蓄而又深沉。在这种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再来回答题目,就会洞若观火,游刃有余。

  2、了解背景,透视创作历程。作品是社会的折射,内容是背景的产物。
  有不少散文的创作,往往受环境的影响。因此,了解文章的相关背景,是阅读鉴赏散文的一把钥匙。阅读《兽·人·鬼》(2000年春季),就必须认真阅读注释,分析背景材料。抗战胜利后,国统区人民掀起了反内战运动,国民党当局却大行不义,倒行逆施,制造了臭名昭著的“一二·一”惨案。
  闻一多先生十悲愤,坚决主张声援学生的爱国运动,对个别教授畏首畏尾,保全小我的做法极为不满,于是写了这篇文章。透视创作历程,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感情,再对照原文,试卷中的问题就不难找到答案。

  3、借助想象,体察作者情感。散文属于文学范畴,阅读散文必须发挥联想和想象,结合个人生活体验,和作者情感发生强烈共鸣。
  读《长城》,如果能联想到余秋雨在《都江堰》一文中对“长城”的议论,能想象到长城上狼烟四起,民族斗争的惨烈,想象到中华民族的屈辱历程,就不难触摸到作者那颗希望中华民族走出封闭与落后,走向繁荣与强大的赤诚滚烫的心。

  4、辨识手法,找准突破口。
  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的主要表现手法之一,托物言志类散文也多次出现在高考试题中。如《报秋》(1998年,这是一篇章法严谨而又情文并茂的散文,深含着生活的哲理。作者通过玉馨花这个载体,提醒人们要多表惜光阴,抓住现在,抓住人生的每时每刻,有所作为,不能虚度年华。
  这就是“玉馨花精神”。抓住这个“精神”,也就等于找准了阅读的突破口。

  5、明确技巧,提高答题效率。阅读散文,掌握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可以提高阅读效率,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常见有的:①比喻。如“兽”“鬼”各指什么(《兽·人·鬼》);②反衬。
  如《报秋》中用太阳花反衬玉簪花生命力之强;③对比;如《青菜》(1993年)中,“高高翘起的狗尾巴草”,“自我炫耀的灯笼草”,“凌空悬挂的黄瓜”,与紧紧依靠大地,朴素沉着的青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④象征。如《门》(2001年)中的“门”;⑤排比。
  如“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报秋》),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到了强化作用;⑥变换人称。用“我”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用“你”便于抒情,便于对话,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用“它”或“她”只是写了不同人的感受。

  6、瞻前顾后,分析句段关系。
  阅读散文时还要瞻前顾后,注意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是的前后勾连。如《话说知音》(2002年),为什么说“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理清前四段之间的关系,第一段写自从有了关于知音的传说后,人们对知音的神往和渴求;第二、三、四段写了关于知音的传说在历代典籍中的记载。
  综合这两部分,就回答了以上问题。二者缺其一,都不是完整的回答。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阅读散文还需注意文体特点。叙事散文讲求以小见大,形与神的关系是重点,写景散文注意情景交融,情与景的契合是关键;咏物散文托物言,尽可能体味象征手法。但有一点更重要,那就是,阅读鉴赏散文要用自己的“心”去发现“散文的心”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智慧去解读“作者心灵弹奏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