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蕻良的散文语言的特点是什么?
特点:作品场面宏伟,笔调细致,有些细节描写十分突出﹔以浓郁的风土人情和方言,渲染出强烈的地方色彩。早期有些短篇小说,表现手法简练而含蓄,富有抒情色彩。后期某些长篇小说,过多地追求场景宏大,开掘不深,显得庞杂,但仍然保持著鲜明的地方色彩。
端木蕻良,(1912.9.25—1996.10.5)满族,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省昌图县人。1928年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同年加入“左联”,发表小说处女作《母亲》。1933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1935年完成,成为三十年代东北作家群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之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端木从香港回到北京。1960年5月与钟耀群结婚。1980年,端木当选为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84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85年,《曹雪芹》中卷(与夫人钟耀群合著)出版。1996年10月5日,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84岁 。
端木蕻良的作品,从第一部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1934)开始,包括《大地的海》,中﹑短篇小说《鹭湖的忧郁》﹑《遥远的风砂》﹑《憎恨》﹑《爷爷为什么不吃高粱米粥》等,大都以东北故乡为背景,展现出在民族与阶级的双重压迫下人民的灾难和战斗。
端木蕻良哪国的?
端木蕻良是中国人。
端木蕻(hòng)良(1912年9月25日-1996年10月5日),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省昌图县人。曾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江南风景》《大江》,散文《土地的誓言》,短篇小说集《憎恨》《风陵渡》,童话《星星记》,京剧《戚继光斩子》《除三害》,评剧《罗汉钱》《梁山伯与祝英台》及长篇历史小说集《曹雪芹》等,影响卓著,为世人所流传。同时,散文《土地的誓言》被录用为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第7课和鲁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6课。
端木蕻良的儿子?
没有儿子。
端木蕻良(曹汉文、曹京平,1912年9月25日-1996年10月5日),辽宁省昌图县人,毕业于清华大学,作家。代表作品有《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等。
1933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1935年完成,成为三十年代东北作家群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之一。1985年,《曹雪芹》中卷(与夫人钟耀群合著)出版。1996年10月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端木蕻良名字由来?
端木蕻良起这个笔名,是随养父改的姓。
《闽南日报》2002年10月9日吴桂玲所写的短文《战争与作家的笔名》,其中说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曹汉文为了掩人耳目,避免遭到迫害。
所以给自己取了这样一个“既不被人猜疑,又让人难以模仿的名字,于是,用了‘端木’这个复姓,又把他印象很深的东北红高粱中的‘红粱’移作名字,这样他的名字就成了‘端木红粱’。
关于端木蕻良的解释
端木蕻良,(1912年9月25日—1996年10月5日),原名曹汉文(曹京平),男,1912年9月25日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作家。
1932年发表小说处女作《母亲》,1935年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成为三十年代东北作家群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之一,代表作品有《大地的海》《江南风景》《大江》等。
端木蕻良出生背景?
端木蕻良1912年出生在辽宁昌图一个地主家庭。后入南开中学读书。
端木蕻良的读音?
端木蕻良拼音:【duān mù hóng liáng】,中国现代作家基本信息:原名曹汉文(曹京平),(1912.9.25-1996.10.5)满族。端木蕻(hóng)良,原名曹汉文,辽宁省昌图县人。1980年,端木当选为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84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85年,《曹雪芹》中卷(与夫人钟耀群合著)出版。1996年10月5日,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84岁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江南风景》《大江》,短篇小说集《土地的誓言》《憎恨》《风陵渡》,童话《星星记》,京剧《戚继光斩子》《除三害》,评剧《罗汉钱》《梁山伯与祝英台》及长篇历史小说集《曹雪芹》等,为世人所流传。
端木蕻良什么流派?
东北流亡派。
端木蕻良是现代小说家。原名曹京平﹐曾用笔名黄叶﹑罗旋﹑叶之林﹑曹坪等。辽宁昌图人。其作品从第一部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1934)开始﹐包括《大地的海》﹐中﹑短篇小说《鹭湖的忧郁》﹑《遥远的风砂》﹑《憎恨》﹑《爷爷为什么不吃高粱米粥》等﹐大都以东北故乡为背景。
端木蕻良的笔名由来?
端木蕻良(1912年9月25日-1996年10月5日),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省昌图县人。曾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笔名由来
说法一:随养父姓
中国著名国画师端木梦锡的孙子端木小明说的,内容是说端木梦锡先生曾经和端木蕻良在一次笔会上相遇,因为同姓,所以问及到家世,然后端木蕻良先生说自己本不姓端木,是随养父改的姓,后来用这个笔名发表了短篇小说《鴜鹭湖的忧郁》。
说法二:避免迫害
《闽南日报》2002年10月9日吴桂玲所写的短文《战争与作家的笔名》,其中说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曹汉文为了掩人耳目,避免遭到迫害,所以给自己取了这样一个“既不被人猜疑,又让人难以模仿的名字。于是,用了“端木”这个复姓,又把他印象很深的东北红高粱中的“红粱”移作名字。这样他的名字就成了“端木红粱”。可是,他当时身处白色恐怖之中,公开使用“红”字,很容易招来嫌疑。所以,他灵机一动,就将“端木红粱”中的“红”字改为“蕻”了。但是“端木蕻粱”又不像人名,就又把“粱”改作了“良”。这样“端木蕻良”就成了曹汉文的笔名。
端木蕻良有孩子吗?
有两任妻子萧红、钟耀群,没有儿女。
端木蕻良(曹汉文、曹京平,1912年9月25日-1996年10月5日),辽宁省昌图县人,毕业于清华大学,作家。代表作品有《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等。
1933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1935年完成,成为三十年代东北作家群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之一。1985年,《曹雪芹》中卷(与夫人钟耀群合著)出版。1996年10月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
端木蕻良名字的来历?
端木蕻(hòng)良,原名曹汉文,辽宁省昌图县人。1928年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同年加入“左联”,发表小说处女作《母亲》。1933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1935年完成,成为三十年代东北作家群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之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端木从香港回到北京。
说法一:随养父姓
中国著名国画师端木梦锡的孙子端木小明说的,内容是说端木梦锡先生曾经和端木蕻良在一次笔会上相遇,因为同姓,所以问及到家世,然后端木蕻良先生说自己本不姓端木,是随养父改的姓,后来用这个笔名发表了短篇小说《鴜鹭湖的忧郁》。
说法二:避免迫害
《闽南日报》2002年10月9日吴桂玲所写的短文《战争与作家的笔名》,里面说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曹汉文为了掩人耳目,避免遭到迫害,所以给自己取了这样一个“
端木蕻良书法作品
既不被人猜疑,又让人难以模仿的名字。于是,用了‘端木’这个复姓,又把他印象很深的东北红高粱中的‘红粱’移作名字。这样他的名字就成了‘端木红粱’。可是,他当时身处白色恐怖之中,公开使用‘红’字,很容易招来嫌疑。所以,他灵机一动,就将‘端木红粱’中的‘红’字改为‘蕻’了。但是‘端木蕻粱’又不像人名,就又把‘粱’改作了‘良’。这样‘端木蕻良’就成了曹汉文的笔名”。
在亲属中也并无姓端木者。是在1936年经郑振铎推荐给《文学》杂志发表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鴜鹭湖的忧郁》时,想取一个不与别人犯重的笔名——复姓‘端木’、名‘红梁’(他的家乡至今管高粱叫红梁)。责编王统照嫌‘红’字在当时惹眼犯忌,建议换成一个较生僻的‘蕻’字。后觉‘蕻梁’二字组合起不理想,便又改为‘蕻良’。
- 上一篇: 经典散文乌米饭 经典散文乌米饭在线阅读
- 下一篇: 返回列表